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金 研究员 宁夏农科院

2019年1月22日

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将详细介绍《薄皮甜瓜大棚覆盖栽培等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薄皮甜瓜大小棚覆盖栽培技术

二、土壤改良要做好几件事最重要

三、低温导致的这些症状?

四、蔬菜上常用的生根膨果催熟调节剂?

五、冬季温室韭菜应该怎么割好

六 、辣椒苗防冻技术

一、薄皮甜瓜大小棚覆盖栽培技术

我区薄皮甜瓜以露地地膜覆盖地爬式栽培为主,定植和上市时期较为集中,导致市场价格低,经济效益随之降低。每年6~7月是全年降水比较多的时期,甜瓜果实病害发生严重,降水过多会导致甜瓜品质下降。

早熟避雨栽培采用3层膜覆盖,即2层棚膜加地膜的避雨栽培方法。防止瓜秧直接和雨水、露水接触患病,解决了瓜不熟就死秧的难题。

保护地栽培能够有效减少降雨对授粉及花粉质量的影响,提高坐果率。单株结果个数及单果质量也高于普通露地栽培。因此,产量方面也要高于露地栽培。小拱棚能够有效地提升地温,保温增温,比一般栽培方式能提早定植10天以上。2棚加1膜栽培模式是十分适合薄皮甜瓜生产的一种有效栽培方式。

1.薄皮甜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薄皮甜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属喜温、喜光、既耐旱又怕涝,膨瓜期需要肥水较多的作物。

⑴ 温度:在气温30℃、地温20℃、白天25~35℃、夜间15~20℃环境条件下,对植株生育最适宜。营养生长的极限温度为10~38℃,在22~30℃的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势越强,同化效果越好。种子发芽最低温度15℃,最适温度25~32℃,根系生长最低温度12℃,最高34℃,开花的最低温度18℃,最适25℃。

⑵光照

甜瓜要求充足的光照,正常发育要求每天日照时间10~12小时以上,光照强度2~2.5万勒克斯,光合作用最大,积累营养物质最多,其光饱合点为5.5~6万勒克斯,补偿点为0.4万勒克斯。光照不足,生育迟缓,果实着色不良,甜味和香味都大大降低,且易发生病害。

⑶水分:甜瓜属较耐旱植物,对空气相对湿度要求相对较低一般50~60%。在生长前期、幼苗期和伸蔓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有利于植株生长,在开花期过干过湿均妨碍受精作用的正常进行。在果实膨大期,因枝繁叶茂,蒸腾作用较强,应保证充足的土壤水分,此时缺水,果实膨大慢、产量低。甜瓜极不耐涝,土壤水分过多时,往往由于根系缺氧而死亡。所以应选择通透性好、地势平坦、不积水的地块种植。

⑷养分:甜瓜是喜钾性植物;一般1000㎏商品瓜需氮3㎏、磷(P2O5)1.5㎏、钾(K2O)5.6㎏。而各个生育期对氮、磷、钾的要求也不一样,幼苗期、伸蔓期需氮量最大;开花坐果后需钾量日渐增多,果实膨大期达到最高峰。可根据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不同需要,调节好各元素供应比例,是甜瓜夺高产的关键。氮肥可促进茎叶生长和果实肥大,提高产量,但施用量过多易徒长、晚熟、发病;施用磷肥可促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施用钾肥可提高品质、增加甜度、提高抗病性。

2.品种选择

适宜该模式栽培的薄皮甜瓜品种有金妃、垦甜1号、龙甜8号、春意、地依、宁新12号、宁新18号、金冠3号、丰甜1号等。

3.育苗土制备及种子处理

⑴育苗土配置

选3年内没种过葫芦科作物、1年内未使用除草剂的田间土6份,3份腐熟的猪粪或鸡粪,1份草木灰。可加少量氮磷钾复合肥。用苗菌敌拌土,每袋拌20千克细土,混匀待用。也可以选用育苗基质土、育苗块等直接育苗。

⑵种子处理和催芽

①种子处理

薄皮甜瓜种子用55℃温水浸种5min左右,边倒边搅拌,水温冷却后浸种6小时。种子浸后捞出洗净黏液,用1000倍液50%多菌灵浸泡种子30分钟,翻动搅拌种子,使种子吸药均匀。

②催芽

将药液浸泡的种子用清水洗1遍,将表面的水轻轻甩掉,用湿毛巾包好,置催芽温度28~30℃,20小时左右即可出芽。

4.播种

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10cm×10cm的营养钵中。自根苗依据当地单层覆盖安全定植期提前35~40天育苗播种。每穴播1粒出芽的种子,覆土1.0cm厚,然后覆地膜。

