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中药,有“味苦、微寒”的特性,但却被伊川县高山镇王忠洼村大学生返乡创业青年,80后小伙黄延甫种出了甜滋滋的味道,这种“甜”,是丰收的甜蜜,是开心的甜美。
1月13日,记者在王忠洼村口一处仓储院里,见到了身穿军大衣的黄延甫,黄延甫正在和乡亲们一起将收获的丹参装上笼屉,准备推进烤房进行统一烘干。在另一间仓库里,不少妇女们围在成堆的丹参旁,嘴里面叽叽喳喳议论着收入,不耽误手头上仔细分级挑选。
“能不能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带动老家的乡亲一起发家致富?”这个想法一直在黄延甫的心里萦绕着,黄延甫这位1989年出生的小伙,长着一副娃娃脸,虽然他早把自己打扮成普通农民的模样,但说起话来,骨子里依然透着大学生知识头脑的聪明劲。黄延甫是个实打实的大学生,2012年毕业于辽宁科技学院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后在辽宁省某企业从事中药材营销工作。直到2015年,他决心辞职回到生养自己的家乡,带领村民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有知识又肯干的小伙,很快得到了群众的认可,2021年,在村两委换届中他被选为村委副主任。当年,他就流转400亩土地开始搞丹参种植,一年下来累计带动3000余人次就业,单是为务工的群众发放工资就超过了80万元。
“种丹参肯定错不了。家里的土壤渗水速度快,通气性能好,钙质高,很适合种植药材。”黄延甫说,他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多亏走出去上大学,也感恩在中药材营销实践中学到了经验;而家乡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根系类药材生长,如丹参、防风、黄芩等,长出的药材药效高,品质好;还有一点,就是他知道中药材种植、采收需要有大量的人力保障,也是为家乡群众创造就业的机会;而且,当得知他要回家种地时,村镇领导都给予了他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
“这是太空种子,一年就可收获一茬。”黄延甫不仅有种植技术,更有灵活的商业头脑。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老龄化出现,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导致市场上丹参需求量大增,收购价倍增,大型药厂上门收购,销路畅通。这不,刚收的丹参还没有全部烘干,就有不少商家联系求购。而他的种苗更是有别于其他2-3年才可收成的丹参,达到了一年内收、种对时的生长期。
“这是刚刚烤好的大条,属于优等品。”到底收成会啥样?种植丹参热门不?黄延甫站在满架的丹参前向记者介绍,跟着他一起种植的仅王忠洼村就有20多户,也都是用他的改良品种。丹参收后加工,紧接着再种植,打工的群众这两个多月都会很忙。
“航天丹参一亩地大约可产干货500公斤,保守收入每亩也会超过7000元。而且,今年是近几年来最好的行情。”黄延甫话语里似乎也带着一丝“甜味”。黄延甫说,他计划今年再增加850亩丹参种植,进一步带动全村和临近村庄的中药材种植产业。
一家富裕不算富,群众都富了才算富。高山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付虹磊告诉记者,高山镇在特色种植上主打丹参种植。2022年,计划在6个村庄种植4000亩丹参,目前已经流转了2000余亩土地,由4家种植大户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周边80余户群众种植。干参、鲜货、定级、定品,市场的价格行情和群众的种植积极性等,付虹磊胸中也是“门清”得很。
阳光下,丹参的血红更显鲜艳,这边厢,出烤房的成品期待走向市场;那边厢,一节节优质种苗也已经选定。不久,这里的黄土地在黄延甫和乡亲们汗水的浇灌下,将又是红艳艳一片,这里的群众也将再次迎来甜美的笑脸,品味更加甜美的生活。(记者 李德伟)
总监制郭明杰监制赵艳红
编审曾仁伟制作姜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