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琰潇怎么也没有想到,以前种玉米养活不了一家老小的黄土地,换种象腿芭蕉后,产值瞬间翻了十几倍。靠种象腿芭蕉,他家不仅摘掉了“贫困帽”,还实现了致富梦。

今年54岁的白琰潇,是云南省宁洱县德化镇那迁村人,他所在的德化镇,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是全县唯一一个贫困乡镇。交通闭塞、产业发展滞后,祖祖辈辈都在石窝窝里“扒饭吃”,扒了一辈子,也穷了一辈子。

“刨了半辈子的地,最后还变为政府的帮扶对象,真是有点害羞。”提及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小就要强的白琰潇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德化镇党委副书记李龙琴介绍,在那迁村,白琰潇也算是一个勤恳之人,但无奈家中父母患重病需要照顾,孩子读书需要照管,仅靠种几亩玉米维持生计。2015年,白琰潇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穷则思变,自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白琰潇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摆脱贫困。“祖祖辈辈都是种玉米,既然养活不了一家人,那就换点其它种植试试。”白琰潇说,他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同村的两位老伙计,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说干就干。2019年,白琰潇、罗自学两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残疾户毕正明携起手来,经过一番考察后,结合村里实际,决定种植普洱市面上随处可见的象腿芭蕉。

“象腿芭蕉具有易种植、易管理、产量高等特点,很适合我们。”白琰潇说,村里有不少养殖户,种出的象腿芭蕉,芭蕉心可以出售,剩下的芭蕉秆可以卖给他们喂猪。

计划刚开始,便遇到了不少困难,如何解决苗木,便是三位老伙计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象腿芭蕉果肉少籽多,大伙儿都不喜欢吃,因此市场上没有专门的苗木。”白琰潇说。

为了解决苗木问题,他们三人便开车去了景洪市、思茅区等地,专门收购成熟的象腿芭蕉果实,回村后将籽弄出来,再拿去育苗,没想到第一次育苗就成功了。

看着一片绿油油的象腿芭蕉苗,白琰潇难掩内心的激动,一边走进地里,一边介绍:“育苗成功后,他们每家试种了30亩,从目前情况来看,效果很不错。”

“这片地,以前都是种苞谷,基本是靠天吃饭。”白琰潇站在种满象腿芭蕉的地里说,年时好的时候,勉强够吃,要是遇上自然灾害,还得借粮。“如今不一样了,同样的一亩地,换种象腿芭蕉后,产值翻了十几倍。”

“象腿芭蕉心平均一棵有五公斤,如果平时管理到位的话,大的可达十来公斤。”白琰潇说,一公斤最低卖4元左右,一亩种了660棵,亩产值可达一万多元。

“产业单一,风险比较大。”“隔壁乡村种了百香果,收益不错,我们也可以搞。”“不如我们把剩下的芭蕉秆也拿来喂猪,发展生猪养殖。”……象腿芭蕉见到一点成效后,三位老伙计又你一言我一语,共同谋划发展更多的产业。

这三兄弟深知产业发展对脱贫致富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商量后,三人又开干了。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目前除了种植象腿芭蕉,他们还种植了40多亩百香果,养了100多头的猪。2019年,每户家庭纯收入已达10万多元。

“自己把产业搞起来,还真是个实在事。”那迁村党总支书记毕正华说,这三兄弟种植象腿芭蕉的事情被村里和镇上得知后,镇里还帮他们争取了产业扶持项目。

如今,他们已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一条龙服务,与收购商签订了收购合同,在全村推广种植象腿芭蕉。截至目前,总共育有象腿芭蕉苗120万株,已有30万株分发到全村1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雨水好的话,一年就可以收获了。”白琰潇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在德化镇乃至宁洱县的脱贫攻坚战中,像白琰潇、罗自学和毕正明这样被列为贫困户后,又在政府给予的补助和政策支持下发展产业的人并非个例,他们在脱贫攻坚中自主创业、自谋出路、感恩奋进,日子越过越红火。

德化镇党委副书记、代理镇长杨正德介绍,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镇采取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等一系列举措,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2016年率先在全市摘帽出列,贫困发生率也从2013年的19.91%降至2019年的0.18%。

面对未来,顺利摘掉“穷帽子”的三兄弟,在心里勾勒出一幅蓝图:“以合作社为载体,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方式,带动全组群众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带动更多的乡亲们一起致富奔小康。”

