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着67年党龄的党员、90岁的陈宗凡带着一份牵挂,又来到荥阳南部山区的崔庙镇郑岗村,了解今年柿子的生长情况。当郑庭占等柿子种植户告诉他,今年柿子长势比前几年都要好,陈宗凡心里踏实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大量种植致富果树_致富果树种植大量土壤_致富果树种植大量种子

荥阳柿子是陈宗凡最牵挂的。陈宗凡说,荥阳柿子是郑州四大特产之一,柿子树曾在荥阳广泛种植。以前,坐陇海铁路列车的乘客看到两边红灯笼似的柿子,就知道荥阳到了。

2008年4月,荥阳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组织部分老干部和村书记、村主任到陕西富平学习柿子产业发展,当时75岁的陈宗凡和45岁的郑庭占也去了。学习一整天,郑庭占感觉累了,准备休息,陈宗凡不顾自己的身体,趴在桌子上用笔在纸上写着什么。第二天,郑庭占一看,原来上面记录了学习内容和陈宗凡的思考。

这次学习成果,再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形成了引进优良品种、延长柿子产业链的共识,当年《荥阳柿子与加工》一书写成,这本书为日后荥阳柿子复兴奠定了基础。

郑庭占记得,2010年新柿饼上市,他给陈宗凡送到家。陈宗凡把一箱柿饼倒在桌子上,把没有旋好、品质不好的柿饼一个个地挑出来,约有1/3。陈宗凡生气地说:“这样的柿饼能卖出好价钱吗?”“叔批评我都是对我好,没有私心,我没有理由不干好。”郑庭占说。

在陈宗凡等老干部的支持下,郑岗柿子生产专业合作社成为郑州百强社、示范社,引进了多个优良柿子品种,带动荥阳市乔楼镇陈沟村、城关乡北付河村等发展柿树10万株。目前,荥阳柿子已成了村民致富的“金果果”。

不仅对柿子情有独钟,陈宗凡在荥阳全境都留下了为绿色奔走的脚印。房罗村的富硒梨、高山镇的竹林,刘河镇分水岭村和高山镇许村的杜仲、桃,都饱含了陈宗凡的心血。

在陈宗凡家的书桌上,放着一沓稿纸,他正在写如何在荥阳栽种梨树的书,“我现在眼不花,耳不聋,身体还允许,多栽树,造福群众,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