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平菇栽培技术

第一节 概述

1、俗称

过去平菇专指侧耳属糙皮侧耳。

俗称:杨树菇、冻菇、北风菇、平茸、青蘑等。

现在人们把侧耳属的其它一些栽培种类也称为平菇。如:金顶侧耳、桃红侧耳、美味侧耳、紫孢侧耳等。 2、食用价值

平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有8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特别是粮食和豆类中缺乏的赖氨酸、甲硫氨酸;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药用价值

平菇含有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 含有多糖蛋白,有抗癌作用;

含有微量的牛黄酸和γ-氨基丁酸,降低体内的胆固醇、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硬化等作用。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一)形态特征

平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1、菌丝体

白色绒毛状,不分泌色素,有琐状联合。 2、子实体

着生方式:丛生,呈复瓦状。少单生。

(1)菌盖:

初期:扁平球型

形状 成熟时:扇形、肾形、浅喇叭形 颜色初期:蓝褐色

成熟时:灰白色、紫白色、青灰色

菌肉颜色:白色、肥厚

菌褶颜色、着生方式:白色、延生、不等长 孢子印:无色 衰老时:菌盖反卷 (2)菌柄

菌柄颜色、着生方式:白色、侧生

短或无、基部常有绒毛。

(二)生态习性

1、分布:平菇在我国分布极为广阔

2、季节:平菇在深秋至早春,甚至初夏簇生于枯木上。 二、生育特点

(一)菌丝体生长期

1、定植期:接种后2~3d,菌种开始萌动,四周生长出白色菌丝,并逐日扩展连接。

2、扩展期:菌丝萌动后8~10d,以菌种为中心向四周迅速扩散。 3、深入期:接种后20~35d,菌丝迅速向深层发展。 4、巩固期:接种后35d左右,菌丝长满全部栽培袋。 (二)子实体发育

1、桑椹期:基质表面分化出成堆的米粒状菌蕾,形似桑椹。

2、珊瑚期:桑椹期后3~5d,粒状菌蕾渐渐伸长,呈短棒状菌柄,形似珊瑚。

3、成形期:珊瑚状菌柄渐渐加粗,并在顶部形成菌盖,菌盖向一侧扩展,盖下可见到菌褶结构,各部分区分明显。

4、成熟期:菌盖边缘由内卷渐趋平展,子实体完全发育成熟。 三、生活条件 1、营养

平菇平属于木腐菌。(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的能力强)

碳源:要求不太严格,大多数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的农副产品下脚料,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蔗渣、甜菜废丝。

氮源:采用各种含氮量较高的物质,如麦麸、米糠、玉米粉、豆饼粉等。 无机盐:适当加入磷、钾、镁、钙等物质,如过磷酸钙、石膏等。 2、温度

平菇为低温型变温结实性菌类。

菌丝体生长范围3~35℃,最适温度为24~28℃;

子实体分化范围5~26℃,据子实体分化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分为:

低温型:10~15℃ 中温性:16~22℃ 高温型:22~26℃ 3、水分和湿度

平菇属喜湿性菌类。

菌丝生长要求培养料含水量为55~65%;

子实体发育阶段为85~90%。 4、空气

平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都需要氧气。

菌丝生长对氧的需要量不太高,发菌前期,混在培养料中的氧就够了,后期养菌室需要通风换气。

子实体发育要求通气良好。如果二氧化碳过多,抑制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甚至形成畸形菇。 5、光照

平菇菌丝在黑暗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子实体形成需要一定散射光。光线过暗能形成畸形菇。直射光照射能抑制子实体形成或使表层的子实体干裂。 6、酸碱度(pH值)

平菇菌丝适宜在偏酸性环境中生长,pH值4~8之间均能生长。 生长的最适PH值为5.5~6.5,如果培养料过酸可用石灰水调节。

实际生产中培养料的pH值在接种时为7.5~8。

第三节 常见的栽培品种

平菇种类品种很多,生产上应用优良的品种有: 1、糙皮侧耳

2、凤尾菇——又称环柄侧耳,中高温型平菇。 3、佛罗里达平菇——中低温型平菇。

4、小平菇——又称姬菇、紫孢侧耳、美味侧耳。

5、金顶侧耳——又称榆黄蘑、金顶蘑、玉黄菇,高温型平菇。 6、桃红侧耳——又称红平菇,高温型平菇。

第四节 栽培技术

一、食用菌的生产方式 (一)根据原料性质分为

1、段木栽培

2、代料栽培

定义:利用农业、林业、工业生产的下脚料,如木屑、棉籽壳、稻草、废棉、酒糟等为主要物质,再加入一定的辅助原料配制而成的培养料。

优点: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 (二)代料栽培根据栽培容器分为

1、瓶栽:金针;

