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培训汇报材料生态养殖专业户创业纪实汇报材料文化共享促致富敲开山门迎春风“我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但我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只要拥有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人生就会充满无限的力量。这两年在文化共享工程的帮助下,我的人生道路越来越宽广,生态养殖也越来越兴旺,带动了乡亲们的共同致富。”笔者在龙泉驿区万兴乡公平村5组采访生态养殖专业户朱福顺时,朱福顺如是说。万兴乡公平村位于成都市郊区龙泉山中,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沟深谷幽,丛林密布,朱福顺的生态养殖场就建在半山上。各种七彩山鸡放养在山坡,成了大自然最动人的美丽音符。朱福顺说,以前这里没有公路,不通电,信息闭塞,村民生活极为困难。山里的姑娘只想往外嫁,山外的姑娘不愿嫁进来,所以在这里相亲也是十分困难。1979年12月,朱福顺出生在万兴乡公平村五组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初中毕业时,他考取了龙泉驿区的一所中专技校四川航天工业学院。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8年他中专毕业后,安排在重庆的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拿着当时令人羡慕的工资。然而在企业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不满足只当一个小技术员,而自己的抱负却无法施展。

自从父亲去世以后,自己远在千里之外,是母亲用瘦弱的身躯和单薄的肩膀承担起全家重任,他想为母亲、为自己做点什么。1999年朱福顺毅然从工厂辞职,回到家乡,在成都远成物流找到一份业务员的工作,经过几年打拼,一直做到该公司广州片区的负责人。在广州,由于他能言善辩,交际甚广,业务拥有量直线上升,他谋划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2004年他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货运公司,并在这里找到爱的归宿,与心爱的人步入婚姻殿堂。正当他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也许是上天嫉妒这个幸福快乐的家庭,一年后,他们孩子的出生由喜悦到残酷,并没给他们带来幸福,经过医生检查,孩子患上了脑瘫,不能正常说话。朱福顺一下如掉进了冰窟,他怨命运对他不公,他怨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家人回到成都。在成都医院,他们倾其所有救治这个孩子,仍然不能满足高额的治疗费用。为了筹足更多的钱,朱福顺除了白天在货运公司打工,晚上还兼职做餐厅的服务生,以确保所有收入能勉强保证儿子的治疗。生活越来越艰难了,夜深人静之时,朱福顺望着欲哭无泪的妻子,想到九十高龄的爷爷,还有体弱多病的母亲,心中充满了无限痛楚。怎么办?难道就这样沉沦下去,任其自生自灭,不,我朱福顺决不向命运低头。

一种要彻底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他的大脑。他决定东山再起,彻底改变自己目前的困境。怎么改变呢?回到家乡,无资金,无技术,无实体,谁能帮他,他颇感为难。2008年春,龙泉驿区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在公平村建成,家乡也可以免费上网了,还可以免费看电影,同时可以参加国家、省、市、区举办的各种文化共享工程技术培训,朱福顺有事无事的时候都要到村上转一转,上上网,看看电影,有意无意参加各种技术培训,到后来,他越来越离不开文化共享工程的学习氛围了。在公平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管理员的指点和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子,在家乡搞绿色山地生态养殖,一定会大有前途。龙泉驿区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和龙泉驿区团委还积极为他联系成都市大型养殖基地参加实地培训,在这家养殖场他找了一份临时工工作,从早到晚,他细心学习师傅的养殖经验,仔细做好病情病疫防治、相关药物配制和疫苗注射工作。经过三个月学习和参考网上资料,他终于掌握到了养殖行业的技术和利润空间,月,朱福顺拿着经过多方筹措的5万元钱,加上文化共享工程的帮助,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朱福顺自己动手建场地、搭鸡舍、选鸡苗、做防疫,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省成本和开销,朱福顺还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保温室、孵化器等,引进鸡800只试养。

农村山林很大,通过自然放养,山鸡长势喜人,朱福顺养殖场终于建成了。为了了解市场行情,促进销路,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点管理员还帮他上网查询养殖现状,收购信息,在管理员指点下,他还学会了在网上销售山鸡。半年后,销势喜人,他的山鸡进到了成都市的各大酒店、宾馆、超市、餐饮。2008年底,朱福顺辞去成都养殖场工作,专心从事自己的养殖事业。他自费到北京参加山鸡养殖培训,在网上找到知名老中医,研究配制了独特的中药饲养配方,通过在野鸡的食料中加入人参、当归等名贵中药材,使野鸡具有天然的提神静气、滋阴补肾等功效,野鸡的销量也不断攀升。他目前的山鸡价格平均可以卖到120元一只。在养殖山鸡的同时,他又增加了贵妃鸡、花斑鸠等新品种,都取得了可观效益。看着生态养殖场上了规模,取得效益,以前一筹莫展的母亲、妻子也都欣慰地笑了。目前,朱福顺山鸡养殖场存栏数已达5000只,解决了当地个人就业,在文化共享工程帮助下,示范性地开创了一条特色养殖致富路子。经过当地媒体报道,吸引了新都、大邑、金堂、简阳等其他市县青年前来学习山鸡养殖技术。2009年,在成都市举办的第23届龙泉国际桃花节上,朱福顺的七彩山鸡获得龙泉十大特色产品的荣誉称号。

