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危机 新华网
湿地与生计
湿地与鸟 姚毅 摄
湿地与美景
编者按
河流、湖泊及地下水是人类生活用水的直接供应者,但随着工农业污染的加剧和水资源的无序利用,淡水的供需矛盾变得日益尖锐,而湿地的一项重要作用就是净化水体。研究表明:1公顷湿地可净化100公顷农田径流中过剩的氮和磷。
2月2日是第十七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水资源管理”,口号是“湿地守护水资源”。
1月28日,围绕湿地与水的主题,《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联系到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相关负责人,以期分享他们在“水资源管理”视角下的湿地保护管理经验。
“小葑漾”的探索
在上海西部,有一块面积只有130亩的湿地,当地人叫它“小葑漾”。
不过,虽然小,它却在保护上海水源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上海项目办公室项目经理杨爱辉告诉记者,小葑漾湿地处在黄浦江上游,而黄浦江是上海市民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取水地之一。小葑漾湿地保护项目如果获得成功,对于保证上海及周边地区居民拥有清洁的水源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小葑漾湿地汇集了周边社区大量的农业、生活污水,并最终排入黄浦江。附近村民在河内的大量作业活动,也严重破坏了湖泊生物体系的多样性,使湿地难以完成水体自我净化。
2011年上半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小葑漾湿地实施了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森林湿地培育工程、浅滩湿地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工程、湿地有机农业示范工程、湖滨湿地恢复工程及其配套的河流水系修复与效果监测工程等十余项国际领先的湿地修复技术,还疏通了农田水系,种植沉水植物、浮叶植物、驳岸挺水植物,建立水生植物进化群落。
小葑漾湿地项目负责人康洪莉在电话采访中告诉记者,三面环湖的小葑漾湿地在与陆地的连接处,已被一排排高大的树木隔开,沿湖又挖了多个池塘。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止外界的污染物进来,二是确保这里的农业污水经湿地修复净化后达标排放。”康洪莉说:“当然,我们也希望把这里优质的水、肥留在湿地中,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刚来的时候,这里的土壤由于多年施用化肥和农药,板结情况非常严重。”康洪莉告诉记者,技术人员在土壤修复过程中,施加了生物菌,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化起来,加上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植物、有机堆肥、蚯蚓堆肥、生态厕所等办法,小葑漾湿地的土壤开始肥沃了。
“池塘里的小青蛙和红蜻蜓也多了起来。2011年我们种了第一茬水稻,采用的是稻鸭共作技术,不施用农药、化肥,但已经达到了普通水稻田亩产量的80%。”康洪莉说。
更主要的是,“小葑漾”发挥了净化水质的作用。
监测显示,经过3年努力,当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国家一级A类排放标准,生态农田和生态鱼塘基本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流经处理区的水质从劣5类提高到2类至3类。通过大面积水生植物栽植,每年可去除进入示范区的悬浮颗粒物83吨、总氮2300公斤、总磷290公斤。
湿地一项重要的作用就是净化水体。当污水流经湿地时,流速减缓,水中的有机质、氮、磷、重金属等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植物和土壤吸附、微生物分解等过程,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这个过程就像“污水处理厂”和“净化池”一样可净化水质。研究表明:1公顷湿地可净化100公顷农田径流中过剩的氮和磷。
休养生息清了洪湖水
“以前的洪湖水有污染,不能吃的,现在水草吸收了那些脏东西,水可以喝了。”2个多月前,洪湖渔民王贵才用朴实的语言向记者描述了洪湖的变化。
位于“千湖之省”湖北省的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洪湖是个草型湖泊。“上世纪80年代,湖北省引进围网养殖项目,以期通过鱼类养殖来控制水草生长。但到2004年,53万亩的洪湖水面上,围网养殖几乎占了整个湖面。”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徐炎宏告诉记者,“浪打浪”的洪湖一度变成了“竹竿湖”,水体严重污染,水质最差时达到劣5类,水草植被从90%以上锐减到不足40%,成片的荷花基本消失,候鸟急剧减少,洪湖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