5.苗期管理

西北地区在3月10~15日播种。从播种到出苗以增温和保温为主,白天温度保持在30~32℃,夜间20℃左右,不能低于13℃。出苗60%时揭开地膜,适当控制棚内温度,白天20~25℃,夜间15~18℃,蹲苗,防止“徒长苗”。

当瓜苗露出真叶后,应适当提高棚内温度,促进幼苗生长,白天25~30℃,夜间18~20℃,当幼苗长到3片叶时需用低温控制大苗徒长,定植前白天保持18~25℃,夜间10~17℃,使大苗适应外界环境,快速缓苗。

6.整地与施肥

每667m2施腐熟鸡粪5000kg,随整地一起施入。定植时667m2再施25kg磷酸二氨和10kg硫酸钾作为基肥。地整好后做垄或畦,垄宽0.60m,垄高15~20cm。

7.定植

⑴定植时间

可依据当地单层覆盖安全定植期提前10天定植。甜瓜生长到3~4片叶时即可定植(苗龄25~30天)。

⑵定植密度

株行距0.33m×0.65m,单垄单行定植,667m2定植2200株。

⑶定植方法

定植前2~3天浇透水。定植当天先浇1遍水,垄畦上铺设滴灌带(管),连接滴灌系统,覆盖地膜。苗上扎破地膜让苗从孔中伸出,用细土封苗眼。种2垄空1垄,2垄之间留一条防水渠。

8.搭建小拱棚和大拱棚

顺垄畦架设小拱棚,在小拱棚上方再扣上大拱棚,每2垄或多或畦搭建一个大拱棚和小拱棚。

9.定植后田间管理

⑴双拱棚管理

移植后5天内密闭不通风,以提高地温和气温,促进缓苗,棚内温度达25℃以上,即可放风降温,气温降到20℃以上时闭风。当时室外白天温度稳定在18℃以上时拆除小拱棚,只保留地膜和大拱棚。大拱棚自始至终保留,夜间和雨天封闭大拱棚,避免雨水和露水直接接触瓜秧。

⑵整枝

4~5叶定心,留3条健壮子蔓,去根瓜;保留4~5个瓜,瓜前留1叶摘心,其余子蔓3片叶后摘心。

⑶授粉

①人工授粉

甜瓜雌花开放后,选择主蔓第2朵雌花或孙蔓上第1朵雌花授粉,在7:00~10:00进行人工授粉。

②蜜蜂授粉技术

采用普通蜜蜂授粉,3335m2用蜂1箱,兼顾采蜜与授粉两用功能,一个授粉季667m2成本仅30元,此技术比人工授粉节省70%成本。

二、土壤改良要做好几件事最重要

1、提高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肥力、土壤耕性影响很大。资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在不同土壤中差异较大,含量高的可达20%或30%以上,含量低的不足1%。而适合蔬菜栽培的土壤有机质应保持在20%以上。具寿光土壤肥料测试提供的数据显示,有机质含量在20g/kg以上的大棚土壤往往表现出透水透气性好、供肥能力强、不容易出现板结以及盐渍化的情况。而大多数的大棚土壤普遍达不到20g/kg这个标准,在这样的土壤中种植蔬菜如果持续大量施肥就会有发生盐渍化的风险。

提高土壤有机质,通常采取的办法就是加大粪肥的投入,如鲜鸡粪、猪粪、鸭粪以及稻壳粪、秸秆等等。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较多的商品有机肥,这些以动物粪便、城市垃圾、枯枝落叶等为原料进行发酵腐熟、加工制作后的有机肥也是提高大棚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总之,土壤有机质就是润滑剂,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热量、水分、气体以及各种营养代谢协调快速,对蔬菜生长十分有利。

2、调整土壤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影响着土壤的供肥能力和蔬菜的健康生长。多数的蔬菜喜欢中性土壤,即pH值在6.5-7.5之间。资料显示,土壤中的各种矿质营养在酸碱度为中性时有效性最高,土壤偏酸或偏碱都会影响一部分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

在酸性土壤中,土壤中的磷酸易与铁、铝离子结合成不溶物而被固定,影响蔬菜对磷的吸收;钾、钙等元素易被过多的氢离子取代而淋失掉;另外,酸性土壤中铜、锌、锰、硼等微量元素溶解增大,如果再增施微肥,有可能使蔬菜受害。而在碱性土壤中,水溶性磷酸根又易与钙结合成难溶的磷酸钙,降低肥效;还固定铁锌等微量元素,使蔬菜发生缺铁症。

