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考虑到总体篇幅较长,我们将本文讨论的核心问题和观点做了总结,供读者对内容有直观的了解。如有兴趣,再可详读。
本文我们将试图结合身处行业内的感知和感受,对如何选择一名适合自身的优秀律师或律师团队进行一些不成熟的探讨,梳理了以下一些要点供参考:
如何选择律师?
众所周知,律师,或者说法律服务工作者,主要是一种通过运用自身法律知识和能力向第三方提供专业服务的职业,属于服务业的其中一类。但同时,由于普通大众对法律体系、内容及相关程序的不了解、不熟悉,以及与法律相关的事务通常具有一定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的特点,因此法律服务相比一般服务业而言又显得有些特殊。并且,由于法律事务往往涉及个人或者企业的关切诉求、利益以及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和商业目的,因而通常也更需要当事人与律师之间建立较为紧密的信任关系。
基于以上种种法律服务的特殊性,普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法律专业人士并与其建立信任关系的概率并不大,而往往是在有实际法律需求、切实遭遇法律问题或者困境时手忙脚乱、手足无措、多方求助,紧急向身边的亲友或者在更大范围内寻找律师等专业人士。但当实际面对这些专业人士,如何选择和甄别一名适合自己的优秀律师,往往就会成为大众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虽然对于非个人的企业或者较为成熟的机构而言,其接触法律专业人士的机会相比自然人更多、可供选择的范围也更广,但限于法律细分领域繁杂,无论是选择常年法律顾问,还是为特定项目聘请专项律师,不少企业和机构也会面临如何甄选合适的优秀律师团队的问题。
所以,虽然可能会冒犯部分同行,但我们依然抱着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优质的法律服务的初衷,以我们的所见所闻和行业经历,来聊一聊这个议题,并把它作为公众号的首篇文章。一来,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享受优质的法律服务,实现法律正义;二来,也是自我勉励与警示,要坚持说真话、做实事、讲原则、探本质。
01
需要重点关注专业水平而不是销售能力,做什么比说什么重要
因为法律服务是一项专业服务,所以专业是律师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一个优秀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面对特定法律问题,首要的便是需要律师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对问题进行识别、研究、判断、分析和总结,而这些都离不开律师的法律基本功。所有当事人都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抛开法律之外的干扰因素,解决法律问题最直接也是最本质的方式,就是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辅之必要的法律证据,从而对自己的法律主张、反驳意见进行充分的论证。排除掉一些法律之外的干扰因素的影响,如果聘请的律师在专业上不过关,那么就犹如在划船的时候船本身是破的,水是必然会涌进来的。当然除非你自己明知寻找律师是有其他目的和意图的,那自然另当别论。
法律行业内常常自嘲,一个成功的律师往往是一个成功的销售。这句话的本质其实是,大家把法律服务其实也当成了一般商品,因为当前法律服务市场的鱼龙混杂、消费者缺乏辨别能力等诸多因素,客观上造成了销售能力为王的局面。这种市场导向就导致,很多在年轻时兢兢业业钻研专业、苦练基本功、紧跟立法动态的律师,一旦成为高年级律师或者合伙人之后,就开始专心或者将大部分精力投入“销售”、“接活”、“业务拓展”(所谓BD)中,根本无暇顾及案件或者项目的承办和进展情况,专业能力自然而然地也退化了。当然,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青年律师案源少甚至生存困难的原因,因为很多资源和市场份额都被那些所谓的“销售大王”垄断了。
虽然这是中国法律服务行业普遍存在的、客观的、残酷的现状,但无论是作为行业内的我们,还是身处行业外的消费者,都应当认真思考甚至是反思,这是不是一个良性的生态。诚然,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从寻求法律服务的消费者角度,大家肯定仍然期望寻找一名专业“从事和解决法律问题”的律师,而非一名专业“销售”顾问。也正是因此,我们将此作为选择一名适合于自己的优秀律师的第一个标准,即要时刻谨记自己要选的是一名“专业律师”而非“销售”,在律师洋洋洒洒、夸夸其谈的过程中,要始终将关注要点放在专业能力上(法外因素不做讨论,没有太大意义),要关注律师给出的实实在在的分析和推理过程、逻辑思路与给出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而非仅凭天花乱坠的描述就草率的选择律师。
02
不要盲目迷信名气和名头,实际承办人比接单人重要
