“小小的柑橘里蕴藏着致富的奥秘。”这句话说出来,可能有的人不相信,可在统景镇中和村,依靠种植柑橘致富的村民着实不少,对于他们来说,柑橘就是他们的致富果、摇钱树。
种植大户李平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多年来,凭借父辈传下的种植手艺,再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李平的柑橘种植面积已经由最初的3亩发展到30亩。依靠柑橘种植、采果和开设农家乐,李平开创了自己的品质生活。
李平展示他家的大柑橘
承父业种柑橘
善钻研成能手
7月中旬,当记者来到李平的农场时,他正在给橘树施肥。“虽然现在不是挂果的时候,但橘树也需要足够的养分才能长得更好,所以该有的工序一道都不能少。”也许是看出了记者的疑惑,李平解释道。
而说起与橘树结缘,李平说,这还得从他小时候说起。李平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在他的记忆中,村子里一直都有种柑橘的传统,最早的一棵柑橘树树龄已有130多年了。“从小,我就看着爷爷、爸爸种柑橘,几十年了,它们的脾性我清楚得很,年轻时我也外出打过工,后来决定回乡创业,种柑橘就是我最好的选择。”李平告诉记者。
从小时候给父辈们打下手,到后来自己作为家中主力种植柑橘,李平种植柑橘的经验、技术也更趋熟练。因此,上世纪90年代,决定回家专心种植柑橘的李平以自家3亩地为起点,通过请教专家,钻研书籍,以期进一步提高柑橘的品质与产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钻研,李平在日常修枝、除草的操作外,又添加了一道施天然有机肥的技术工序,结出的果子不仅个大、色泽鲜亮,而且口感上乘。同时,由于采用了留树保鲜技术,李平家出产的柑橘销售周期也延长了,通常12月份成熟的柑橘到次年五六月仍可采摘。
几年下来,随着种植的柑橘屡次获奖,李平也成了中和村里小有名气的柑橘种植能手。
李平和他的柑橘园子
勤思考善学习
谋路子促发展
李平的柑橘种得好,自家的3亩地产出的柑橘供不应求,扩大种植规模就成为了他的新选择。几年时间里,李平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将自己的橘园面积拓展到30亩,在这片新开辟的土地上,除了继续种植柑橘外,他还趁着这几年农家乐红火的东风,开辟出新的发展路子。
“以前主要还是以柑橘销售为主,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没有客源,我就把柑橘拉到街上卖,慢慢地,积攒下不错的口碑,进而吸引到一些柑橘批发商直接到家里来收购。后来,通过留树保鲜技术,到了次年,这些柑橘就变成了香饽饽,根本不愁销路。”说起自己的宝贝们,李平赞不绝口。
2016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遇,让李平种植的柑橘有机会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当时,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拍摄纪录片《源味中国》,他们把拍摄目标锁定在统景特色柑橘品种——梨橙上,因为这个拍摄需要找一个代表人物,帮忙联系的区农委(现区农业农村委)工作人员就找到了李平。
“开始也没想这么多,以前因为种植梨橙也接受过一些采访,觉得应该没啥,就答应了。”李平回忆道。只是他没想到,这一拍就拍了大概一个月。“当时还是有点辛苦,他们拍摄要求很高、很细,光是走田坎,我记得就拍了三个小时。”李平说道。
虽然拍摄比较辛苦,但2018年年初,当节目播出之后,李平的柑橘销路由重庆周边延伸到全国各地,最远的卖到了东北三省。“这个确实没想到,去年光是接到的东三省的订单,总量都超过了一万斤。”李平笑呵呵地说道。
做好“精”“奇”文章
打造品质柑橘
那次拍摄中,编导们敬业的态度给李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开始思考,自己怎么才能把家里的柑橘产业进一步做好、做强。
经过多番思考、探索,李平打算在“精”和“奇”两个字上多下功夫、多做文章。其中,“奇”代表的是与众不同。作为中和村最先使用“留树保鲜”技术的种植户,李平对这项技术的运用越发得心应手,普通种植户可以通过该技术把果子保存到次年4月,而李平家的柑橘已经可以保留到次年7月。“别小看这两个月的时间差,就是因为只有我这里有新鲜柑橘,让客人们感到新奇,才愿意来买。”李平调侃道。
而“精”则表示做精品水果。在李平看来,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品质更好的产品才能吸引人们,于是他在梨橙改良上下了不少功夫。前不久,他刚去了一趟云南,到著名的褚橙产地去观摩、学习。
除了外出学习观摩,李平的“精”字文章还来源于日常的实践。通过与客人们交流以及自己观察,李平发现,每年5-7月的柑橘相比于之前几个月的柑橘,口感要更甜,喜欢吃甜水果的人往往更喜欢。“这次到云南也发现,那里的橙子要更甜一些,结合自己橘园的情况,我个人感觉,应该是日照造成的原因,现在我自己也在试验,希望能通过改变肥料配比等人为干预方式来改良柑橘品质,产出更优质的柑橘。”说起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李平这样说道。
现在,李平已经是中和村、统景镇乃至渝北区颇具名气的种植能手,他对现在的生活也十分满意。“我经常说,我现在住的是独栋别墅,有几十亩的‘庭院’,空气清新环境好,连我女儿想接我去内蒙古,我都不乐意,我就喜欢现在的生活!”李平调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