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松山区,一个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学校食堂里还主打小米饭的穷乡僻壤,10年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每年以3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这里的蔬菜,出了大棚就上餐桌

8月7日天刚亮,赤峰市松山区当铺地满族乡楚东农业园区经理张春祥,就钻进大棚,忙着采摘有机西红柿。看着缀满枝头的“红千禧”与“绿宝石”交相辉映,今年62岁的老张笑得合不拢嘴。

“快尝尝有机西红柿,贼甜!”

这些乒乓球般大小、圆滚滚的果实,看起来就让人觉得喜欢,吃一颗香甜可口,像小时候自家菜园子里种出来的味道。

“这些蔬菜完全没有化肥与农药,在大棚里摘一个擦掉土就能吃。”见我们对有机蔬菜有了兴趣,原本还有些腼腆的老张瞬间成了“话唠儿”。老张的“管辖范围”就是园区这2800亩土地,有近30个有机蔬菜品种。一年两茬,可产蔬菜1.5万斤左右。

说起这上万斤的蔬菜,那可是老张手心里的宝。“这里的菜都是直销到餐桌的,没有中间商。”楚东农业园区通过卖卡的方式实现了和顾客的直接对接。

“我们家一年四季都少不了有机蔬菜。每次我都要买上4000块钱的菜卡,需要时去店里买菜或者让对方送菜到家。”说起有机蔬菜,赤峰市市民老孙颇有感触。

实际上,园区的这种直销方式可以看做是变相的“订单销售”。与订单销售不同的是,假设顾客订购20斤菜,不必一次性将菜取回家,而是吃的时候提前电话通知专卖店,要多少让摘多少,直到摘够20斤。

这是一种新的销售模式,老张说,园区的蔬菜基本都能销完,有的还远销其他盟市。

这里的农民,争着抢着建大棚

刚走到西红柿大棚前,老张就把手里的烟掐灭了。“烟会影响柿子的健康,大棚里不能有烟。”说着话,进了棚。

好一派丰收景象!柿子枝头香味飘,辣椒苗条小蛮腰,葫芦静卧农家笑。每一畦蔬菜都挂着一张蓝色或黄色的粘虫板,主要针对红蜘蛛、蚜虫等害虫。别看这里是现代农业示范区,可这病虫害防治用的可都是土办法,糖醋水、辣椒水、草木灰等轮番上阵,害虫哪里跑?

老张回忆,没建大棚之前,农闲时人们三五成群赌博。园区建成后,一年四季都是农忙期,不良风气戛然而止,人们挣钱有了门路。土地流转金每亩400元,来大棚打工每月每人2500—2700元,老张的地界儿每年吸引100多农民来打工。

园区让生活更美好。松山区设施农业虽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缓慢。自2004年开始受到重视,10年来,每年以3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今年松山区在已有3个万亩以上设施农业园区基础上,又规划了3个万亩园区。到去年年底,松山区设施农业总面积26.42万亩,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日光温室和冷棚群。这些变化让当地农民倍感幸福。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的松山区政府每年从财政拿出1000-1500万元用于设施农业水电配套补贴,推动设施农业发展。

松山区农牧业局党委副书记王德说,设施农业的崛起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多收益。以往想让农民种大棚都没人种,现在农民争着抢着要建大棚。这说明设施农业建设已经由政府推动变成了群众推动。

在群众的推动下,大棚建设有了新模式,这种被称为“新圈地运动”的方式激励着人们发展设施农业,企业或者私人都可以参与投资,并且为了解决农民融资难的问题,乡镇政府将大棚视为固定资产,给大棚主发“大棚产权证”,可用于按揭贷款。这就是松山区形成的“政府财政补贴、多家银行贷款、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运营”的投资模式。

这里的设施农业,已形成“一乡一品”格局

松山区有农业人口46.8万,耕地却只有240万亩。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该如何兴区富农?

10年来,松山区摸索出了自己的发展模式,设施农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14个乡镇,已基本形成“一乡一品”的种植格局。大庙镇发展早春茬架豆角、秋冬茬硬果番茄,太平地镇打造设施葡萄产业园区,城子乡有甜椒产业园区。各园区都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在工商局注册的就有100多家,负责技术推广、发展销售渠道等。现在已有4700多户农户以加入合作社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快速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松山区开始重视农民的技术培训,成立蔬菜中心、聘用农民技术员、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受益的农民达到万人以上。农民技术水平提高,新品种得以推广,再促进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政府鼓励种大棚,建一个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给补贴3000-5000块钱,合作社负责销售,什么都不用愁。”老张对自家的5亩大棚颇为满意,“每年能闹20万。”

放眼松山,一座座大棚紧相连,一片片蔬菜在心间,一个个农民一声声笑,谁不说咱松山好?设施农业的建设让人们腰包鼓了,全松山区农户户均增收千元以上。(记者 张慧玲 孙桂娟)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