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蜂产业落地生根
“甜蜜”事业绘出琼海南通村小康梦
琼海视窗2016年10月9日消息(编辑/义勇) 10月5日清早,琼海市石壁镇南通村村民蒋德芹,小心翼翼拨开自家瓦房墙角处的植被,打开木制的蜂箱,查看蜜蜂和蜂蜜的情况。今年才引进村中的扶贫项目——养蜂,给南通村13户贫困户和多户村民带来了“甜蜜”事业,增加了收入,更让不少贫困户家中“第一次有了存款”。
不少贫困户通过人工蜜蜂养殖有了第一笔存款。
A、抓野生排蜂来养但常跑光
南通村是典型的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村落,进村道路是蜿蜒曲折的山路,有的坡度甚至高过70度。地理位置偏僻,限制着村中经济的发展。2015年,该村村民人均收入仅有8201元,被列为琼海市扶贫攻坚整村推进贫困村。
43岁的蒋德芹,是南通村贫困户之一。务农了半辈子的他,供着3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其中最小的9岁,“最怕的是孩子回家说要钱交什么费用的时候,拿不出来只能干着急。”
以往,和南通村其他贫困户一样,蒋德芹依靠种植橡胶、槟榔和打零工维持着家庭生计,每月收入不足800元。传承了数百年的古法采蜜,成了他们在大山深处的一份“外快”。
“到村子旁的插花尖岭上找野生排蜂蜂巢,烧椰子壳用烟熏跑蜜蜂,然后爬上树把蜂蜜割下来拿去卖钱。”蒋德芹说,虽然野生蜂蜜价格高,但数量有限、收入零散,“时有时无,改变不了什么生活。”
迫切想改善生活的村民,曾尝试过将野生排蜂抓回来放在蜂箱里养,以期长期取蜜售卖,但以失败告终。“抓回来还没产蜜,排蜂就跑光了,留个空巢。我们也没有技术,不懂怎么把蜜蜂留住,很苦恼。”蒋德芹说。
B、养蜂工具和技术送到家门口
村民翘首以盼的养蜂产业,如今作为扶贫项目,已在南通村落地生根。
今年2月,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中,省农业厅组织养蜂专家到南通村实地考察调研,证实了林下养蜂产业在该村的可行性。
“我们村有很多槟榔林,有足够通风阴凉的场地,且没有水果打农药,是蜜蜂很喜欢的环境。同时蜂蜜价格比较好,村民养殖积极性也高,一拍即合。”南通村村委会主任赵宏毅说。
短短半个月,在有关部门扶持下,南通村就建成了林下蜜蜂健康养殖示范点,并成立了南通村插花尖蜂蜜经济合作社,村中蒋德芹等13户贫困户全部被吸纳为合作社成员。与此同时,省农业厅首批65个扶贫蜂箱送到村中,贫困户每户5箱,统一交由合作社养殖管理。
送来了蜜蜂和蜂箱,没有养殖技术也难有收益。插花尖蜂蜜经济合作社社长蒋学吉说,面对技术难题,农业部门多次组织蜂业专家进村给村民培训和上课,“不仅是省蜂业学会的专家,就连国家热科院的博士也到村里手把手教我们养蜂技术,给我们养蜂带来很大帮助。”
多次培训“充电”后,村民不仅掌握了养蜂技术,还熟练操作各类机器。蒋学吉说:“以前用刀直接割蜂巢,取蜜少还有损害。现在把蜂盘放进摇蜜机取蜜,效果特别好。”
C、贫困户养蜂攒下了积蓄
签字,按手印,领钱……8月18日,南通村13户贫困户首次尝到了“甜蜜”事业的甜头。这第一笔分红中,多的有1633元,少的也有500元。
“几百元对我们贫困家庭来说,意味着一段时间生活有着落了。”一领到这笔分红,蒋德芹就跑回家中存了起来。
这笔分红来自首批收获的220斤蜂蜜,共销售了19800多元。其中一半作为合作社日常管理、扩大生产及收益费用,另一半作为13户贫困户的利润分成。
“只要能把蜂养好产出蜂蜜,就有保底收购价,贫困户就肯定有钱分。”蒋学吉说,这种对贫困户的多重保障来自于专门为养蜂扶贫项目打造的“党支部+合作社+学会+贫困户”模式。
据介绍,南通村党支部负责项目协调和监督;合作社负责项目落实,统一饲养销售蜂蜜;蜂业学会负责项目指导和培训;13户贫困户使用扶贫蜂箱入股后,只需轮班付出日常劳作管理,便可坐享分红。
“这个模式不仅引入技术精准发力,还逐步培育贫困户动手技能,引导勤劳致富的积极观念,从‘输血式’生活救济型扶贫向自主发展的‘造血式’开发型扶贫转变。”石壁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看中养蜂产业带来的效益,掌握了技术的蒋德芹和其他贫困户纷纷在自家院子中建起了新的蜂箱,自主养蜂增加收入途径。“养蜂让我第一次手里有了存款,想起来就特别高兴。”蒋德芹说。
D、将扩大规模带动整村脱贫
养蜂产业给偏远山村指出了致富路,也绘出了贫困户的小康梦。
通过南通村党支部的引导和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目前,南通村已有58人投身养蜂业,共建有蜂箱185箱,林下养蜂项目初具规模,许多贫困户开始有了稳定收入。
“不仅委托合作社养,我自己在家也养了几箱蜜蜂,等到攒够钱我还要多养几箱。”南通村贫困户邓启清,经过几个月的养殖,已收获7箱蜂蜜获利3500多元。
扩大养殖规模,是村民的心愿,是合作社的计划,更是南通村的未来。“合作社卖蜂蜜赚的钱,一半分给贫困户,一半用来扩大规模。再过不久,省农业厅扶持的35箱蜂箱也要送到村里了,我们要把养蜂产业打造成村里的支柱产业,带动整村脱贫。”赵宏毅说,凭借着这份“甜蜜”事业,该村计划今年实现人均收入过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