白琰潇怎么也没有想到,以前种玉米养活不了一家老小的黄土地,换种象腿芭蕉后,产值瞬间翻了十几倍。靠种象腿芭蕉,他家不仅摘掉了“贫困帽”,还实现了致富梦。

今年54岁的白琰潇,是云南省宁洱县德化镇那迁村人,他所在的德化镇,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是全县唯一一个贫困乡镇。交通闭塞、产业发展滞后,祖祖辈辈都在石窝窝里“扒饭吃”,扒了一辈子,也穷了一辈子。

“刨了半辈子的地,最后还变为政府的帮扶对象,真是有点害羞。”提及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小就要强的白琰潇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德化镇党委副书记李龙琴介绍,在那迁村,白琰潇也算是一个勤恳之人,但无奈家中父母患重病需要照顾,孩子读书需要照管,仅靠种几亩玉米维持生计。2015年,白琰潇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穷则思变,自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白琰潇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摆脱贫困。“祖祖辈辈都是种玉米,既然养活不了一家人,那就换点其它种植试试。”白琰潇说,他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同村的两位老伙计,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说干就干。2019年,白琰潇、罗自学两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残疾户毕正明携起手来,经过一番考察后,结合村里实际,决定种植普洱市面上随处可见的象腿芭蕉。

“象腿芭蕉具有易种植、易管理、产量高等特点,很适合我们。”白琰潇说,村里有不少养殖户,种出的象腿芭蕉,芭蕉心可以出售,剩下的芭蕉秆可以卖给他们喂猪。

计划刚开始,便遇到了不少困难,如何解决苗木,便是三位老伙计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象腿芭蕉果肉少籽多,大伙儿都不喜欢吃,因此市场上没有专门的苗木。”白琰潇说。

为了解决苗木问题,他们三人便开车去了景洪市、思茅区等地,专门收购成熟的象腿芭蕉果实,回村后将籽弄出来,再拿去育苗,没想到第一次育苗就成功了。

看着一片绿油油的象腿芭蕉苗,白琰潇难掩内心的激动,一边走进地里,一边介绍:“育苗成功后,他们每家试种了30亩,从目前情况来看,效果很不错。”

“这片地,以前都是种苞谷,基本是靠天吃饭。”白琰潇站在种满象腿芭蕉的地里说,年时好的时候,勉强够吃,要是遇上自然灾害,还得借粮。“如今不一样了,同样的一亩地,换种象腿芭蕉后,产值翻了十几倍。”

“象腿芭蕉心平均一棵有五公斤,如果平时管理到位的话,大的可达十来公斤。”白琰潇说,一公斤最低卖4元左右,一亩种了660棵,亩产值可达一万多元。

“产业单一,风险比较大。”“隔壁乡村种了百香果,收益不错,我们也可以搞。”“不如我们把剩下的芭蕉秆也拿来喂猪,发展生猪养殖。”……象腿芭蕉见到一点成效后,三位老伙计又你一言我一语,共同谋划发展更多的产业。

这三兄弟深知产业发展对脱贫致富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商量后,三人又开干了。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目前除了种植象腿芭蕉,他们还种植了40多亩百香果,养了100多头的猪。2019年,每户家庭纯收入已达10万多元。

“自己把产业搞起来,还真是个实在事。”那迁村党总支书记毕正华说,这三兄弟种植象腿芭蕉的事情被村里和镇上得知后,镇里还帮他们争取了产业扶持项目。

如今,他们已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一条龙服务,与收购商签订了收购合同,在全村推广种植象腿芭蕉。截至目前,总共育有象腿芭蕉苗120万株,已有30万株分发到全村1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雨水好的话,一年就可以收获了。”白琰潇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在德化镇乃至宁洱县的脱贫攻坚战中,像白琰潇、罗自学和毕正明这样被列为贫困户后,又在政府给予的补助和政策支持下发展产业的人并非个例,他们在脱贫攻坚中自主创业、自谋出路、感恩奋进,日子越过越红火。

德化镇党委副书记、代理镇长杨正德介绍,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镇采取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等一系列举措,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2016年率先在全市摘帽出列,贫困发生率也从2013年的19.91%降至2019年的0.18%。

面对未来,顺利摘掉“穷帽子”的三兄弟,在心里勾勒出一幅蓝图:“以合作社为载体,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方式,带动全组群众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带动更多的乡亲们一起致富奔小康。”

