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也称天冬草、明天冬,其块根是常用的中药,有滋阴润燥、清火止咳之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如今,这小小的天门冬已经成为了聂桥村的财富密码,帮其破解了扶贫助农兴业等难题。在党建引领下,聂桥村的天门冬产业内容已不断丰富,成功打造以天门冬种植加工为主、禽类养殖为辅的种养结合新模式。

第一书记真情帮扶,奠牢产业之基

2018年,为了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让贫困户尽早脱贫,聂桥村开始探寻适合本村的产业发展道路。最初原计划种植油茶,但又考虑到当地油茶种植面积较大,产品不够具有稀缺性,村里担心产品日后销路不畅。一次巧合,村书记在本村的土地内发现了许多野生天门冬,并发现聂桥村的土壤条件十分适合种植这种药材。经多方了解,村干部们发现其市场需求量也比较大,如果能够大规模种植,应该会有不错的经济效益。当时聂桥村的帮扶单位是德安县中医院,时任第一书记也是该院有着极强专业知识的医生。在他们的牵线搭桥下,聂桥村成功与九江的天门冬种植企业对接。经实地考察,并结合本村资源禀赋实际充分考量,村里一致决定大规模栽种良种天门冬,并与当地企业签订了购销合同。

村书记紧随党建引领,拓宽产业之路

为了扩大种植面积,实现规模效益,聂桥村党支部集中流转近300亩土地用于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并积极对接县农业农村局,争取到5万元的项目启动资金,通过“一领办三参与”的模式成立以村支书为法人的爱泉种植合作社,种植天门冬170亩,完成10.7万苗的种植,以流转土地、基地务工、产业分红等三种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前后吸纳25名贫困户在基地务工,让全村44户106人贫困户能享受到分红。

聂桥村七组村民熊卫兰是本村的贫困户,由于丈夫是重度耳聋的残疾人,无法从事复杂的工作,家庭收入十分有限,她一直想外出务工,但又放心不下家里。自天门冬基地成立以来,她与丈夫积极参与种植活动,年增收6000余元,让家庭成功脱贫。

种植合作社充分探索,助推产业之兴

天门冬价格虽高,但种植周期也偏长,前两年都处于成长期,没有大额收益。为了能尽快取得帮扶成效,降低种植成本,聂桥村领着合作社充分探索发展可能。第一阶段,在苗刚种下时,合作社通过在基地内套种西瓜和辣椒增加收入,并全部用于帮扶贫困户。第二阶段,由于天门冬的根系茁壮生长,套种作物会与其根系争抢空间及养分,不再适宜共作。于是,在村里养殖能手的建议下,合作社在种养结合上做起了文章。他们引进了3000只新阳褐鸡苗散养在基地,鸡群既能以野草为食物,又能起到除草的效果,一举两得。且此品种生长周期短,肉质鲜美,下的又是备受市场青睐的绿壳土鸡蛋,走地鸡与鸡蛋一经上市便受到了极大欢迎,已为合作社带来6万余元的收入。

此外,由于天门冬处理工序较为繁琐,已加工与未加工的天门冬之间的差价能达到十倍。为了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聂桥村向上级争取到28万扶贫资金购置了烘干设备并充分学习开发了各种形式的制成品。同时,合作社还巧妙利用本村菜籽油厂榨油的“副产品”——枯饼,作为有机肥料来沃土,以进一步提升天门冬的品质。

再过两个月,基地就要迎来第一次大丰收,预计合作社今年将给参与分红的家庭带来5000余元的户均年收入。随着技术日渐成熟,规模逐步扩大,合作社在党建引领下为稳定脱贫及促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坚实力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