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昭通市鲁甸县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就当地实情指出了“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的发展方向。鲁甸县各级干部群众深受启发,奋力推动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把“小小花椒树”做大做强。如今,鲁甸县花椒产业种植面积已达32万亩,其中完成有机认证10万亩,花椒产量达1.02万吨,实现产值9.59亿元,带动种植农户4.2万户18万余人增加收入。
作为鲁甸县万亩青花椒产业基地之一,龙头山镇光明村共有1.3万亩花椒,是全县青花椒种植面积最大的一个村。今年5月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云南篇”主题采访组来到光明村。此时花椒表层已经长出2/3的小油包,散发着淡淡的花椒香。再有一个月,花椒全部成熟,村民们也就到了一年中最忙的采摘时节。
“花椒不仅是救命树,还是致富树。”
培训新技术,引试新品种,开发新产品……在灾后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进程中,鲁甸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花椒产业。2018年以来,在海拔1700米至2400米区域种植雪椒7万亩,填补了鲁甸县高二半山区没有种植花椒的空白,大大提升了花椒的产量。
此外,鲁甸县积极拓宽产业链,与企业合作研制了花椒精油、花椒洗发水、花椒沐浴露等青花椒深加工产品。同时,还打造花椒品牌,完成花椒有机认证10万亩,成功注册鲁甸“牛栏江”“椒原堂”牌青花椒、鲁甸“三川半”牌青花椒获“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标志。
在县委、县政府的带动下,光明村也逐步实现了花椒的提质增收。据光明村党总支书记肖慈勤介绍,2015年,政府免费给村民配发了大型烘干机,机器作业一次耗时12小时,能烘干500斤左右花椒。烘干机的配给既解决了村民阴天采摘花椒不方便晾晒的难题,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花椒不仅是救命树,还是致富树。”光明村王家坪子小组村民王启荣回忆说,2014年鲁甸“8•03”地震时正值花椒成熟之际,很多村民因在地里摘花椒而幸免于难。
跟很多村民一样,王启荣也经历几番栽种试验,才找到了适合种植且产值高的作物——花椒。如今,王启荣家共有10亩花椒,去年因雨水少共采摘了1300斤左右的花椒,最高售价达每斤50元,收入近5万。王启荣估算了一下,今年花椒产量能比去年多出约400斤,花椒每年售价相对稳定,收入应该能高出不少。
“花椒树全身上下都是宝。”据光明村村委会主任刘阳华介绍,6月底花椒和花椒叶同时采摘,烘干后再用风柜将花椒、花椒籽、花椒叶分离。花椒籽可卖到每斤5角,花椒叶可卖到每斤1元,花椒籽和叶卖的钱刚好可以支付采摘花椒的工钱,花椒卖的钱就成了村民的纯收入。
如今,光明村在青花椒种植产业的基础上,创建了林下养鸡示范基地6个,林间套种水果仙人掌1万余亩。同时,还积极探索发展鹌鹑、黄牛、山羊、藏香猪、生猪等养殖业。产业的发展壮大大幅促进群众增收致富,2021年底光明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90元,是2000年的14.9倍,实现了以“产业兴”带动“村民富”。
“想把花椒送到总书记手里”
来到龙头山镇甘家寨新社区邹体富家中,78岁的邹体富老人背着两岁的重孙,与75岁的妻子甘正芬正从外面游玩回来。两位老人一同坐在沙发上,一边哄着重孙,一边与记者交谈,脸上洋溢着幸福,眼里满是慈爱。
“我家现在人口兴旺,有11个重孙,最大的13岁,最小的2岁多。我们老两个平时没事儿就帮着带带。”甘正芬老人直言这些年村里变化非常大,自己吃得好、住得好,日子过得很美满。
地震之后,政府补贴钱给村民修建新房,甘家寨89户267人都搬进了新家园,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当时邹体富老人家建房补贴共计8.5万,如今两位老人住在占地面积60平方米的一层半小洋房里。学校、医院和集市就在家门口,生活都十分便利。
老人的儿孙们也有各自的营生,日子过得愈发红火。大儿子邹家荣在社区担任组织委员,二儿子邹家贵跑农村客运,孙子邹建国组建车队跑货运,儿媳妇在家门口卖小吃,孙媳妇经营椒林鸡火锅店。
“邹建国把乡里乡亲们自家买的车集在一起,组建起了一只约有30辆车的货运车队,长期拉运沙石料等。买一辆车50万左右,两年左右就可以回本了。”邹家荣介绍说,车队的组建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村民一起走上致富路。
邹家荣家还有6亩土地,5亩土地种花椒,1亩土地种西红柿。每一颗西红柿的产量大概可以卖到13元,一年也能收入不少。“以前种蔬菜,需要拉到很远去卖,现在有车了,交通也便捷,很快就能拉到市场。”邹家荣说如今生活好了,大家越发感恩奋进,脚踏实地地做事挣钱,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
邹家荣还介绍说,两个老人前些年跟团去泰国、海南旅游,出去看了看外面的世界。现在老人们唯一的心愿就是疫情过后,带着花椒去北京看看习近平总书记。“我想给总书记说:我们现在住得好了,吃得好了,各方面都好了,不要牵挂我们了。”甘正芬老人说自己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足,想将幸福的生活现状讲给习近平总书记听。
“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走进龙头山镇谢家营盘居民小组,桥上刻有两句话,醒目异常,字里行间深刻反映了居民自力更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自己的事,自己干。村里的事,大家说了算。
“大家都会身体力行,共同维护美好家园。”龙泉社区支书邵发平指着路边石砌的围栏介绍说,这是群众投工投劳共同修建的围栏,石头上的字也都是征求群众意见才雕刻上去的……跟以前相比,谢家营盘居民小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地震后4个月左右,谢维礼老人家修建起了一层半的小洋楼,建筑面积有106平方米。走进老人家里,家具一应俱全,整洁有序。大家刚在沙发坐下,老人马上热情地端来水果,让大家品尝。
“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悲痛,也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地震中失去6位亲人的谢维礼老人逐渐从阴霾和痛楚中走了出来,如今70岁的他恢复了往日的乐观。
谢维礼老人回忆说,当时经济落后,村里的房屋是土木结构,路是土路,大家都靠天吃饭。地震后,国家的补贴力度很大,不仅修建了水泥路,而且每家每户都住上了小洋楼。
“现在党和政府每月有资金扶持,老人的养老问题基本不用愁,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谢维礼老人每个月能领到上千元的生活补助金,说起现在的生活福利,老人的脸上不禁流露出微笑。
“平时和老伙计们打打牌、聊聊家长里短,感叹一下现在社会的美好,一天就过去了。”谢维礼老人感叹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逢双日赶集,他也时常上街买些吃食,心情很是舒畅。
他总跟身边的人说“人要有人生价值,要对得起党。不能等靠要,要感恩奋进。”在谢维礼老人看来,感恩奋进不仅应该是每个人的自我要求,更应该是所有鲁甸县人民群众共同的宗旨。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鲁甸灾区、慰问干部群众后,昭通各级各部门和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灾后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一起抓的重要指示,做实“三个一定”:一定面对面心连心做好群众工作,一定把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一定建成安全美丽的新家园。
经过3年灾后恢复重建和5年脱贫攻坚,鲁甸县百万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实现了蝶变。今后,鲁甸县人民群众会一如既往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秉持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齐心协力、感恩奋进,往后的日子必将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