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国的国际化社区并不仅仅是种族多样和文化多元的社区,而是结合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在基层社区的层面形成稳定的多元化与和谐的多样性,从而推动经贸、科研、创新、投资高质量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杭州
“共享型”国际化社区
自G20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以来,一系列重大国际性会议和赛事活动在杭州举行,杭州的国际化进程进入“快车道”,跨国人口流动、高端人才集聚效应越发明显。为适应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需求,杭州提出建设“共享型”国际化社区,以开放的理念来进行国际化社区治理,加强社区服务的普惠化和均等化建设,推动居民融合、文化交融,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成果共享,提升中外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在杭州,为构建开放的社区治理结构,消除中外居民间的隔阂,营造更加和谐、开放、包容的国际化社区氛围,杭州的国际化社区以“邻里融合”为主线,积极开展诸如“邻居节”“社工节”等国际交流活动,搭建起文化融合的平台。同时巧妙地将外籍居民纳入到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交流活动中来,例如“外国人眼中的春节”“元宵节英语灯谜”等活动就有效推动了社区中外居民的文化交流,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不断地融入其中,同时也为小区的本土居民们拓展了国际化的视野,增添了更多乐趣,中外居民在感受到国际化社区的文化氛围的同时,真切地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
除了在社区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外,杭州的国际化社区还积极推动中外居民参与社区的公共服务治理。比如西湖区文鼎苑社区在组织社区活动时,积极动员外籍社区居民参与、发表意见并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滨江区东信社区,社区通过民主的程序选举出关注社区工作和公益事业的外籍居民担任楼道长,鼓励支持引导外籍居民有序参与社区事务,以外籍居民习惯的志愿服务模式,组建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治理,増强外籍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深圳
“专业型”国际化社区
蛇口街道作为深圳市外籍人员高度集中地区,辖区外籍人口总量居全省第三、全国前八,单位面积内外籍人口数全国第一。街道为扩大社区协同治理的参与范围,积极组织专业化的社会力量参与国际化社区建设和服务。
蛇口街道的深圳湾社区居委会在完成其本身的基层居民自治组织职能之外,面对多样化的中外居民诉求,协调专业化的企业、志愿服务组织等力量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实现社区专业化治理》。例如与“南风社会工作服务社”开展合作,提供专业化、智慧化服务,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初期,南风涉外社工协助社区进行外籍居民的摸查走访、宣讲政策、线上答疑、翻译服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服务社在国际化社区服务中也积累了涉外服务的经验,提升了自身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在深圳的蛇口街道,对国际化社区的治理很多时候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社区的一些非政治类业务由专业社工服务社等组织承担后,居委会可以更好地回归基层自治组织的性质,成为基层政府发现问题的主要反馈者,在购买的社会服务项目上成为实际的监督者、评估者,更好地发挥其在党政决策和资源分配的“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上海
“智慧型”国际化社区
上海的浦东新区拥有很多跨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工作和生活在此的外籍人士数量较多。为促进中外居民和谐共处,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上海的国际化社区创新治理手段与方法路径,尝试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依托,提升社区治理智能化和数字化程度,构建起“智慧型”国际化社区。
一是配备翻译机器破解沟通障碍,为实现社区普通社工与志愿者可以直接与外籍人士进行沟通,由街道出资购买翻译机器进行翻译,在减轻涉外社工的工作负担的同时,又为由于语言受限而无法参与社区服务的普通社工与志愿者参与涉外志愿活动提供了有效途径。二是通过新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动社区治理手段创新,将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外籍人士的管理与服务中,减少人工甄别核查的工作量,并且可以及时地掌握与更新涉外信息,提升了社区各项工作的效率。上海市为提升社区治理数字化水平,推出“社区云”平台系统,通过“社区治理主题数据库”将大数据中心、政府部门、各区、街镇和村居相互连通,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和服务精准化水平,并以其开源性实现对各级政府部门原有治理平台、应用程序的兼容,降低成本。
上海市通过“社区云”建设,实现智慧化与社区治理的有机融合,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提供载体,将基层社区充分纳入其中,实现了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构建起智慧化、精细化、高效化的社区治理模式。
结语
经验借鉴及启示
1.引入专业服务实现社会广泛协同
为有效解决国际化社区人口数量大、外籍人士多所带来的社区服务多样化及专业化的需求,在原有社区服务中心、物业企业基础之上,引入更为多样且专业的服务力量,实现更为广泛的协同。通过与专业社工服务社合作,充分发挥社工服务社的优势,借助年轻群体的力量充实社区服务工作者队伍,对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形成有益的补充。同时服务社也在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涉外工作经验,擦亮了自身品牌,实现社区与服务社共赢的局面。
2.推动社区居委会归位基层自治组织
社区居委会在实际工作中承担了过多的诸如上级政府下派工作及非政治类的社区服务职能,对居民自治活动的开展造成制约。深圳湾国际社区通过引入社会服务专业力量,实现居委会由执行者向监督者的角色转变,对由街道等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购买的社会服务项目进行监督和评估。社区居委会归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仅减轻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压力,还能够更好地组织、鼓励、督导社会多元力量加入社区的协同治理,提升国际化社区治理的水平和能效。
3.秉持开放包容与共治共享的协同治理理念
国际化社区的内涵不仅限于社区居民多元化或者能够提供国际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社区以包容开放的理念和国际化的视野,培养中外居民的主人翁心态,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治理,推进国际化社区的共建、共治和共享。杭州文鼎苑社区与东信社区创新社区治理举措,通过鼓励外籍居民发表观点、参加志愿服务、选举热心外籍居民担任楼道长等举措,增强外籍居民对于社区的融入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提升社区的凝聚力。
4.增强跨文化交流消除中外居民隔阂
在当下高楼林立的国际化社区里,很少有以往邻里之间沟通交流、互帮互助的机会,加之中外文化、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如果不能消除,将为社区治理增加很多难题。文化是连接中外群众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杭州市国际化社区巧妙地在传统中国文化活动里加入“洋元素”,容易引起中外居民的共鸣和共情,通过活动加深彼此间了解与认同,有助于消除中外居民的隔阂,拉近彼此的距离。
5.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社区智慧化治理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覆盖面越来越广,为提升国际化社区治理效能提供了有效方案,如果仅靠以往的传统社区治理模式,将带来了非常高的社区治理成本。上海通过应用“社区云”这一智慧化手段,建立起全市的社区治理数据库,通过大数据中心将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和区、街道和社区的数据连在一起,社区干部可以利用这一平台为社区提供更加精细、有效、便捷的社区服务,也可以与社区中外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形成有效互动,这一举措不仅大大减少了涉外社区工作者的负担,也大幅度提升了国际化社区的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明媚. 协同治理视角下济南市国际化社区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21.
2.中国社区工作网《蛇口国际化街区发展治理思路及探索》
3.青岛市委党校网站《学习深圳经验,打造国际化社区》
4.杨佳譞,上海浦东新区国际化社区治理体系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20(07):第28-30页.
5.澎湃新闻《智能化+社区治理,上海试行“社区云”计划今年全覆盖》
审核:李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