土壤pH值为6~8时,有效氮含量较高;pH值为6.5左右时,磷的有效性最高;pH值大于6时,土壤钾、钙、镁含量高;pH值为4.7~6.7时,硼的有效性高;pH值大于7时,硼的可溶性明显降低。

3、调整土壤含盐量

向土壤中持续大量投入肥料,土壤全盐含量必会有所升高,如果土壤中全盐含量达到一定范围之后,土壤便会有盐渍化的趋向,同时由于全盐含量升高,土壤溶液浓度过大,将直接影响蔬菜根系的生长。

土壤全盐一方面可反映土壤矿质元素的含量情况,更重要的是能够判断土壤是否健康,是否适宜种植蔬菜。大棚土壤的全盐含量要控制在2g/kg以下,这样才能让土壤始终保持在可持续供肥的健康状态,否则土壤全盐含量一旦超标,那么蔬菜种植于土壤中就像在淹咸菜。轻者蔬菜会出现长势不良,严重的会出现蔬菜陆续死亡拉秧。

4、补充土壤中微量元素

蔬菜栽培中有一个很著名的理论—木桶效应,它证明蔬菜的产量是由含量最少的养分决定的,也就是说在土壤中如果有一种必须的营养物质缺乏,即使其他的营养物质再大量补充也不会获得良好的产量。

而在蔬菜栽培种,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由于吸收消耗以及来自其他养分的拮抗等原因,常常在蔬菜上表现出缺乏的情况。一方面可能是土壤中真的缺少这些中微量元素,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其他大量元素使用过多,抑制了这些中微量元素的吸收。

因此,在全面了解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状况下,及时补充缺乏的元素,同时合理使用其他大量元素,避免在土壤中离子间的相互拮抗,从而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效率。

5、补充土壤微生物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较多,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数量也很大,l克土壤中就有几亿到几百亿个。大部分土壤微生物对作物生长发育是有益的,它们对土壤的形成发育、物质循环和肥力演变等均有重大影响,当然也有那么些不被人喜欢的致病微生物。那么微生物在土壤中究竟有哪些作用呢?

首先,土壤微生物可以形成土壤结构。土壤并不是单纯的土壤颗粒和化肥的简单结合,作为土壤的活跃组成分,土壤微生物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通过代谢活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以及分泌的有机酸等有助于土壤粒子形成大的团粒结构,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土壤。

其次,土壤微生物最显著的成效就是分解有机质,比如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料等,只有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腐烂分解,释放出营养元素,供作物利用,并形成腐殖质,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耕性。

再次,土壤微生物还可以分解矿物质,土壤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能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物质的溶解。

例如磷细菌能分解出磷矿石中的磷,钾细菌能分解出钾矿石中的钾,以利作物吸收利用,提高土壤肥力。另外,尿素的分解利用也离不开土壤微生物。这些土壤微生物就好比土壤中的肥料加工厂,将土壤中的矿质肥料加工成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形态。另外,土壤微生物还有固氮作用,氮气占空气组成的4/5,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某些微生物可借助其固氮作用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能够利用的固定态氮化物,有了这样的土壤微生物,就相当于土壤有了自己的氮肥生产车间。

微生物还可以降解土壤中残留的有机农药、城市污物和工厂废弃物等,把他们分解成低害甚至无害的物质,降低残毒危害。

6、消灭土壤有害物质

土壤中既包含有各种矿质养分,当然也含有蔬菜不喜欢的有害物质,比如氯、钠离子以及重金属离子,这些东西如果大量积累在土壤中,就会对蔬菜产生危害,影响蔬菜生长,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而对于大棚土壤来说,有害物质的增加主要是由施肥引发的,譬如使用一些不合格的肥料以及含有重金属的伪劣肥料,就会使土壤有害物质增加,最终影响到蔬菜栽培。因此,科学、合理使用正规肥料产品,也是保持土壤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低温导致的这些症状?

