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马铃薯淀粉厂和精深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和废水,而这些废渣和废水通过管道,直接进入了下游企业的生产车间。
据企业负责人王辉介绍,废水经过高温蒸煮后,糖化发酵,再经过蒸馏,就可以生产出酒精和液态的高蛋白饲料,烘干过的高蛋白饲料成了牲畜的口粮,剩下的部分是杂醇油,经过提炼后,用作军工和化工的原材料。
“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污泥烘干还能产生生物有机肥。”王辉说,把淀粉废渣生产成酒精和饲料,这在全国还属首次。
“马铃薯是一种特殊的食物,缺粮时候顶粮,缺菜时候顶菜。从马铃薯汁提取的土豆面膜、马铃薯饮料,到马铃薯全粉、酒精等产业链,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它‘吃干榨净’。”从事了半辈子马铃薯精深加工的石有对马铃薯情有独钟。
石有所言非虚。除了顶粮、顶菜,以及薯片、薯条、淀粉等“常规操作”外,武川县还将马铃薯开发出新花样,提纯营养液丹酚米酮、复合饮料等产品纷纷走入市场。
图为马铃薯复合饮料。崔博群 摄
目前,武川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70万亩左右,年产量175万吨,已形成“种薯、鲜薯、加工薯”三薯并重和“种植、销售、窖储、加工、科研”五路并进的产业化格局,形成了集种薯繁育、技术服务、储藏保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不仅破解了农民种植技术的壁垒,还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小土豆大产业”。(完)
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19日电(石毅)盛夏7月,走进位于阴山北麓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天蓝地绿的美丽画卷在广袤的大地渐次铺展,漫山遍野的莜麦、土豆、油菜农田作物构成一幅壮美的风光,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
武川县作为呼和浩特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县情实际,依托燕麦、藜麦、马铃薯、肉羊养殖四大农牧业产业基础,打好产业发展“特色牌”,推动农牧业产业提档升级,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武川县是种植燕麦的传统地区,位于黄金生长带、地理过渡带、农牧交错带“三带合一”的燕麦绝佳生长地带,2020年8月被中国粮油学会评为“燕麦之乡”。作为世界裸燕麦发源地之一,武川燕麦高质量发展体系已趋成熟。
武川县燕谷坊草原之门文旅景区的燕麦小屋里,上百种燕麦精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新华网石毅摄
近年来,武川县大力发展燕麦种植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培育特色品牌农业、推动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从武川县起步和成长的的内蒙古燕谷坊生态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谷坊”),是一家以全谷物基础科学研究和燕麦全产业链精深加工的企业。今年3月28日,燕谷坊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成为中国全谷物产业国际资本市场第一股。
依托燕谷坊等龙头企业,武川县建设了国内首个全谷物科技产业园,年产燕麦全谷物11万吨,产值40亿元,促使一产引领带动三产融合发展,以小产业撬动大经济。
在燕谷坊草原之门文旅景区,麦片、饼干、保健饮品、化妆品等上百种燕麦精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燕谷坊通过“企业+基地+科技+农户”模式,将武川县本地种植户和市场动态对接,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激发地方经济活力。
武川县各大项目建设现场。新华网石毅摄
武川县亦是“中国马铃薯之乡”,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绿色马铃薯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如今武川县马铃薯产业基本形成了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格局,引、育、繁、推、加、销、贮一条龙,产业效益明显提高。
内蒙古薯元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除了生产薯条、淀粉等常规产品,还将马铃薯做成营养口服液和面膜等系列产品。目前公司已建成年产1000吨马铃薯汁营养液生产项目和年产2000吨马铃薯饮品项目,以及年产1万吨马铃薯淀粉生产项目。公司实行公司+农户(基地)模式,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走进武川县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区,内蒙古驴哥乳业有限公司、信华国际供应链(内蒙古)有限公司、内蒙古华莱士食品产业园、金草原肉羊全产业链项目都集中在此。
内蒙古驴哥乳业有限公司是内蒙古唯一一家专注于驴奶加工生产及驴产业链深加工的企业,也是集驴生物制品科技研发、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全产业链条的农牧业产业企业,已建成年产500吨超高压灭菌鲜驴奶生产线、年产300吨驴酸奶生产线、年产50吨冻干驴奶粉生产线。正在建设的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生产阿胶、驴肉熟食产品,同步布局养殖基地。两期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带动就业1000余人。
在武川县,依托当地独特资源底蕴优势而兴起的专、精、特、优的企业,点燃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