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年多的养殖试验终于成功他们在危险的昆虫身上找到了商机饲养凶暴虎头蜂

土蜂泡酒

历经3年多的养殖试验终于成功他们在危险的昆虫身上找到了商机饲养凶暴虎头蜂

黄国忠从蜜蜂蜂巢中夹出蜜蜂幼虫,作为土蜂的食物

历经3年多的养殖试验终于成功他们在危险的昆虫身上找到了商机饲养凶暴虎头蜂

土蜂拼命地啃食筷子中间的蜜蜂幼虫

历经3年多的养殖试验终于成功他们在危险的昆虫身上找到了商机饲养凶暴虎头蜂

在树上筑巢的葫芦蜂也是当地养殖户饲养的品种之一

“蜂王”黄国忠与土蜂、蜜蜂打了多年的交道 ■ 本版图片 都市时报记者 杨帆

■ 都市时报记者 洪冷冷

在云南德宏州的大山里,生活着一种硕大的胡蜂。它们体型巨大、凶暴异常,当地人称它为土蜂,学名叫虎头蜂。这种蜂是胡蜂科蜂类中体型最大、毒量最多的蜂类。它们在地下修筑隐蔽的巢穴,不采花蜜,而是以肉食为生。

这种凶猛昆虫的幼虫和蛹,却被当地人视为鲜美的食物。随着人们对蜂蛹、幼蜂的食欲日增,土蜂的市场价格越来越高,供不应求。山区居民冒着被蜂蜇的危险,到山林中火烧蜂巢,捕捉土蜂,导致野生的胡蜂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此举破坏了生物链,让森林害虫肆虐,影响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在德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有一家食用昆虫研究所。所长郭云胶为了找到一种既能致富,又不破坏环境的方法,找到了当地的“蜂王”黄国忠,与他一起研究土蜂的人工饲养。经过3年多的艰苦试验,今年5月,他们成功地培育出了200窝标准的金黄虎头蜂蜂群。

以人的力量扶植蜂王,建立“土蜂王国”的梦想实现了。

从“瞄蜂”到养蜂

“蜂王”黄国忠早就在尝试人工养殖土蜂,并通过卖蜂发家致富。

6月14日下午6点,天上下着小雨。在保山市龙陵县河头村的一间土坯房里,黄国忠正在家里忙碌。他拿出一个蜂饼,用镊子取出蜂巢里面的蜂蛹、幼蜂,并将它们放进一个小竹盒里。他指着蜂饼说:“这个蜂一年四季都有,没有季节性,蜂子比较小。”这些被他取出来的蜂蛹和幼蜂,即将被他带到山里面,给饲养的土蜂作食物。

黄国忠是当地有名的“蜂王”,他掏过无数土蜂的蜂窝,有惊无险地活了下来。在郭云胶的11个试验点中,只有2个试验点成功完成了整个人工养殖蜂王的过程。黄国忠的点就是其中一个。

外面的雨停了。黄国忠挎上一个布袋,里面装着一副手套和一个头盔,还有一双筷子、一把钳子。他把小竹盒装进布袋里,穿着拖鞋出门了。

在泥泞的山路步行了10分钟,黄国忠来到了自家的土蜂养殖基地,那里放着一排树筒,上面用瓦片和塑料膜遮得严严实实,树筒下方开了一个小口,不时可以看到土蜂从洞口飞进飞出。黄国忠说,这里每个树筒里面都有一个土蜂巢。“现在蜂巢太小,职蜂太少,等大一点,就会把它们移出去,到大山里挖个洞埋进去。”

他轻手轻脚地来到了一个树筒前,拿出竹盒,用筷子夹起一只蜂蛹,放到了洞口前。不一会儿,一只硕大的土蜂出现在洞口,扑上去开始享受美食。“自家养的,很乖的,只要不碰它,遇到它的时候不乱动,它是不会叮人的。”黄国忠举起了筷子——土蜂正趴在上面吃得津津有味,不一会儿,一只幼蜂就被它消灭了。

黄国忠逐一将竹盒里的“食物”送到各个洞口,让土蜂饱餐。“这几天下雨,土蜂飞出去翅膀容易被打湿而死在外面,所以要给它们喂点食物。平时不用管它们,它们会满大山去找食物。”

对人工养殖土蜂,黄国忠颇有心得。在郭云胶找他之前,他自己已经在尝试人工养殖。每年他都会去山里找上几十窝蜂自己拿回家养,养大了烧好拿出去卖,一年下来能挣十多万元。这20多年来,黄国忠就是靠卖蜂发家致富的。

