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2011年,丁方丽和盛珂回到山东寿光结了婚。婚后第二天,小两口就正式向家长提出,他们俩要一起上高原种菜。这让公公盛学武很难接受。
盛珂一家都是寿光人,而寿光又是中国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发源地,公公盛学武实在想不通,儿子儿媳想创业种菜当然可以,在寿光想怎么种都行,为什么偏要跑到很难种出菜的甘孜高原上去呢?更何况盛学武曾经还当过村支书,带领村民一起搞大棚蔬菜种植,在整个村都是有名的种菜能手。可盛珂从上学到当兵,从没有接触过种菜,他能有什么好的种植技术?在盛学武眼里,这对小两口的做法简直就是有福不享找罪受,一旦不成功赔了钱,就连基本生活都很难解决。
公公不同意,但丁方丽的性格很倔,她借来80万元,拉着丈夫直接就上了高原。
丁方丽来到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开始着手流转土地。刚到这里时,她也有高原反应,晚上要吸氧才能入睡。奔波了一个月,脸蛋倒是晒红了,可地,一亩都没有流转到。
来这个地方发展农业,老百姓都不看好丁方丽。有人当了一辈子农民,都没种出菜来,一个小毛孩子来种菜,大伙儿都不相信,自然更不会把土地流转给她。
土地流转不到,丁方丽的事业就开展不起来,正在她着急的时候,一天,丁方丽在村里正好碰上有人在处理发芽的紫皮土豆,上去这么一聊,让她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在道孚县紫皮土豆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种植品种,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但是面积都不大,不成规模,也没有统一的销售渠道,农民种出来的紫皮土豆吃不完也卖不出去,只能眼看着烂在地里。丁方丽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帮村民把紫皮土豆卖出去,能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愿意把土地流转给自己呢?
丁方丽琢磨着,老百姓在当地销售紫皮土豆,一斤2元也不好卖。可在外地,这种土豆却并不多见。丁方丽打算将这些土豆送出高原,卖到成都。而她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将大家的土豆都收集到自己手中,量大了,才会有找大客户的前提条件。
那段时间,丁方丽挨家挨户地找土豆,一共收集来6万斤土豆。有了货源,她开始转战成都,找朋友和同学牵线介绍客户,忙活了半个月,才把全部土豆卖了出去。一斤土豆丁方丽卖5元钱,比以前村民的卖价一斤就高出3元。她把赚来的钱全都给了老百姓,自己分文不要。那一年丁方丽只有24岁,当地人对这个年轻的外来媳妇刮目相看。
和村民的关系和睦了,感情也更深了。大家伙都觉得,丁方丽是真心实意地来帮助他们的,就主动找到她,说要把土地流转给丁方丽。有了村民的支持,丁方丽做起事来顺利多了。2011年底,她在泸定县流转到100亩土地,每亩地每年的流转费用是1500元。
这里是甘孜高原,她是外地媳妇,这里平均海拔3500米,最稀罕的是蔬菜,她偏要打破种菜难的魔咒,带着全家上高原,八年奋斗,高原为家,她在这片土地建起了457个蔬菜大棚,解决381名藏族百姓就业,每年给9088名村民分红,小媳妇,大梦想,她是丁方丽。
市场竞争激烈,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赢得市场。创业8年的丁方丽,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丁方丽,四川省宜宾市人,从小的梦想就是当警察。2006年,她考上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丁方丽现在就是一名警花,然而一次执勤任务,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埋下梦想
2008年春运期间,丁方丽和同学们到成都火车站执勤。在她附近执勤的有一名年轻军人,名叫盛珂。两人相距也就一米远,但执勤了半个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有一天,他们遇到了几位不遵守秩序的女乘客,盛珂就上前制止,不料对方先与他起了争执,丁方丽看不下去了,就上前帮盛珂理论了几句。
一个脾气火爆的四川妹子,和一个憨厚老实的山东小伙儿,虽然性格相差很多,但因为这件事,两人的心走近了。完成那次执勤任务后,盛珂返回到驻扎在甘孜高原上的部队,丁方丽也回到了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的学校里,两人从此谈起了异地恋。
3年过去了,距离始终是丁方丽和盛珂之间不敢直面的问题。直到2011年,盛珂马上要从部队退伍,原计划他是要在退伍之后回到山东老家工作。可他走了,恋人丁方丽怎么办?退伍前的一天晚上,他们不能再逃避这个问题,两人各自顶着来自家庭的压力谈了一夜。
那天晚上,盛珂给丁方丽讲了一个他的亲身经历。那是2008年的冬天,甘孜高原上寒风刺骨,盛珂当时路过当地一户老乡家,老乡给他端了一碗青菜汤,那是老乡家里唯一的一把生菜。事情已经过去3年,至今盛珂的印象都还非常深刻,他觉得那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白水煮菜。
甘孜高原以前很缺青菜,用一碗青菜汤来招待客人,就是当地人最大的热情。丁方丽听后难以置信,她想亲自到甘孜高原上去看一看。
2011年,丁方丽第一次踏上甘孜高原。这片土地离天空很近,云朵仿佛伸手就能碰到,90%左右住着藏族百姓,他们热情好客。丁方丽还发现,平原上的人到了这里,呼吸就成了一件难事,甘孜高原除了氧气稀罕,蔬菜也很少见。正如盛珂所说,当地人顿顿吃“老三样”:牛肉,土豆,还有青稞。青菜在这里是十分金贵的,最普通的小白菜,一斤都要卖到17元,比肉还要贵。
盛珂告诉丁方丽,他老家山东省寿光市,是全国有名的蔬菜之乡,大棚种植蔬菜的技术非常成熟,他心里一直有个念头,能不能把山东的蔬菜大棚搬到高原上来,让这里的老百姓也能吃上新鲜蔬菜。丁方丽非常看好盛珂的想法。
有了在高原种菜的打算后,丁方丽开始在当地考察了解情况,想找出种菜难的根本原因。她发现,甘孜高原冬季长,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特殊的气候条件,确实增加了露天种菜的难度,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当地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也有人想过用大棚来种植,但是平原的大棚到了高原要怎么调整,没有现成的经验,当地人又不懂,怕建大棚投资太大,都不敢贸然尝试。
整个甘孜藏族自治州,总人口有100多万,多数蔬菜都靠外购,市场需求巨大。丁方丽看到商机。这趟甘孜高原之行,在丁方丽和盛珂心里,埋下一个梦想,有朝一日要在这片土地上种出菜来,让甘孜的老百姓不再为吃菜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