“有技术、有头脑不算富,钱包鼓起来了才算富。”朱福顺在万兴乡文化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举办的养殖技术培训班上对大家说。在他的带动下,万兴乡出现了像他一样不少的养殖户,家家户户以散养为主,截止2010月,全乡年存栏土鸡10万只,存栏绿壳蛋鸡18万只,建成年出栏400万只生态土鸡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民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各一个,生态跑鸡集中养殖园区正在建设中。“自己富了不算富,乡亲富了才算富。”在文化共享工程带动下,朱福顺积极参加乡、村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举办的各种技术培训班,用自己的事例,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教大家走致富之路,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他在培训班上活动的剪影,是文化共享工程带来实惠的又一个缩影。农村养殖培训汇报材料篇二:关于加快农民养殖技术培训的调研报告“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社会的小康。农民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农村科技进步,已成为畜牧部门的神圣职责。如何提高农民培训质量和效果,怎样解决农民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我们面对的新课题。根据德江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安排,于15日至25日组织畜牧股、市场信息股和畜牧技术推广站组成调研组,由我带队按照调研要求抽样到青龙镇、煎茶镇、复兴乡、共和乡、龙泉乡和荆角乡,深入农村开展问卷式调查,经过走访12个养殖小区、36个养殖大户,同时利用晚上8—1O点农闲时召集养殖小区农户(共80户)座谈,共发放问卷15O份,收回128通过统计、分析、研究,初步摸清了我县农民培训现状、影响农民培训的因素和农民对培训的意见及要求,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近年来,我局紧紧抓住“科技”这把“金钥匙”,以科技培训为切入点,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认真开展实用养殖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了一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涌现出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促进了牧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统计,全县每年开展实用养殖技术培训1(次)。通过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经济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 德江县畜牧兽医局为政府工作部门。全局在职职工84人,其中: 管理干部23 人,职员 人,专业技术人员54 人,工人 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9 人,初级职称34 县畜牧兽医局内设办公室、人事股、兽医股、畜牧股、市场信息股、法制股等 个内部机构;下设草地畜牧发展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个副科级机构和畜牧技术推广站、兽药饲料监察站、草地工作站、渔业技术推广站、渔政管 理站、执法大队等6 个职能站。20 个乡镇均设臵畜牧兽医站,为 县畜牧兽医局延伸单位,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 全县畜牧兽医系统在职人员225 人,其中高级职称 人,中级职称65 人,初级职称162 人,全县有村防疫员260 调查对象主要是养殖大户、养殖小区的农民。调查结果(见附表)说明:养殖生产中直接参加或接受过我局专业技术培训的人数有 89 69.53%,在这部份农民中,另外还参加过其它单位 或乡村组织专业技术骨干“传、帮、带”培训的有44 人,占49.44%, 费出外学习的有11人,占12.34%。

参加培训后在生产中基本能 够运用养殖技术知识来发展生产的农民有 66 66.67%。调查中,大多数农民希望我们今后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并经常上门 指导生产。 3、养殖技术培训主要形式:农民技术骨干培训:对部分养殖大户猪牛羊改良点公畜养殖户、养殖小区带头人,集中学习、出 外参观,进行培训,每年培训约80 人次。科普培训。我局在养 殖小区项目建设、整村推进、发展大户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结合 养殖技术推广、扶贫、下乡活动,深入村组、农户,常年向农民 开展技术指导、咨询,全县每年培训约 15OO 多人次。养殖技 术协会培训。我局根据养殖专业技术协会意见要求,组织农民进 行培训,每年约培训农民 500 余人。目前这种协会在全县已发展 到35 个,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技术培训的新模式。“院县 共建”工程培训。我县自2004 年开始,畜牧局联合铜仁职院、贵 大根据市场需要,对农民开展养殖专业技能培训。五年累计培训 农民1200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保证。实施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农村经济发展 的根本所在。现在农民群众普遍认识到学用科技对提高生产效益, 增加收益的重要作用,有迫切学习的愿望。

但调查中发现,领导 不够重视,缺乏培训经费,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现有的培训组织 形式和方法不够 完善,力量分散等,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我县还没有把农民养殖培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曰程。县委、县政府没有高度重视, 我局也暂没有抽调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在个别乡镇 甚至是一年都没有开展过培训,即使开展几次,也是应付的多, 抓落实的少,更谈不上经费的投入。由于县财政紧张,没有将农 民技术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我局也无财力投入长期、普遍开 展培训。 2、培训单位技术师资力量薄弱。从专业技术队伍看,我县畜牧专业人员虽多,但其素质参差不齐,中级以上职称基本都是90 多年了,基本不能跟上新时代,同时也没有及时得到知识更新,年纪大的未到外地开阔视野,没有受 到专业院校新技术的培训,新技术的传授受到限制;新参加工作 人员,也因缺乏实践经验,指导生产的能力差,培训农民的效果 不理想。 3、农民文化素质和教育程度偏低。全县总人口49.19万人,其 中农业人口 43.1O 万人,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接受科技能力 差,专业技术人员虽对其多次培训,但收效甚微,有的甚至还我 行我素,培训几天后依然使用传统养殖方式,严重影响了养殖实 用技术的推广进程。在抽样调查统计中发现,在1058 名农业人口 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62 人,占5.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12% 的O.32 个百分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725 人占68%,低于全省平 均水平81.72%的13.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