白琰潇怎么也没有想到,以前种玉米养活不了一家老小的黄土地,换种象腿芭蕉后,产值瞬间翻了十几倍。靠种象腿芭蕉,他家不仅摘掉了“贫困帽”,还实现了致富梦。

今年54岁的白琰潇,是云南省宁洱县德化镇那迁村人,他所在的德化镇,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是全县唯一一个贫困乡镇。交通闭塞、产业发展滞后,祖祖辈辈都在石窝窝里“扒饭吃”,扒了一辈子,也穷了一辈子。

“刨了半辈子的地,最后还变为政府的帮扶对象,真是有点害羞。”提及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小就要强的白琰潇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德化镇党委副书记李龙琴介绍,在那迁村,白琰潇也算是一个勤恳之人,但无奈家中父母患重病需要照顾,孩子读书需要照管,仅靠种几亩玉米维持生计。2015年,白琰潇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穷则思变,自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白琰潇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摆脱贫困。“祖祖辈辈都是种玉米,既然养活不了一家人,那就换点其它种植试试。”白琰潇说,他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同村的两位老伙计,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说干就干。2019年,白琰潇、罗自学两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残疾户毕正明携起手来,经过一番考察后,结合村里实际,决定种植普洱市面上随处可见的象腿芭蕉。

“象腿芭蕉具有易种植、易管理、产量高等特点,很适合我们。”白琰潇说,村里有不少养殖户,种出的象腿芭蕉,芭蕉心可以出售,剩下的芭蕉秆可以卖给他们喂猪。

计划刚开始,便遇到了不少困难,如何解决苗木,便是三位老伙计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象腿芭蕉果肉少籽多,大伙儿都不喜欢吃,因此市场上没有专门的苗木。”白琰潇说。

为了解决苗木问题,他们三人便开车去了景洪市、思茅区等地,专门收购成熟的象腿芭蕉果实,回村后将籽弄出来,再拿去育苗,没想到第一次育苗就成功了。

看着一片绿油油的象腿芭蕉苗,白琰潇难掩内心的激动,一边走进地里,一边介绍:“育苗成功后,他们每家试种了30亩,从目前情况来看,效果很不错。”

“这片地,以前都是种苞谷,基本是靠天吃饭。”白琰潇站在种满象腿芭蕉的地里说,年时好的时候,勉强够吃,要是遇上自然灾害,还得借粮。“如今不一样了,同样的一亩地,换种象腿芭蕉后,产值翻了十几倍。”

“象腿芭蕉心平均一棵有五公斤,如果平时管理到位的话,大的可达十来公斤。”白琰潇说,一公斤最低卖4元左右,一亩种了660棵,亩产值可达一万多元。

“产业单一,风险比较大。”“隔壁乡村种了百香果,收益不错,我们也可以搞。”“不如我们把剩下的芭蕉秆也拿来喂猪,发展生猪养殖。”……象腿芭蕉见到一点成效后,三位老伙计又你一言我一语,共同谋划发展更多的产业。

这三兄弟深知产业发展对脱贫致富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商量后,三人又开干了。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目前除了种植象腿芭蕉,他们还种植了40多亩百香果,养了100多头的猪。2019年,每户家庭纯收入已达10万多元。

“自己把产业搞起来,还真是个实在事。”那迁村党总支书记毕正华说,这三兄弟种植象腿芭蕉的事情被村里和镇上得知后,镇里还帮他们争取了产业扶持项目。

如今,他们已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一条龙服务,与收购商签订了收购合同,在全村推广种植象腿芭蕉。截至目前,总共育有象腿芭蕉苗120万株,已有30万株分发到全村1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雨水好的话,一年就可以收获了。”白琰潇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在德化镇乃至宁洱县的脱贫攻坚战中,像白琰潇、罗自学和毕正明这样被列为贫困户后,又在政府给予的补助和政策支持下发展产业的人并非个例,他们在脱贫攻坚中自主创业、自谋出路、感恩奋进,日子越过越红火。

德化镇党委副书记、代理镇长杨正德介绍,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镇采取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等一系列举措,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2016年率先在全市摘帽出列,贫困发生率也从2013年的19.91%降至2019年的0.18%。

面对未来,顺利摘掉“穷帽子”的三兄弟,在心里勾勒出一幅蓝图:“以合作社为载体,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方式,带动全组群众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带动更多的乡亲们一起致富奔小康。”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