大棚在春季,经常会遇到极端天气,难免会出现不可预测的棚室内突然降温。尤其是早春期,冷空气突然来临,大棚降温幅度大,这时候要注意了,谨防大棚作物的冷害。

冷害一般是指温度尚未达到冰点,低温引起瓜菜生理失常的表现。冷害症状不如冻害那么明显,往往使瓜菜长势不太正常,但好好管理仍可恢复。

冷害的症状有时会让广大瓜农误诊,当成是细菌、真菌引起的病害。用药不当,不但不能缓解,反而造成二次伤害和不必要的投入。

1、叶片下垂。夜温在10℃以下时,瓜菜植株就会表现叶片下垂,叶片周缘起皱纹。低温下发育的叶子缺刻深,叶身长,叶色深,生长缓慢。

2、黄化。植株生长缓慢,叶片的颜色普遍变浅、变黄。这种冷害往往是由于植株遭受持续低温、寡照,光合作用变弱,整体缺乏营养所致。

提醒:因其症状与缺氮有些相似,常被误认为缺肥。

3、水渍症状。低温持续时间长,大棚湿度大而较少通风时,叶背面可能会出现水渍症状,尤其是黄瓜、辣椒等表现较为突出。这是由于夜间气温低,尤其是地温尚高时,细胞里的水分流到细胞间隙中而引起的。

植株长势好时,水渍状可在太阳出来后消失。但若植株衰弱或完全衰弱时,白天温度升高水渍状也不消失,这样几经反复,就会造成细胞死亡,叶子枯死。

4、叶脉间凸起,虎斑叶。低温下,瓜菜叶片主脉间叶肉会出现褪绿变黄或者凸起症状,果实膨大受阻,生长缓慢。这是由于夜温过低,光合作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及时向外部运转,在叶内沉积下来所造成的。

如果温度回升能维持一段时间,碳水化合物能顺利而充分地转换时,果实便可顺利膨大,叶片也能慢慢恢复。

5、叶枯。

持续低温引起的冷害有时会出现叶枯,表现为叶片边缘枯死,这种症状的出现往往是受害的晚期,是遭受冷害的组织不能恢复所致。

6、花打顶。

即植株的生长点聚集大量雌花或小瓜,植株停止生长。花打顶是由于低温使叶片生产的光合产物外运受阻,过多的滞留在叶片中,使叶子变厚、蔓子节间变短不能伸长,造成雌花聚集在植株的顶端。

7、低温冷害也常导致瓜菜畸形花、果和落花、落果等。

四.瓜菜上常用的生根膨果催熟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按其功能可分为生长促进剂、生长抑制剂及生长延缓剂。

其具有用量小、见效快、残毒少的特点,因而在农业生产中尤其是保护地反季节早熟栽培上被广泛应用。现将瓜菜生产中常用的生长调节剂介绍如下:

1.生长促进剂

⑴赤霉素(920)

①促进种子萌发

秋季高温季节播种莴苣,用100mg/kg赤霉素浸种2~4小时,可提高发芽率。对萌发需光的种子也有解除休眠的作用。

②促进生长,增加产量

冬芹菜、香菜生长期间用10~20mg/kg赤霉素喷洒植株,能使株高增加,叶数增多,叶柄增粗,可提早采收,并且增加产量。

花椰菜长到6~8片叶、茎粗0.5~1.0cm时用100mg/kg赤霉素喷洒,花球可提早形成,促进早采收。莴笋10片叶时,菠菜、苋菜、茼蒿等叶菜类生长期或采收前5~10天,喷洒10~50mg/kg赤霉素后,均可提早采收,且产量提高。四季豆用10mg/kg赤霉素喷1次可增产,后期如与0.2%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效果更好。番茄开花期用50mg/kg赤霉素喷花可提高坐果率。保护地黄瓜开花期用50mg/kg赤霉素浸花或喷花能增大果个。

③控制瓜类性别,诱导雄花产生

黄瓜幼苗期用50mg/kg赤霉素喷洒会抑制雌花产生,促进雄花发育,抑制效果随浓度升高而逐渐显著.

⑵萘乙酸(a一萘乙酸)

①促插蔓发根

番茄栽前用50mg/kg萘乙酸浸基部10分钟,茄子、辣椒插枝前,黄瓜插蔓前用2000mg/kg萘乙酸浸枝3~5秒,均可促生根。②防落花落果

辣椒花期用50mg/kg萘乙酸喷雾,667m2用药量4kg,对提高坐果率效果好。

⑶2,4-D

①防落花落果

番茄开花时可用10~25mg/kg2,4-D药液浸花2~3秒,逐花处理,注意不可重复,不要洒到嫩叶上,通常在上午9:00~11:00、花朵半开、温度20~25℃时进行。茄子在花期用20~30mg/kg2,4-D药液蘸花,能提高坐果率。