“专业大律师”、“金牌律师”以及各类榜单,实际都只是一个名头(至于有些法律评级机构的榜单和排名怎么来的,业内大家也只是心照不宣罢了),可以参考,但恐怕不能过度参考和依赖。如果选择的律师并非单个独立律师,而是有自己的团队的话,那么实际承办案件/项目的律师或律师助理其实是案件/项目能否顺利、高质量推进的关键因素;否则,可能案件/项目委托完成后,就很难联系到原先的“接单人”,而只能找到负责经办案件的助理了。
有的合伙人只负责“销售”和“接活”,但具体的“承做”并不多管,而这些实际承办案件/项目的律师或律师助理就像极了工厂的工人,负责根据指令开工干活。有些打工人戏谑地称自己为“螺丝钉”,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案件/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他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案件/项目背景和事实、进行繁杂的法律检索和研究、撰写初步法律分析或交易文件等底层工作往往由他们进行,他们对案件/项目的基本情况也最为熟悉。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案件/项目的进展甚至是结果,而这却是往往被委托方所忽视的。这种情况由其出现在一些大公司、跨国企业作为委托方的情况下,出于信赖某些“销售”合伙人和其销售话术而选择了律师团队,殊不知结果却差强人意。
03
要找充分理解你的意图和需求,能够综合和多角度考虑的律师
诉讼仲裁案件中,由于程序本身具有一定的对抗性,因此作为诉讼程序一方的代理人,更需要充分理解己方当事人的需求,从而穷尽式地寻找诉讼策略和应对方法。如果你觉得一个律师都没有充分理解你的诉求和需求,或者说没有为你的案件全力以赴的,那么无疑这个律师是不合格的。这是基本需求。
更进一步地,可以考察律师看待你提出的法律问题和诉求的角度。一般而言,优秀的律师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分析问题,既可以着眼于具体的法律细节(如法律条文的解读、证据的收集和分析等等),也可以从具体的法律问题中跳脱出来指明问题的本质(在诉讼案件中,即指明案件的核心要点、争议焦点、辩论要点等等),而不是结于细节而无法自拔、忽视法律问题的本质(如非诉讼律师通常存在的问题,沉溺于细节、格式等非核心要点的调整,但核心条款谈判能力不强,或者由于非核心条款的调整占用了大量时间而导致交易成本增加),而导致在宏观分析方向的把握上出现偏差(如诉讼案件中的核心争议点、辩论点识别错误)。当然,也要避免选择的律师只看宏观、大方向,细节上不了解、夸夸其谈,不做细致的研究,甚至对法律问题的一些细节不了解或者不屑于了解。
对非诉讼项目而言,尤其是交易类项目,尤其需要律师充分理解委托人的商业诉求和商业逻辑。部分情形下,部分律师出于凸显其专业服务价值的目的,会刻意地对部分不必要的条款进行修改、甚至对各方商业已达成共识的内容进行反方向修改,从而可能给交易或者经济行为本身带来障碍。有时候交易双方已经没有显著分歧了,但律师对协议的修改非常起劲,全然没有顾及商业层面上的考虑,而只着眼于法律细节,而这些法律细节又是无足轻重的。对于委托人而言,就需要在聘请律师时充分关注这一点,要选择法律和商业结合感较好、能从法律和商业交叉角度提供解决方案的律师或团队。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成本。每个人寻求律师的帮助,或多或少都需要付费,尤其是在诉讼/仲裁程序中还需要有相应的诉讼费、仲裁费等成本。选择一名能够为自己的成本开支做考虑,充分考虑经济承受能力、成本效益的律师或团队,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可以在哪些阶段观察律师的专业水平?
以上列举了很多宏观层面选择律师的内容,那么具体而言,作为普通大众,在哪些阶段的哪些方面可以具体观察和甄别律师的基本功是否扎实、专业水平是否过关呢?
01
初次接触时
可以观察和感受律师在介入案件/问题时所做出的第一反馈、对案件/问题的定性、判断和分析。这个阶段往往是最早期的接洽或初次沟通阶段,如果律师的基本功较好、专业基础较为扎实且承办过类似的案例,那么在此阶段一般就能通过沟通给你比较强的信服力。例如,通过你的介绍,律师能对案件/问题作出比较清晰的定性和大方向上的判断,甚至可以直接给出详细的分析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02
介入案件后
可以关注律师介入案件后的分析思路、对具体法律条文的引证和对案例的援引(如有)。相比于一开始的接触,这个阶段是更进一步的对律师专业能力的考验。因为往往有时候从当事人初次介绍案情到双方正式交谈或者是第二次、第三次讨论时,随着律师对基本案情/项目情况的了解,以及其在此期间所进行的研究、检索等,可以给当事人更加准确、详细、切实可行的分析和应对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对一个律师是否适合自己或者其是否专业有较为直观的感受。有的律师可能由于类似案件操作的经验较少(并不代表其不优秀),因此在首次交谈时可能并不突出,但还是有可能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首次交谈后线下所做的功课、研究,在后续的接触中展现出比较强的专业能力,从而获得当事人的青睐,也是非常常见的。
如何具体判断和筛选适合自己的优秀律师?
