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幼苗培育关键技术

小龙虾幼苗培育关键技术

韩财安等

幼苗培育是指将亲虾刚孵出的虾苗根据其生活环境进行环境调控、营养强化培育成可供商品养殖规格的过程。小龙虾育苗首先要根据温度、气候、土质等自然因素优选小龙虾专用育苗场,然后依照具体育苗、培苗方案,对虾苗进行高营养、高效率的培养,建立健康安全的育苗体系。优质虾苗是保证后续商业养殖高效、高产的关键,提高虾苗品质和抗逆性,既要虾苗完整继承到亲虾优良性能、稳步生长,又要保持小龙虾整个种质资源的完备性、防止种质退化。目前,小龙虾的虾苗培育方法尚存在不足,良性育苗场缺乏,鉴于此,笔者认为虾苗培育应从如何提高孵化率、成活率、优质率等方面分析解决,并将几大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生物开口饵料

开口饵料是指刚孵出虾苗为了适应新环境,首次摄入营养、保证机体正常运行的重要能量物质,是虾苗后续健康培育的前提和基础。刚孵出的虾苗体质虚弱、组织发育不完善、活动能力弱,亟需母乳式的饵料进行营养补充。因为人工配合饲料缺乏动物蛋白,所以无法完全替代生物饵料的地位。在淡水养殖中,全部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往往会达不到生物饵料的营养全面性,同时也缺少生物饵料的生态功能。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科学育苗越来越引起重视,如何获得大量的低成本、营养丰富、安全可靠且优质适口性的开口饵料,正成为专业人士梦寐以求的获得性饵料。高质量的开口饵料一般会具备这些条件:一是满足虾苗营养需求;二是易于幼苗的捕食;三是“口感”好,幼苗喜欢吃;四是易稳定获取,繁殖快或者购买便宜;五是有一定的活力,这样可以锻炼幼苗的“身体素质”,提升抗逆性和免疫活力,增强环境适应能力,为幼苗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为提高成活率创造条件。

此外,在生物饵料培养过程中务必维持高标准的卫生环境,坚持生物饵料培养程序,维持饵料的纯种培养。饵料培养环境要干净整洁、无污染,从摄食上切断病原体的传播,确保饵料中不携带小龙虾病原生物,使其无法危害到虾苗的生长。

如何提早使虾苗吃上开口饵料?实验观察中发现,有些虾苗开口几天了,而有些虾苗仍然悠然自得、无动于衷,其实秘密就藏在饵料的适口性。

自然水体中的微生物等饵料可供小龙虾捕食;为弥补幼苗的消化能力不足还需要人工培养筛选,例如细菌、酵母等。此外,还可人工调配鸡蛋、奶粉、打碎的鱼肉、豆浆等高营养饵料。

2 转肝期的保肝护肝

肝脏是非常重要的消化和免疫组织,肝脏受损会导致其无法吸收营养及释放能量。随着小龙虾幼苗的蜕壳,其肝脏也同样伴随着机体发育生长,由半成熟状态转变成熟状态的过程叫做转肝期。转肝期顺利预示着肝脏消化吸收功能健全,为今后大量摄食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在小龙虾生命周期中同样存在转肝期,因为小龙虾在 0.1 ~ 0.5 g 左右容易出现大批量死亡,究其原因可能是此阶段肝脏的各项功能还尚未发育成熟,自身的防御能力不足,自身产生的毒素也会自噬肝脏的现象发生。

采取对策:①肝脏减负,减轻人工饲料对小龙虾肝脏的负荷,让肝脏在可承压的范围内能较好的消化人工饲料;②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改底、培水、调水等;③可拌料或泼洒一些护肝中草药,使虾顺利渡过转肝期。

健康的肝脏有利于小龙虾顺利脱壳,加快生长速度,提高抗应激能力,相反,肝脏萎缩或坏死(发红、变软)就会导致小龙虾肠炎、白便、偷死的发病率大大升高。笔者曾试验发现,胆汁酸能很好的保肝护肝,有效改善肝脏的健康,提高肝脏解毒排毒的能力,预防肝脏炎症、萎缩、坏死等病变,降低机体发病率,提高小龙虾转肝期的成活率。