2、袋栽:最普遍、菇种多、规格广; 3、块栽:滑、香;

4、床栽:双孢;

5、套种畦栽:平、香(菇粮套种)。 (三)代料栽培根据培养料灭菌方式分:

1、熟料栽培; 2、发酵料栽培;

3、生料栽培(开放式) (四)根据有否保护措施可分

1、露地栽培;

2、保护地栽培:地上:菇房、菇棚

地下:半地下、全地下、人防工程、窖

(五)根据养菌和出菇是否在同一场地又可分为:

1、一场制栽培;2、二场制栽培 (六)根据栽培季节分

1、正季节栽培(传统的主栽模式);

2、反季节栽培(与主栽模式相反的季节,地区差异很大)。 (七)根据人为对栽培条件的控制程度及科技含量的高低可划分为: 1、园艺化栽培方式(劳动力密紧型); 2、作坊化栽培方式;

3、工厂化栽培方式(技术密紧型)。 二、平菇的栽培技术

(一)熟料袋栽——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概念:指培养料经过高温灭菌的栽培方式。 优点:方法简单、成功率高。 生产过程:

菌种准备→确定栽培季节→培养料的选择、处理→拌料→装料、扎口→灭菌→冷却→接种→发菌→出菇管理→采收→转潮管理→后期管理 1、菌种的制备

选择合适的优良品种 2、确定栽培季节

根据平菇品种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情况来确定 秋栽时间为:8~12月 春栽时间为:2~4月 3、培养料的选择、处理

代料栽培平菇的原料很多,有棉籽壳、玉米芯、锯木屑、稻草、麦草等,其中以棉籽壳为最好,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不管选择何种原料,要求培养料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 常用配方有:(P60)

(1)棉籽壳98%、糖1%、石膏粉1%。

(2)棉籽壳85%、麸皮12%、糖1%、过磷酸钙1%、石膏粉1%。 (3)稻草74%、麸皮或米糠24%、过磷酸钙1%、石膏粉1%。 (4)稻草74%、麸皮或米糠24%、过磷酸钙1%、石膏粉1%。 杂木屑使用前必须过筛,稻草使用前必须粉碎,玉米芯要粉碎成花生米大小的颗粒。 4、拌料

(1)按比例称取培养料;

(2)将主料和不溶于水的辅料搅拌均匀;

(3)将可溶物质配制成水溶液,逐步加入,混匀。

(4)根据培养料物质的性状,调节到合适的含水量。(注意水分不能一次加完,要分批加,尤其是不能过量。)

原则:“三高三低”(基质颗粒、天气、拌料场)

例如:以棉籽壳培养料为例,拌料时必须注意使培养料的总含水量维持在65%左右(用手抓起一把拌好的原料,用力攥时,水能从手指缝渗出,而不滴出成线),做到吸湿均匀。

(5)调pH值

使pH值在7~7.5。 偏碱,以柠檬酸调节; 偏酸,以石灰粉调节。

以喷雾的方式加入,边喷边翻拌。 5、装料、扎口

料拌好后,要迅速分装。用23cm×55cm的聚丙烯塑料筒装料,边装边压实,待培养料装好,用手压平料面,再用打孔棒在料中心打孔。袋的两端可用颈圈加棉塞封口或用绳反折扎好。料袋要求两头紧中间松,沿袋壁紧内壁松。 6、灭菌

料装好后,应及时灭菌,防止基质酸变。

灭菌前摆放,袋与袋留有1cm左右间距,层与层之间呈“井”字形分布。 高压蒸汽灭菌,在1.5kg/cm2压力下,灭菌1~2h,温度约为128℃。常压灭菌,灭菌开始时要用猛火在4个小时内将使灭菌仓内温度达100℃,再保持8~12小时。 7、冷却

灭菌结束后,取出料袋置于接种室。搬出时应轻拿轻放,防止刺破袋子。

8、接种

待料温降至30℃左右,超净工作台彻底灭菌后,准备接种。消毒、解袋口、两头接种、封口连续进行。一般15大袋/袋栽培种。 9、发菌

接种后的菌袋最好放入干燥、清洁、黑暗的房间培养,培养室地面撒石灰可防止杂菌污染。

温度在20~25℃,空气湿度70%以下,前期以保温为主,后期要每天通风换气1~2次。

单排叠放,每排5~6层,排与排之间相距50cm左右。

另外,每隔7~10天应翻堆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5d左右,就可长满料袋。 10、出菇管理

出菇场地要求洁净,通风良好,有保温设施,取水排水方便。使用前应进行消毒杀虫处理,并在通风口安装纱窗,入口地面撒石灰。 (1)温度

子实体的分化,低于20℃的温度和尽量大的温差; 原基形成以后,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 (2)湿度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