为扭转洪湖生态恶化的趋势,2003年,洪湖保护区管理局与WWF等单位与社区协商并适当地给予经济补偿,将阳柴湖附近的5000亩水面开辟为开展湿地恢复项目的示范区。
示范区通过与社区居民签订补偿协议,对渔民实施搬迁,由保护区行使独立管辖权。同时,撤除了围网和竹竿,清除各类非法渔具,加大巡护监测管理力度,扶持渔民实施生态养殖,严格控制人为干扰。在水文及资源的本底调查基础上,示范区制定了生境恢复方案,采取围堰蓄水、人工控制水位、人工种植水草、清除投放的螃蟹苗、投放原生鱼种等措施促进湿地恢复。2007年,阳柴湖示范区取得积极成效后,项目组将示范区面积由5000亩扩大到1.32万亩。
项目实施后,示范区的水质从4类至5类恢复到2类至3类, 鱼类种类由57种上升到62种,水鸟由2004年的2000多只增加到2009年的近10万只。“水变清了,湖变绿了,鱼也多了”是记者在洪湖听到最多的渔民心声。
阳柴湖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引起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2005年起,湖北省将这些经验复制到整个洪湖的恢复工程中。至2008年,洪湖将全湖养殖面积控制在10%以内,水草覆盖率恢复到80%以上,水鸟数量增加到20余万只,洪湖也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0年,洪湖在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入选全国十佳湿地管理案例。
人工湿地也管用
夜里10时,最“潮”农民李学友仍然忙碌在电脑前。“昨天来了很多城里人参观了我的农场,在我家里品尝生态疏菜。”李学友的微博写道:“这个月配送的疏菜有:韭菜、厚皮菜、南瓜、茼蒿、冬瓜、豌豆尖。”在微博上晒蔬菜长势,接受粉丝订单成为李学友每天的必修课。
李学友的新浪微博帐号是@李学友健康蔬菜健康人生,在加v认证信息里,他是成都郫县园田村环保农耕小组的组长。
郫县位于长江上游岷江流域,都江堰内江水系四大干渠中的柏条河和走马河穿境流过,成都市超过70%的自来水供应来源于郫县,使之成为成都最重要的河流式饮用水水源地。
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逐步提升,河流退化、面源污染增加、社区环保意识不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使得郫县水源地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水质和水量安全问题。
为改善水源地水资源状况,2007年,WWF在郫县组织实施了“成都水源地综合保护示范项目”。项目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修复并科学保护河岸带湿地及湖泊湿地,开发庭院型、社区型、生态农家乐型和河岸缓冲带型人工湿地,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同时,搭建成都市水环境教育基地,立足水保护和水文化,形成川西水环境保护的教育和交流平台,成立环保农耕小组,建立农户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以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1年8月的监测结果显示,进行生态功能自然修复的河道水质达到国家2类水标准,水源地河流的水质大大改善,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农灌水标准。河流带植被和湿地植被经过科学搭配和补充,也处于良好的恢复状态,萤火虫、青蛙、白鹭等当地关键物种得到保护。
此外,以生态农业为落脚点搭建的水环境教育基地为当地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减缓了农村面源污染,改善了食品供应健康,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水源地保护行动打造了一个平台和窗口。
生态农耕逐渐让菜农们尝到甜头,最“潮”农民李学友微博卖菜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相关链接:中国的水生态瓶颈
1.水量分布不均匀。总的说来,东南多,西北少;沿海多,内陆少。在同一地区中,不同时间分布差异性大,一般夏多冬少。
2.水质问题。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水,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污染还在继续。此外,中国的水土流失已成为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尤其是黄河,每年向海域输送大量泥沙,有专家说“黄河里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
3.水管理问题。中国几千年来就有“九龙治水”的说法,涉水部委多达10余个,长久以来,部门之间协调不够,时常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还有就是对水资源的无序开发。
4.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正在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