3 上水管理

在小龙虾虾苗孵出后,要尽快的将水位提高上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虾苗可以早点出洞,早点外出摄食生物饵料,尽早的开始生长发育起来。

4 立体栽种水草

栽种水草,一是可以为水体营造地下森林的分层空间,帮助小龙虾攀爬、躲藏、嬉闹玩耍;二是可以为小龙虾提供新鲜可口的食物,有助于小龙虾“打开胃口”;三是水草自带净化属性,可以改善水体环境,增加水体溶氧。

5 增强人工饵料营养和适口性

挑选营养丰富的人工饵料如虾片、车元、虾元等,多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再经网目不断洗涤、过滤,便于小龙虾摄食。根据虾苗的营养需求和日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原料搭配比例,结合饵料适口性,以促进消化吸收,弥补幼体消化能力不足。

6 蜕壳期管理

小龙虾的身体表面覆盖一层坚硬的几丁质外骨骼,随着机体不断生长发育,蜕壳现象时常出现。小龙虾蜕壳的情况基本会跟机体的生长阶段保持一致,与水温和营养强化也息息相关。幼体阶段的蜕壳周期从 3 ~ 5 天到 7 ~ 9 天,成虾的蜕壳周期为 15 ~ 30天,抱过一次卵的虾可能是 1 ~ 2 个月,超 1 年的老虾可能是 4 ~ 6 个月。

小龙虾蜕壳大多在凌晨,地点在浅滩。虾体会侧卧,头胸甲首先裂开,新体露出外面,螯和尾部也随之脱离旧壳。时间一般需要 3 ~ 20 分钟左右,如果蜕壳时间过长,虾会体力不支,易出现力竭而亡的后果。

笔者实验发现,小龙虾蜕壳时,体液浓度会增加(细胞液充满,细胞间隙变大,并快速吸收水体营养物质),体重短期内增加 40% ~ 50%,待新壳长成后,体重又降低 10% ~ 20%,最后趋于稳定。幼体每蜕一次壳,体重增加几倍,10 g 以上虾苗每蜕一次壳,体重增加 40% 以上,30 g 以上成虾每蜕一次壳,体重增加 20% 左右,所以要想达到两虾标准,增重难度较大,养殖时间较长。

蜕壳期管理:①增加浅滩面积;②提高饲料营养水平;③添加能量物质如糖类;④增加虾躲藏设施,特别是培植好水草;⑤保持环境安静,不要人为打扰;⑥提前补充钙镁离子。

7 水环境管理

育苗期间,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因为虾苗弱小,外壳不够坚硬,很容易会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干扰或侵蚀。一般虾苗的水质检测指标包括溶解氧、pH、亚硝酸盐、氨氮等环境因子。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溶解氧很重要,早期虾苗基本活动在底部,攀爬能力较弱,如若底层溶氧不足,极易发生死亡现象,如果高密度育苗的情况,就更容易缺氧而亡;酸碱度对于小龙虾这种蜕壳生物来说也必不可少,因为小龙虾蜕壳前会吸收钙质,促进新壳的形成,如果水体偏酸性,则不利于小龙虾的蜕壳,严重影响小龙虾进入下一个正常的发育阶段;而氨氮和亚硝酸盐则保持较低的浓度指标即可,跟淡水鱼和凡纳滨对虾要求差不多。

可在水体中加入微生物制剂,一方面可以改善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小龙虾提供良好的营养物质,提高虾体自身的抵抗力,使虾苗可以顺利安全的度过蜕壳期,按时进入下一个蜕壳生长阶段。

此外,在育苗期间,保证水源的质量,切勿使用工业废水或者受到工业污染的水源,因为极少量的重金属离子便可对小龙虾幼体产生伤害,影响虾苗的肠道吸收和外壳的固化,所以在小龙虾育苗场地的选择方面,应特别重视。

8 生物安全管理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人们的生活起居也相应改变了不少。作为对虾苗的安全管理方面,我们也应吸取经验和教训,建立区域性的生物安全屏障,避免流行性疾病的入侵和发生,对内清理消毒,对外控制出入,防重于治,及时消除育苗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严防死守,控制关键节点,及时记录反馈,建立安全性保障文件。

小龙虾池塘虾种放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