养蜂,首先要会找蜂。

当地人把找蜂叫做“瞄蜂”。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当地人先找一只昆虫串到竹棍上,喜欢吃肉的野蜂受到食物的吸引,就会飞过来。来吃的通常是蜂王或职蜂,“职蜂”是对胡蜂科蜂类的说法,它们相当于蜜蜂群中的工蜂,职责是为蜂群寻找食物。它们在吃食物的时候,警惕性最低。这时用细绳将白色的鸡毛轻轻拴在职蜂的身上,职蜂带上了羽毛,飞行速度就会减慢。加上白色的羽毛很惹眼,找蜂巢就比较容易了。找到蜂巢后,当地人入夜以后就会将蜂巢塞进编织袋中,移到自家附近的山林中养殖。

“以前没有养蜂子,都是在每年10月和11月左右,白天去山里瞄蜂,晚上带着火把去烧蜂子,把有攻击性的蜂王和职蜂都烧死,之后把蜂饼取走,拿去自己吃或者卖。”黄国忠说,即便是“养”的土蜂,最后都只能烧掉才拿去卖,因为它们的攻击性太强了。

山里的野蜂越来越少,瞄蜂也越来越困难了。就在这时,黄国忠掏出的蜂蛹,被卖到了当地的一个农贸市场,引起了正在搞生物调查的郭云胶的注意。

寻找养蜂之路

蜂蛹和幼蜂的价格越来越高,导致它们被大量捕捉,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2008年,郭云胶开始对云南的食用昆虫进行研究,并带领学生多次进山考察。经过调查,他发现德宏州的一些山区居民对昆虫食品十分热衷。“山区居民不像城里人经常喝牛奶、吃肉。他们靠山吃山,这些野生昆虫食品,是获取蛋白质的来源之一。”

长期以来,郭云胶一直关注着滇西一带的环境生物变化。那里的人喜欢吃蜂蛹、蜂幼虫,这引起了他的注意。

郭云胶回忆,2008年以前,当地老百姓找来野生的蜂蛹,一般是自己吃。2008年以后,会吃、敢吃蜂蛹的人越来越多了,蜂的价格也越来越高,老百姓找来以后都选择卖掉。通常,蜂蛹的个头越大,价格也就越高。而土蜂的蜂蛹是最难弄到的。“去年土蜂价格最高的在150元/斤。烧得好一点的,一窝里里面就有六七十斤。”

在利益驱动之下,当地人纷纷到山林里去搜寻土蜂,找到后将成虫烧死,拿走蜂蛹和幼虫。蜂群遭遇“灭顶之灾”,无法繁衍下去,这几年山林里的土蜂越来越少。

土蜂属于胡蜂科的一种,在昆虫的食物链范围内处于顶端位置,相当于老虎。它捕食所有农业、林业的害虫。土蜂被捕杀多了,破坏了大自然原本的生态平衡,造成害虫的泛滥。“一般有土蜂的地方,林子都会长得比较茂盛。”黄国忠的“瞄蜂”经验也证明,保护野生土蜂,实际上也是在保护森林。

经过几年的生物调查和研究,郭云胶发现,保护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方法是人工养殖,把人们喜欢吃的东西养殖出来。这样既能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又能帮助山民们致富,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认识黄国忠之后,郭云胶越发觉得人工养殖土蜂是可行的。他觉得,黄国忠捕捉土蜂的经验,能够协助自己找到人工饲养土蜂的方法。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长达3年的合作。

在黄国忠的帮助下,郭云胶首先对德宏地区的野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德宏当地人将在泥土中筑巢的胡蜂科蜂类叫做土蜂、老土甲、黑土蜂、黄土蜂(小独顶土蜂)、黄腰土蜂等,叫法五花八门。实际上,在生物分类学上,它们主要有4种,学名分别是:金黄虎头蜂、变胡蜂、大胡蜂、黄腰胡蜂。

郭云胶选择了当地最常见的一种土蜂——金黄虎头蜂作为研究对象。它是胡蜂科虎头蜂的一种,个头大,蜂群多。它产的蜂蛹、幼虫量数量多,蜂毒含量也大。

每个土蜂巢中都有一只蜂王,率领少量的雄蜂和大量的职蜂。雌性的蜂王负责生育,雄蜂负责交配,职蜂则负责筑巢、喂养幼蜂、抵御外敌。它的尾部有毒针,蜇刺攻击的时候能够将毒液刺入敌人的身体里。

土蜂在每年10月左右交配,然后进行婚飞。单飞出去的蜂将会自己独立筑巢,成为新的蜂王。这些就是最好的种子。

越冬之后,蜂王首先自己筑一个很小的巢,作为整个蜂群的基础。在这个蜂巢里,蜂王产出第一批卵,卵经过幼虫、蛹,变成成虫。这些成虫都是职蜂,之后蜂王就把筑巢和哺育幼虫的工作交给职蜂,自己专门繁育后代。