②提高耐贮性

大白菜收获前3~7天喷1次50mg/kg2,4-D,可抑制叶茎部离层形成,防脱帮。胡萝卜、萝卜收获前20天叶面喷布100mg/kg2,4-D,均有利于贮藏保鲜。

⑷防落素(促生灵、番茄灵)

番茄开花时用20~40mg/kg防落素蘸花或喷花;茄子开花时用10~50mg/kg防落素喷花,黄瓜、西瓜开花到花后1~2天用20~30mg/kg防落素喷花,均可防落花落果。

⑸乙烯利(一试灵)

①促进成熟

番茄正常成熟前1周或个别果实带红线时用棉团蘸l000mg/kg乙烯利涂抹果实(不摘下来),西瓜收获前一周用200~300mg/kg乙烯利喷洒果面,不仅可促进早熟,而且能增加甜度。

②控制瓜类性别

早春大棚或秋延后黄瓜栽培中,幼苗2~3片真叶期喷1次100~200mg/kg乙烯利,隔7天再喷1次,能明显增加雌花数,提高产量。

2.生长抑制剂青鲜素(抑芽丹)是常用的生长抑制剂,其作用是:①抑制提早抽薹

大白菜包心或成球期,胡萝卜、萝卜抽薹前,叶面喷布1000~3000mg/kg青鲜素,可防提早出薹。

②抑制鳞茎萌芽

洋葱和大蒜采收前半个月,选晴天用2500mg/kg青鲜素进行茎叶喷雾,并用0.1%~0.2%中性洗衣粉作粘着剂,使药液充分附着在洋葱和大蒜叶片上。

3.生长延缓剂

⑴矮壮素主要用来培育壮苗。番茄3~4叶期到定植前1周用250~300mg/kg矮壮素喷雾,或定植前用500mg/kg矮壮素浸根20分钟,茄子苗期用300mg/kg矮壮素叶面喷施,均可防止苗期徒长。⑵多效唑①防苗徒长

番茄5~8片真叶期、茄子5~6片真叶期、辣椒苗高6~7cm时,用10~20mg/kg多效唑叶面喷施,可防苗子徒长。②控制胡萝卜地上部生长,促进肉质根肥大。

可在肉质根形成期用100~150mg/kg多效唑叶面喷布,667m2药液用量为30~40kg。

4.使用注意事项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首先要根据作物种类、生育时期、使用部位等选择适宜品种,确定合适浓度,使用时则应按药剂说明严格控制用量。配制药剂时,注意溶解性、药剂含量、药液性质。

如酸碱性(乙烯利遇碱迅速分解,不能与碱性溶液混用),脂溶性(赤霉素、2,4-D、防落素等配制时先用少量酒精溶解,再用水稀释至所需浓度),有些药剂喷施时需加入粘着剂(叶面具有蜡质层的蔬菜喷药时,通常加中性洗衣粉)。

许多药剂在强光下易分解,使用时不宜强光照。在允许使用的浓度范围内,温度高时所用药剂的浓度可适当低些,温度低时则应适当高些。

五.冬季温室韭菜应该怎么割好

冬季,因韭菜在温室内能够连续生长,所以菜农普遍采取增加收割频率的方式获取更多产量,但这种做法易导致韭菜长势变弱,品质下降,甚至会导致病害加重。而合理收割韭菜,能够改善韭菜根茎部的营养状况,有利于促进韭菜稳定健康生长,确保韭菜品质优良和产量稳定。

1、收割时机要适宜

冬季,温室韭菜最佳收割时间间隔是30~40天,此时韭菜植株高度一般在30~40厘米,叶片数达到5~7片,植株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也比较高,品质和产量都处在最优状态。收割过早,植株总体高度和养分积累尚不充分,产量较低,风味偏淡;收割过迟,植株易倒伏,老叶易黄化,感染病害风险增加,口感也趋于下降。田间发生灰霉病等病害时,若植株高度已经超过25厘米,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可以进行提前收割,有利于病害防控和保持总体产量的相对稳定。

收割时宜选用锋利干净的镰刀,在晴天早晨或晚上进行,以早晨棚室内排湿后进行收割为最佳。清晨的韭菜水分充足,直立挺拔,收割后韭菜新鲜脆嫩,风味浓郁,储运时间短,产量和品质都比较好,利于销售。低温寡照天不宜收割韭菜,因为此类天气下棚室内往往高湿低温,韭菜生产缓慢,长势偏弱,收割后产生的伤口易感染病害。

