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通讯员 刘广/文图

11月24日,在永城市苗桥镇韩阁村蔬菜种植基地,几十名村民正在采收鲜嫩的儿菜,砍菜、堆菜、抬筐、装车,现场忙碌有序,呈现出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美好景象。

“眼下,正是儿菜采收的季节。我们专门请了80余名附近村民前来务工,计划今天采收儿菜1万斤。”该村儿菜种植大户赵鹏介绍,他在该村共承包了600余亩土地,全部用来种植儿菜、蜜薯、青贮玉米。

赵鹏,今年33岁,常年在外经商。2019年,他决定回到家乡永城——创业发展生态农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近年来,他先后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2000余亩土地种植高端蔬菜。其中,在该市刘河镇尹楼村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30亩温室大棚,专业培育蔬菜种苗;在周庄村承包300亩土地、孟老家村承包400亩土地。在柘城县承包土地670亩、夏邑县承包土地280亩。此外,他在上海市还承包了320亩大棚园区。

“政府帮我们把土地流转出去,既能收租金,又能来这里打工挣钱,真好!”韩阁村村民王安文、王继才一边利落地把一箱儿菜抬上车,一边和记者攀谈。

儿菜又叫娃娃菜,学名“抱子芥”,芥菜的一种。赵鹏告诉记者,儿菜亩产可达5000余斤,按当前批发价每斤3.3元算,亩收入可达1.65万元。儿菜收获期可持续一个月,每天吸纳当地100余名剩余劳动力前来务工,每人每天至少能挣70元,从而增加当地村民收入。

看到赵鹏流转土地一年可以三次收益,村民们纷纷效仿,跟着他学习“南菜北种”新模式。目前,赵鹏已带动永城市条河镇、酂阳镇、王集镇和夏邑县村民种植蔬菜1000余亩。

为推动永城籍在外人员返乡创业,苗桥镇、刘河镇先后从土地审批、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方面出台一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制定实施“凤还巢”创业计划。良好的创业环境,大大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干事创业激情,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回家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人才“活水”。

“苗桥镇蔬菜种植户赵鹏只是永城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个缩影。今年1—10月份,全市已有4034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永城市结合实际,充分挖掘优势资源,以人才支撑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