一次,黄国忠在野外发现了一只正准备开始独立筑巢的新蜂王,把它逮住,给了郭云胶。土蜂的人工养殖,就从这只新蜂王开始了。

养育蜂王的艰辛

人工培育蜂王,以及蜂王越冬的问题,困扰了郭云胶等人很长时间。

郭云胶介绍,在人工养殖金黄虎头蜂的过程中,涉及到5个关键技术:收集雌雄蜂、雌雄交配、蜂王批量越冬、蜂王筑巢产卵、培育标准蜂群。其中,人工培育蜂王和蜂王在人工条件下筑巢产卵,是最难的环节。

人工培育蜂王,第一步是要去野外选择优质的野生土蜂种源。郭云胶等人在德宏州各县市选点,从当地人手中买蜂巢回来养。他们在山上搭起了一个交配大棚,养到婚飞的时候,就把土蜂巢拿到交配大棚里,再从不同地方的蜂巢里再拿一窝进去,避免近亲交配。交配后获得的雌蜂,就是蜂王。

收集雌雄蜂,又有好几种形式。第一种是“单个收集”,婚飞的时候,他们挖开蜂巢的进出口处,把雌蜂、雄蜂一个个放到蜂笼里收集起来,之后再放到交配大棚里。

第二种是当地人烧蜂子时,把下面的那一饼买下来,这个饼叫“王饼”,白色的部分羽化出来就是雄蜂和雌蜂。买下来之后就放到大棚里,让它们羽化之后在大棚里交配。

“这两种研究成果都不太好。最好的是把一整窝蜂子买下来。但这种方式成本很高。”郭云胶说。

雌雄蜂进行交配后,雄蜂死去,雌蜂成了蜂王。随后蜂王会找一个地方呆着,不吃也不动,进行越冬。如果这期间有什么事惊动了它,它可能会累死。3个月后解除越冬状态时,如果蜂王还活着,越冬就成功了。这时蜂王就会找地方筑巢,开始繁衍下一代。

“蜂王越冬是个很复杂的过程,也是我们这次试验的一个难题,现在正在申请专利。”郭云胶介绍,为了解决蜂王越冬的难题,他们做了几百组实验,终于有几组成功了。“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缺一不可,必须恰好适合蜂王越冬。”

事实上,3年多的时间里,郭云胶等人的研究进度几乎都卡在蜂王越冬上。他们建了80多个雌雄蜂交配、蜂王越冬、蜂王筑巢试验用的大棚,做了700多个不同结构的蜂王越冬室、8000多个不同结构的蜂王筑巢室(蜂王筑巢、产卵、养育职蜂的空间)。

今年,郭云胶用了4窝金黄虎头蜂和1000多只蜂王进行试验,成功地让900只蜂王越冬。今年5月,他们成功地培育出200窝标准的金黄虎头蜂蜂群。

试验大获成功,郭云胶喜不自禁。他检索新的资料发现,人工条件下金黄虎头蜂的雌雄蜂交配、蜂王批量越冬、蜂王筑巢产卵育职蜂等技术,都是世界上首次完成的技术。他们的人工养殖金黄虎头蜂研究,填补了人工科学养殖胡蜂科食用、药用昆虫的空白。

“今年中秋节过后,培育出来的幼虫和蛹就可以出来卖了。”郭云胶说,明年这个技术就能全部推广出去,研究目标也就达到了。“有了这个技术,老百姓养了一窝蜂,就会留着这个蜂王,自己在家里做个交配大棚,根据我们提供的技术,让蜂王越冬。”

蜂群的争斗

“土蜂太凶了,1000米范围内只能养一窝,不然会打架。”

那200窝土蜂,是黄国忠培育出来的。他的养殖基地里的那排树筒,就是今年培育出的部分蜂群。树筒下面裹着泥土,模拟地下的环境,蜂王越冬成功后,黄国忠便把蜂王放到树筒附近,让它钻进去筑巢。

人工养土蜂的成本很高。土蜂是杂食性昆虫,除了吃肉,它们还喜欢吃腐烂的水果、蜂蜜、树胶。如果在大棚中饲养土蜂,那么除了喂虫子给它们吃以外,还需要喂苹果、蜂蜜等,才能喂饱它们。从成本上来说,放养是最好的方式。“只要给它们找个地方筑巢就好了,让它们到山林里去消灭害虫。但这片林子肯定是不够的,食物不足。”

