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如何高产栽培?生姜是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味调味料,并且多吃生姜可以驱湿气。众所周知,生姜的幼苗期生长较长,想要高产,主要是抓住之后以下这几大点。
1 选地整地
生姜生育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且由于根系不发达,根数少,分布浅,因而需要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不是肥田不栽姜”。生姜地要深翻30~40厘米。同时,要选晴天进行翻耕,力争将土晒白、风化,造成疏松、肥沃、有利于根系生长的环境。深翻后开厢作畦,一般厢宽100厘米左右。厢沟要有70~80厘米的深度,以便及时排除姜田渍水。
姜地深耕整平后,开沟筑姜埂,种姜栽于沟中,埂土将来作培土用,因为培土高,根茎便长得肥大,产量高。一般姜埂筑髙33~40厘米,沟底宽10~13厘米,埂底宽30~35厘米,埂面宽15~20厘米,埂壁一面较陡,一面倾斜,姜埂应压实,以便田间操作和避免雨水冲塌。
2 施肥
生姜生长期较长,需肥量大,属喜肥耐肥作物。生姜在生长过程中,根茎是逐渐分生膨大的,需从土壤中不断吸收氮、磷、钾、钙、镁等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因此生姜高产除了应施足基肥以外,还必须进行分期追肥,来满足大姜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2.1施肥时间
无论采用何种栽培方式,在生姜到了具有2个较大的侧枝,侧枝与主茎高度相似(即三杈期)时,此期以后地上部和地下根茎同时进入旺盛生长时期,主要表现生长速度加大加快,一方面大量发生分枝,叶数也相应增多,另一方面地下根茎也迅速膨大起来,并大量积累养分形成产品器官,对肥水需求量大。
为确保生姜高产应进行追肥,此时施肥称为“三杈肥”或“转折肥”。这次追肥对促进发棵和根茎膨大有着重要作用。施肥时间根据栽培方式不同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为宜,只要生姜达到三杈期标准就应施肥。一般是大棚早于小拱棚,小拱棚早于地膜,地膜早于露地。施肥前去除姜遮荫草。
2.2施肥方法
此期追肥数量要大,与培土相结合,配合施用肥效较持久的有机肥与速效化肥,或单独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施用总量为每667米2用优质有机肥(如蔡伦中科等有机肥)80~120千克,配合高氮高钾优质复合肥100~120千克;或25%(12-4-9)有机无机复混肥160~200千克。
按照“先小培再大培”的顺序追施,即大体7月5~20日追施总量的1/3,并进行一次小培土;立秋前5~15天追施剩余的2/3,进行一次大培土。此时追肥增施有机肥,这样不仅可改良土壤,还能保证生姜生长后期不脱肥。
2.3充足追肥
为促进生姜发棵和根茎膨大,秋季应进行一次“大追肥”。施肥的标准为:每亩用腐熟的鸡粪3000千克、饼肥70~80千克、硫酸铵20千克(饼肥可用75千克煮熟后的黑豆或黄豆代替,硫酸铵可用尿素代替)。对已追施过“二铵”和尿素的地块,可随灌水补施鸡粪。到姜苗有6个以上分枝时,再进行一次追肥,亩施硫酸铵(或尿素)20千克、硫酸钾10千克,以防止脱力早衰。
3 看天浇水
生姜大量分枝和根茎膨大时,需水量明显增加。为满足此期的水分要求,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水。然而,若浇水过猛过勤,亦会造成烂根烂种、茎叶早衰。故一般每4~6天浇一次水(果树下套种的生姜,可视具体情况少浇水或不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原则。
4 及时除草
生姜的幼苗期处在高温多雨季,杂草丛生;旺长期水肥条件好,杂草滋生力也强。若除草不及时,草与姜苗争肥、争水、争阳光,姜苗易生长不良。因此,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防止草欺苗造成植株早衰。
5 适时培土
生姜的根茎生长需要黑暗和湿润的条件。为防止根茎膨大后露出地面,要及时进行培土。早秋,结合除草和“大追肥”进行第一次培土,把沟背上的土培在植株的基部,变沟为垄;以后结合浇水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培土。两次培土的时间间隔为10~15天,每次培土5~6厘米,逐渐把垄面培厚培宽,为根茎的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
6 叶面喷肥
生姜生长的中后期,可选用化肥精、蔬菜专用肥、尿素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以延长叶片的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株生长发育,防止叶片早衰。尤其是对生长不良的姜苗(包括弱苗和发黄的姜苗),可提早进行叶面喷肥,并增加喷肥的次数。
7 轻提种姜
依据市场行情,可在生姜的旺长期收获种姜出售(也叫“扒老姜”)方法是:顺着播种方向扒开土层,露出种姜,左手按住姜苗茎部,右手轻提种姜,使之与植株分离。注意不能摇动姜苗,以防伤根早衰,取出种姜后要及时封沟。对弱小的姜苗不宜取种姜,以免人为造成早衰。
8 扣棚保护
为保证生姜丰产,在初霜来临之前应进行扣棚护株,以延长其生长时间(据有关专家研究和实践经验证实,生姜收获期每延迟1天,每亩可增产50千克左右)。拱棚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掌握在15℃~18℃。一般不浇水,但要注意放风,防止有害气体的伤害。这样,生姜的生长期可延长20天左右。
以上就是生姜高产栽培的全部要点,姜农们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要补充的,如果你还有其他想咨询的技术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