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对生理有缺陷的残疾人而言,致富技术的掌握有着比健全人更高的要求。作为2014年浙江省11个残疾人培训项目之一,新丰镇的“生姜万元千斤模式”吸引了省内不少残疾人的目光。昨天上午,来自全省的50多名残疾人走进新丰镇的生姜大棚,亲身感受、学习这一致富秘籍。

“这块种姜生出了4个‘儿子’、3个‘孙子’。”在生姜大棚里,姚金林拔出一棵生姜给残疾人学员们演示,风趣的话逗乐了现场学员。作为这次生姜种植培训班的主讲老师,新丰镇农业服务中心的高级农艺师姚金林有着多年生姜种植和技术推广的经验。

“一亩收成可以有多少?成本高不高?”学员们围着老师询问,问得最多的还是种植技术、成本和收益等。来自衢州的朱永清和其他3个老乡一起,坐了6个小时的火车来参加这次培训班。对于这次培训,4人都非常珍惜,凑在老师面前认真听讲。“不仅自己要学会,还要把这些照片拿回去给其他残疾人分享,让更多残疾人掌握生姜种植技术。”刘堂华是衢州一乡镇的残疾人专职委员,他一边认真听课、一边给大棚、生姜等拍摄照片。

说起为什么来南湖区学习种姜技术,残疾人学员们表示都经过认真思量。台州临海的小陈说,自己现在在种茶叶,茶叶是季节性作物,上半年忙,下半年比较闲,“空出的时间和土地可以种植其他作物。”南湖区七星镇的王银连则表示,七星镇的气候、土壤和新丰镇都比较接近,听说新丰姜的收益不错,她也想尝试种植。

培训班上,来自兄弟县市的残疾人学员大多是第一次接触生姜种植,看到长在地里的生姜既惊喜又好奇。而来自南湖区新丰镇的残疾人学员有些之前种过生姜,但种植过程存在种种疑问,这次也来“取点经”。

学习技术后,接下来就要实践了。在培训班上,很多学员对接下来的实践都已做好规划。“我现在养鸡养鸭,回去后想种植生姜,探索种养结合。”朱永清告诉记者,姚老师已经给他们算过账,按这个季节上市来算,一亩产量在800公斤左右,收益差不多有1万元。

面对未来,大家都信心满满。来自平湖的张文彬现在的主要工作是独山港镇的残疾人专职委员,这次培训回去之后,他要和父亲一起种生姜。张文彬说,刚开始种姜,姜种要从新丰镇姜农的手里拿,“托姚老师帮我跟姜农说给我留点姜种,明年我来取开始种。”

和张文彬一样,很多外地残疾人也开始留意预订姜种的相关事项。还有不少残疾人的目光放得更远,在思考着生姜种植出来后怎么销售。“我们回去刚开始种,几年之内估计没法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能不能把我们生产的姜运到新丰镇,卖给这里的生产加工公司啊?”衢州的谭明如向姚老师提出疑问。“百姓对姜的需求很旺盛、姜的食用价值很高,估计在你们本地就可以销掉。”姚老师回答道,如果到时候他们还是希望运到新丰镇销售,他也可以帮忙联系对接。

对于南湖区举办的这期生姜种植培训班,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徐俊给予很高评价。他在开班仪式中表示,新丰镇的生姜种植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也有很好的收益。希望学员们认真学习、掌握技术,回去后向周围人传播种植技术,一起通过生姜种植更好地融入社会、走上致富道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