为了养好土蜂,黄国忠说服了一些捕蜂人,每家分一两窝蜂去养。到了收获的季节,黄国忠亲自上门取蜂饼,带到集市上卖,卖得的钱双方平分。这样挣了钱,双方也都省心乐意。

黄国忠这样做,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土蜂太凶了,1000米范围内只能养一窝,不然会打架。”他说,土蜂不仅会攻击其它种类的蜂,来自不同群的土蜂也会相互攻击。树筒只开一个小口,只留一只蜂进出的空间,就是为了避免蜂群彼此攻击。

为了让记者近距离观察人工饲养的土蜂,黄国忠准备打开其中一个树筒。他手上戴了手套,头上戴着焊有铁丝网的头盔,这是他自己做的防蜂装备。他小心翼翼地将树筒侧放,将树筒下面的泥巴去掉,打开木板,里面已经有了两个小蜂饼,上面有一些白色的蜂卵,几只职蜂趁机飞了出来。由于蜂王躲在洞里面不见身影,黄国忠决定再开一个树筒。他把木板重新盖上,并用泥巴糊实,将树筒放回原处。

当他打开另一个树筒时,顿时被里面的情景惊呆了。“坏了!刚才那些职蜂跑到这个窝里,和蜂王打起来了!”树筒里面,一只职蜂和蜂王纠缠在一起,毒刺刺在了蜂王身上。黄国忠赶紧从背袋里拿出一把镊子,把职蜂夹出来。幸运的是,蜂王只受了点伤。如果蜂王死了,一窝蜂就没了。

事实上,土蜂这种“一山不容二虎”的习性,是郭云胶到现在都还无法解决的难题。想要更多地靠养蜂获得利润,土蜂的数量必须更多才行。

蜂巢中的商机

蜂蛹、蜂饼、蜂毒酒,这些东西能给养蜂者带来不菲的收益。

人工培育土蜂成功了,黄国忠估计,养蜂的收入一年可以多好几万元。

通常情况下,一窝土蜂可以取140-160斤的蜂饼,差的也有100斤,按市价140-150元/斤算,一窝土蜂可以卖到1万多元,高的2万元。今年黄国忠只需留下4窝做种,剩下的都能卖掉,再加上他还养了100多窝葫芦蜂(当地把在树上筑巢的蜂叫做吊包蜂或葫芦蜂),除去被别人掏走的土蜂,以及和别人平分的部分,黄国忠今年挣到的钱会比去年的20万元多得多。

另外,蜂毒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物质,据《中华药典》等记载,蜂毒对风湿等免疫性疾病有极好的疗效。“一般骑摩托车的人容易得风湿,但我骑了十多年的车,从没得过风湿。”黄国忠说,他从小就跟蜂打交道,不知被叮过多少回了,也许就是因为这个,他才没有落下风湿的毛病。

由于土蜂蜂毒含量大,当地有泡土蜂酒的习惯。每年11月之后,蜂巢里的职蜂就会开始自然死亡。这时,黄国忠就会将土蜂窝里的职蜂抓到蜂笼里,以2元/只的价格对外销售。一窝土蜂有数千只职蜂,卖得好的话,几千元收入不是问题。

郭云胶说,为了开发蜂毒的经济价值,他今年也做了取蜂毒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一只金黄虎头蜂的蜂毒相当于20只蜜蜂的蜂毒。但是,取土蜂的蜂毒还在研究阶段。如果要推广,需要大量的蜂王;如果蜂王数目不够,养殖的职蜂数量也不够,蜂毒来源也不够。“想要将蜂毒做成一个产业,就需要大量的土蜂,但是土蜂1000米以内只能养一窝。产业很难形成。”

但是,郭云胶认为,利用山林资源养殖葫芦蜂,是一个不错的增加收入的方法,还可以形成新的产业链。“只要养蜂,这个技术应该是一通百通的,就是细节上有些微差别。”他算了一笔账:若培训10万户山区百姓养殖葫芦蜂,每户养殖20窝,每窝产蜂蛹、幼蜂10斤,按每斤50元计算,每户老百姓就可以直接增收1万元。出售蜂蛹、幼蜂,就可以形成10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此外,还有餐馆加工蜂蛹形成的经济效益,配制蜂毒酒形成的经济效益。“每窝葫芦蜂产职蜂4000只,按100只职蜂配制1斤蜂毒酒,每窝葫芦蜂就可以配制40斤蜂毒酒,按每斤蜂毒酒50元计算,每户可以增加4万元收入。”

郭的土蜂生意能否如此顺利实施,还要等待时间的考验。但人工培育土蜂成功的消息,已经让许多人看到了背后蕴藏的商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