2、留茬高度要适中

留茬高度是指收割位置与韭菜鳞茎上端的距离,高度以3~4㎝较为理想。从刀口颜色上判断,截面呈浅黄色为宜,若颜色偏绿说明留茬过高,若偏白色说明留茬过低。

韭菜留茬过高,影响当茬韭菜的产量和品质;留茬过低,极易损伤叶鞘基部分生组织,既会推迟下茬收获时间,影响下茬产量,使全年总产下降,又会导致植株早衰,抗病性下降。

3、收割次数要适当

收割次数应根据植株长势、田间水肥、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市场需求而定,整个冬春季以3次收割为最佳,最多不宜超过4次。西北地区4月下旬应停止收割,养根促壮为来年冬季丰产打基础。

4、割后管理要适当

温室韭菜收割前一星期内应避免浇水施肥,加强通风排湿;收割后,棚室内应加强保温,在新叶长到4~5厘米之前不宜浇水施肥。

六.辣椒苗防冻技术

冬季辣椒育苗期间,往往会突然受到寒流的袭击,温度骤然降低,秧苗容易受冻害。秧苗受冻害的轻重,还与低温过后气温回升的快慢有关。如果升温和解冻太快,秧苗组织易脱水干枯,造成死苗。

1.辣椒遭遇冻害之后的症状辣椒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遇有轻微低温,出现叶绿素减少或在近叶柄处产生黄色花斑,病株生长缓慢,产生低温冷害。

遇有冰点以上较低温度,叶尖和叶缘出现水浸状斑块,叶组织变成褐色或深褐色,后呈现青枯状,有的导致落花、落叶和落果。日光温室反季节栽培,塑棚春提早、秋延晚栽培,露地春茬,都可能发生低温冷害和冻害。

(1)冷害:

辣椒生长期间,长期遭遇5℃以下0℃以上低温时,会出现叶绿素减少或在近叶柄处出现黄色花斑,植株生长缓慢的低温障碍,称为冷害。

发生冷害植株的叶尖、叶缘出现水渍状斑块,叶组织变成褐色或深褐色,后呈现青枯状。在持续低温下,辣椒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低温型的病害或产生花青素,导致落花、落叶和落果。辣椒果实的耐低温能力较差,在0~2℃范围内就可能发生冷害,0℃持续12天,果面会出现大片无光泽的凹陷斑,似开水烫过样,4℃持续18天也出现相同症状。

(2)冻害:辣椒生长期间遭遇0℃以下的低温时,就会发生冻害。冻害发生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苗床内个别植株受冻;二是生长点或子叶节以上3~4片真叶受冻,叶片萎缩或干枯;三是幼苗尚未出土,在地下全部被冻死;

四是植株生育后期,果实在田间或挂秧保鲜,或者运输期间受冻,开始并不表现症状,当温度上升到0℃以上后,症状开始表现,初为水浸状,软化,果皮失水皱缩,果面出现凹陷斑,持续一段时间造成腐烂。

2.主要有以下措施⑴改进方法:利用人工控温育苗方法,如电热温床和工厂化育苗等,是解决秧苗受冻问题的根本措施。

⑵增强秧苗抗寒力:避免秧苗徒长,在寒流来临前尽量揭去覆盖物,让苗多照光和接受锻炼。在雨雪低温期间,尽量利用天气放晴间隙,揭掉草苫,让辣椒苗能受到阳光照射。适时喷施光膜肥,可帮生长植物吸收光能,提高肥效。

在雨雪停后骤然转晴时,中午前后在苗床上盖几张草苫,避免秧苗失水萎蔫。床土湿度大,秧苗易受冻害,所以寒潮来临前要控制苗床浇水,床土过湿的可撒一层干草木灰。

⑶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苗期使用抗寒剂。秧苗喷施护树大将军,可在其表面迅速形成一层荧光保护膜,具有窒息性杀菌、防止病毒复制和感染,防治腐烂、溃疡等多种皮层病症以及防霜冻、防冻害等功效。秧苗喷施0.5%~1%的红糖或葡萄糖溶液,可增强抗寒力。在3~4叶期喷施2次(间隔7天)0.5%的氯化钙溶液,增强抗寒性。

⑷保温防冻:寒潮期间严密覆盖苗床。进行短时间通风换气时,要防止冷风直接吹入床内伤苗。夜晚要加盖草帘。可将稻草枯叶撒在秧苗上,寒潮过后再清除。苗床上盖的草苫应干燥。在下雪天,雪停后,及时将雪清除出育苗场地。

谢谢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