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陈大炜
编者按: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从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中的生动实践,展现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给贫困户带来的实在变化和切身感受,以及他们不等不靠积极摆脱贫困、誓拔“穷根”的动人故事。
本网从2月27日起陆续推出“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市州系列报道。今天,推出“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系列报道之三,@遵义市道真县,一起看这里以产业扶贫治本,如何拔穷根。
道真县地处黔北极地,位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全县总面积2157平方公里,辖11镇3乡83个村(社区),现有人口35万人,“道真傩戏”“三幺台”等民族民间文化意蕴深厚、独具特色。道真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实地规划,为实现全县贫困区域整体脱贫找到了产业带动之路。
梅江村食用菌基地大棚
低成本 短周期 食用菌里有“扶贫经”
走进河口镇梅江村穗农科技农业公司食用菌项目基地,就能看到好几个放满菌棒的大棚。该公司于2015年开始投资动工,2016年2月正式投产,主要负责香菇、茶树菇菌包生产和香菇、茶树菇、银耳示范种植。
公司负责人介绍,“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已经解决了这里150位农民就业,每人每月2000元左工资右收入。”在梅江,这样的菌棚已经建了300个,带动全县建设大棚达2500个。若按香菇3元/斤、茶树菇3.5元/斤的保底价实行订单回购,每个大棚一季收入可达6000元,一年两季收入则有12000元,贫困户只要有一个大棚以上当年就能实现脱贫。
梅江村食用菌基地
食用菌种植属于成本低,周期短的项目,只要不受特殊天气影响,每天都能产菌。农民自己可以建大棚,当地政府对贫困户每个标准大棚补助7500元,非贫困户补助3000元,闲事较多的农户还可以到基地务工。
2017年,穗农科技农业公司计划在道真新建标准大棚1000个以上,新发展菌农500户以上,其中贫困户300户以上,预计产值将达4200万元,菌农收入2万元以上。
畅销在外的花椰菜 让农民脱贫不担忧
今年52岁的杨克顺是道真自治县河口镇三坝村新房子租的村民,家里有两个孩子,女儿已经嫁人,小儿子还在贵阳读大学。在扶贫项目还没有走进三坝村时,杨克顺仅靠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种植玉米,没有文化、年纪也大了的他,找工作实属不易。2015年,三坝村蔬菜产业基地建成,以订单种植花椰菜和辣椒为主,带动周边的农户一起加入,杨克顺家就是其中一户。
三坝村蔬菜产业基地
据了解,三坝村蔬菜产业全年种植商品蔬菜3茬以上,春冬两季花椰菜和夏季一季西瓜,年产值近2万元/亩,解决群众就业6000多人次,其中贫困户150户600余人。
2015年10月,杨克顺开始尝试在自家田里种植花菜,抱试一试的心理,领了一包种子,没想到这一亩多的花菜,竟能有5000元的收入。杨克顺笑着说“一亩花菜居然能赚这么多,跟我原来的收入悬殊太大了,收入多了一半。”2016年,杨克顺直接“投资”了8包种子,种了15亩花椰菜。
三坝村通过蔬菜扶贫产业的发展
该基地蔬菜畅销重庆、成都等地,同时远销北京、郑州、武汉等地,通过蔬菜扶贫产业的发展,两年减少贫困人口270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13%,实现农民增收。
2017年的“道真计划”
2016年,道真脱贫攻坚取得良好成效。
2017年,道真自治县在种植蔬菜方面,计划种植20万亩,其中商品蔬菜10万亩,新建蔬菜保险库10个以上,育苗棚300个。按订单生产的花椰菜、辣椒等商品蔬菜,农户与企业订单种植1亩以上的,贫困户按120元/亩·季,非贫困农户、大户、企业按80元/亩·季进行补助。
在食用菌产业上,计划发展食用菌1500万棒,辐射带动贫困人口5000人新建干香菇菌棚15432个,食用菌大棚300个、冰库6个。
道真自治县加快蔬菜、食用菌等项目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脱贫战”打了一个漂亮的头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