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彝族村寨云龙县关坪乡自新村委会鸡茨坪村不通公路,村民赶集都是“两头黑”,天不亮就出发,天黑后才能回村;村民住的是木板房、杈杈房,四处漏风,一到冬天冷得彻骨;还未通电,照明靠有限的光伏发电,看电视更是想都别想;由于地处高寒山区,地里只出产土豆等,日子过得苦哈哈。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因受“门徒会”邪教组织蛊惑,许多村民误入歧途,逐渐丧失了勤劳致富的动力。
如何改变鸡茨坪村贫穷、落后、愚昧的状况,当地党委、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近年来,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和“春雨工程”,终于实现了村民脱贫脱邪,村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通了、电通了,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曾被阴影笼罩的山村
11月9日一早,记者一行乘车离开云龙县城,一路翻山越岭2个小时,来到了大山深处的鸡茨坪村。放眼望去,这个只有16户47人的彝族村落,住房零星地分布在海拔达2700米,树木掩映的山坡上。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几户凉山籍彝族群众从云龙县宝丰乡的山区,翻山越岭迁徙到了这里,伐林烧荒,辟路造房,定居了下来,并逐步繁衍发展成一个小村寨。当时,村寨还不通水电、不通公路,村民到乡里赶集置办生活用品要走10多公里的山路。
多次迁徙,只为寻找更理想的生存地。村里老一辈人说:“只要能定居下来,舍得出汗,相信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建设起富足的美好家园。”
然而,在10余年前的一天,几个自称是“三赎基督”(即“门徒会”)的邪教人员来到了这里,向村民们宣称,“世界末日”就要到来,只有信“三赎基督”才能得救,只要虔诚地“祷告”,就会化解一切灾难,不种庄稼也会有粮吃,还时常给村民一些所谓“看顾”的钱物。
在“门徒会”邪教歪理邪说的不断蛊惑下,许多纯朴善良的村民渐渐深陷其中,安于贫困现状,整天沉迷于“祷告”祈福,坐等虚幻的“天国”引领,忘记了同恶劣环境斗争,建设美好家园的初衷。
村民陆某某回忆,他读完小学就在家务农,村外的一些朋友多次约他外出打工,但自从沉迷于“三赎基督”,人就像着了魔一样,渐渐变懒散了,只热衷于走村串户传所谓的“福音”,还会经常和村民聚在一起“祷告”。家里的十几亩地荒了,老人栽种的2株核桃树也送给了别家。一家四口人居住在不足25平方米的小木屋里,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整治教育使村民摆脱邪教阴霾
为坚决遏制“门徒会”邪教渗透蔓延,不让群众受邪教侵害,云龙县、关坪乡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宣传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邪教活动还是反反复复,始终未能根治。
经过深入调研,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鸡茨坪村彝族群众被邪教裹挟,以及邪教问题的反复和反弹,一个重要原因还是贫困与落后所致。2016年,云龙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了“脱贫脱邪”一揽子工作方案,将反邪教工作纳入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在“挂包帮、转走访”中,注重把调查掌握挂钩村贫困户情况和邪教活动排查分析同步进行;将脱贫攻坚工作的政策法律宣传和反邪教宣传教育同步进行;把研究落实挂钩村脱贫发展措施与治理邪教渗透、帮助涉邪教人员回归社会同步进行,并将“三同步”落实情况纳入全县决战脱贫攻坚督查内容,列入全县年度综合考核,确保涉邪教家庭同步进入小康。
云龙县公安局一位负责民警说,当时,县公安局牵头对鸡茨坪村及周边“门徒会”邪教活动情况再次作了深入排查,查清了“门徒会”邪教在该地区的传播和活动特点,对3名骨干人员予以依法依规处理,对一般信徒和被裹挟群众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和帮扶帮教。
“双脱”让彝村旧貌换新颜
为铲除邪教滋生土壤,让村民走上致富路,云龙县、乡两级对鸡茨坪村实施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投入数百万元资金,不但修通了从村委会到鸡茨坪村小组的18公里道路,还硬化了8.3公里,村民现在骑摩托车不到1小时就能到乡集市。同时多方筹措资金架通了村寨的动力电,实现了户户通电。挂钩单位为19户家庭购买了电视机,许多村民还用上了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架通饮水管道,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多数村民修建了卫生水池。
实行“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完成了8户危房改造,8户易地搬迁。积极扶持该村栽种核桃、花椒、刺桐菜和林下药材,并下决心把鸡茨坪建成全县优质花椒基地和黑山羊养殖基地。
实实在在的惠民利民政策和春风化雨般的真情帮教,让涉邪教群众对未来有了新的目标,对生活有了新的奔头,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才是他们真正的靠山。
现任村小组长的陆某某说,他家建新房、房屋改造和装修,政府给予补助2.5万元,还把他家30亩山地纳入退耕还林,每亩补助1600元。去年他家畜牧、花椒收入达4万多元,他现在还是村里的生态护林员,每月有800元收入。
上任村小组长是该村唯一的党员,由于参与“门徒会”邪教活动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他说:“当时,邪教传教人员教我们肚子饿时不要吃饭,生病了也不要打针吃药,幸亏党委、政府对邪教组织给予了及时整治。现在村民都不信邪教了,在政府的帮助和引导下,村里每户每年光种植花椒就有上万元收入,每户还养了数十只黑山羊,家家户户都建起了瓦房,真要感谢政府。今后我决不再信邪教了,尽管没有继续担任村小组长,但我依然时时关注着村里的发展,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了,相信村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但过去鸡茨坪村因缺少场所难以开展活动。如今,当地党委、政府投入数十万元,按彝族建筑风格设计,在村里建起了党员活动场所和民族广场,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和欢乐的歌舞回到了彝村。
本报记者 孟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