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山里空气很好,你们来逛逛吧!来拍蜂子。”养胡蜂的师傅陶顺碧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三张胡蜂的照片,并配文说道。于是,七月的一个上午,读本君向着养蜂人所在的芒市轩岗乡出发了。
“蜂子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建筑师”
从芒市出发,往西边方向,经过风平镇,就到了轩岗乡。从一条弯曲的村中小路拐上去,瓜藤遍地,果树新绿,边上有一个木架搭建的农家小院,就是养蜂人的住地。
走进宽敞的小院,右侧是一间两层楼的钢架房,屋檐挂满了旧的蜂巢。院子四周搭建了胡峰交配房、越冬房。房外种着南瓜、黄瓜、柠檬、砂糖橘、绣球花,还有各种树木。据了解,院子里现在总共住着5个养蜂人。
陶顺碧端起一个旧蜂巢向读本君介绍说:“蜂子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建筑师,你看它筑的家多漂亮,纹路很整齐。最了不起的就是,筑造工具都用嘴叼来的。”他爱胡蜂,也敬畏胡蜂。
陶顺碧爱聊这满屋的蜂巢,聊他怎么攻克胡蜂交配、越冬等困难,聊他每天怎么绞尽脑汁给胡蜂投食,聊蝗虫、病虫害,“这些害虫统统会被胡蜂吃掉。”他说。
随后,他带领读本君去后山,看正在培育的蜂蛹。一路上,他一再强调,胡蜂飞来千万别紧张,别去打它。“只要你不惹它,它不会攻击你的。”
后山搁着几千个蜂箱,胡蜂交配房、越冬房也建在山上,大大小小的蜂桶都属于德宏州胡丰有限公司的基地。陶顺碧是基地负责人,德宏师专食用药用昆虫研究所教授郭云胶无偿提供技术支持。
创业之初养竹虫失败改养胡蜂
“12年前我在对面山上养竹虫,连续两年都失败了,才搬到这里养胡蜂。”陶顺碧抬起手指了指对面的山说道,“养胡蜂也是,头两年一窝都不成功,混到连吃饭钱都没有。”打开记忆的大门,陶顺碧有说不完的话。
陶顺碧是芒市江东乡大山里的一位村民,江东乡每天的风景在雾气中万千变幻,从开春到冬季都有作物种下或收获,无需化肥,没有污染,一切都是原生态。但是山高路遥,收获的作物没有销路,仅能解决一家老小温饱。“在山里穷怕了,有机会想出去闯闯。”成家有了孩子之后,陶顺碧想出门打工赚钱的心愈发急切。
“以前我家是建档立卡户,过上好日子要感恩郭云胶教授。”陶顺碧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2007年,他经人介绍认识了郭云胶,从此一年四季就跟着郭教授养竹虫。
“养了两年还是失败,我们养胡蜂吧。”陶顺碧至今仍记得2009年郭教授说这话时信心十足。“试试,敢吗?”郭云胶语气坚定,陶顺碧决心试一试。
养胡蜂没有经验可循,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前两年都失败了,直到第三年才养成功一窝。”如今过了10年,陶顺碧回忆当年仍有些激动。“前两年生活费都是郭老赞助,衣兜里干干净净。孩子上学,每星期5毛钱的零花钱都拿不出。”陶顺碧说,前些年真的很难,多亏了郭老的一路扶持。
致富门开 客源来自全国供不应求
有了养一窝的成功经验,十窝、上百窝、上千窝就是对技术的粘贴复制。掌握养蜂技术后,陶顺碧把大舅子房以详带来一起养胡蜂。再后来,寨子的亲戚、村民以及德宏州内的不少建档立卡户都加入进来。
陶顺碧认为,要适应艰苦的生存环境,抱团是最好的选择。在他们的带动下,现有100多户村民已经通过养蜂赚到了钱。
他们成立了芒市胡蜂养殖协会,养蜂6年,房以详也成了养胡蜂的行家,还当上了胡蜂养殖协会会长。发展到现在,协会总共有13个基地,其中房以详打理的基地有2个,占地11亩。
5个养蜂人选择深居大山,标准蜂群直接在野外放养,经过四五个月的自由采食和生长后,就可以掏取蜂蛹出售。“蜂蛹100元一市斤,要提前预订才能买到。”房以详说着,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
随着陶顺碧等人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很多养蜂爱好者都找上门来,购买他们培育的标准蜂群。“每年可培育2000多个标准蜂群,每个可以卖到250到300元不等。”房以详说。现在,他们的标准蜂群除了供应本地,还发送至广州、福建等地,供不应求,基地每人年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左右。
当然,天上不会掉馅饼,每一分收获都是辛勤耕耘而来。养蜂人每年都要消毒杀菌,打整几千个小木箱,每一只胡蜂都得照顾到,像呵护孩子一样去培育。因为防范不当而被胡蜂蛰到脸的情况早已是家常便饭,“肿得脸大了一倍。”房以详说,时间长了就直接对蜂毒免疫了,“习惯了就好。”
6年了,时光变迁,房以详一家也跟着发生改变,坝子上的二层楼房盖起来了,孩子学费不愁了,一家开销宽裕了……他计划明年买一辆车。“吃得苦中苦,才会有钱花。”这是房以详一直以来给自己鼓劲的话,现在他想把这句鼓励给更多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