以上讲了很多宏观层面如何选择律师的要点,那么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如何具体地判断一个律师或者律师团队是否适合自己、专业能力如何呢?
首先,可以先依据我们前文强调的“观察”和“感受”来进行初步判断。因为一般而言,法律逻辑和结论往往都是和日常生活常识、经验结果相符的,法律专业术语和推理只是论证或者说理的方式,所以如果律师给出的分析或者方案,在常识上让你觉得不对或者不合逻辑,那么大概率这个律师的定性和分析是不太可靠的。
其次,要明白一个专业过硬的优秀律师,是可以把法律规定和原理嵌入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一定的逻辑思路向你清晰展现的。如果律师过多地引用专业术语、法律条文来解释,但又无法通俗易懂地向你阐述背后的逻辑、前因后果,那么很有可能是因为律师自身对相关问题也没有深入研究、专业或者项目经验上有所欠缺。因为对于自己没有透彻理解的内容,人们往往都会选择用一种含糊的方式去表达,引用一堆术语把人“绕晕”,企图蒙混过关;如果是真的比较懂或者有相关项目经验,那么一般情况下就能很直接地给出答案、说明白相应的法律逻辑,不会让你听不懂或者“被绕晕”。
再次,要了解律师的执业背景和领域、是否有相关领域执业经验。因为法律细分领域繁多,所以律师不了解或者不熟悉专长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法律问题是非常常见的。那么这种律师的专业水平就一定不高、就不能选吗?实际并非如此。相反,“术业有专攻”有时候正是一个优秀律师的体现。如果你找不到一个确实深耕你所需要的领域的律师,那么找一个在相关领域经验丰富、基本功扎实、又比较认真负责、肯花功夫研究的律师,其实也是不错的选项。如果一个律师声称自己什么都会,那么大概率要么这位律师什么领域都做的不精细,要么就只是“声称”而已了。在很多不是疑难法律问题的情况下,基本上如果律师认真负责、基本功扎实,肯静下心来踏实研究,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被解决。
当然,这里也并不是否定经验的重要性,律师这行经验确实非常重要。我们想说的是,是否有经验不应该成为选择律师的决定性因素,应当综合来考察一个律师/团队。有经验最好,但也不是在相关领域没有经验就一定不行。例如,对于诉讼案件而言,很多律师都并非是特定某一类型案件的专家,但是完全可以通过法律研究、检索等方式快速地学习与相关案件有关的基础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案例,只要其法律基本功和法律思维好,也并不一定见得就做的比市场上其他团队差。
究其原因就在于,很多声称“有丰富经验”的律师或团队,并不一定名副其实(很可能只是沾边的案例,经验有限;或者是蹭别人/隔壁团队的经验,实际参与度很小;或者新招收的小助理曾经做过类似案件/项目,就往自己身上揽),或者也没有把很多经验投入到你的案子上(实际承办的可能另有其人)。这种情况下,如果案件/项目真的委托了,能指望得到很多专业上的帮助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当然不是普遍情况,市场上也有很多既专业又深耕某一领域经验丰富的律师和团队),虽然有的律师或者团队确实有较多类似案件经验,但与此同时这种律师或团队因为某类案件经验多可能承办的案件/项目也较多,因此其可以分到具体案件/项目上的时间可能不多,反而是一种流水化的操作,案件特有的背景和因素或者说制胜点可能会因为疏忽而被遗漏。与之相反,即使有些年轻律师可能没有太多经验,但仍然可以帮当事人争取到比较好的结果。
我们的期望与愿景
写作这篇文章,并非有意针对或冒犯任何同行。作为法律共同体的一份子,我们希望法律可以被信任和依靠,同时我们也真诚地希望人人都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因为这样,公平公正能更进一步。
当然,如有需要,我们也乐意为各位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可以通过添加以下微信沟通交流。
本公众号及本公众号所载之文章、内容及观点等仅出于善意讨论和交流之目的,并无意向任何机构或个人提供任何建议或出具任何法律意见。如您需要进一步咨询意见,欢迎垂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