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全面完成2018年计划减贫11000人、退出贫困村20个的年度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摘帽硬仗,按照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两率一度’的工作要求,全面做到精准识、精准扶、精准退,如期实现贫困县摘帽的决战目标。”12月17日,四川高县县委书记李康对记者说。
中共高县县委书记李康
高县是乌蒙山片区扶贫县,2018年是该县的脱贫摘帽年。该县以“高兴之县”建设为总体定位,以贫困县脱贫摘帽为统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心连”党建行动、建设全域争先党建示范县,进一步盯紧任务、压实责任、整合资源、创新路径,下足“绣花”功夫,把挂帅出征进行到底,把挂图作战进行到底,把追责问效进行到底,全力攻坚、不等不拖、决战全胜,全面完成2018年计划减贫11000人、退出贫困村20个的年度任务,确保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37%以下,如期实现贫困县摘帽的决战目标。
精准施策与真情帮扶
助力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
“现在我家种茶3亩、油茶3亩,养猪2头、乌鸡200只,每月低保和残疾补助830元,公益性岗位每月收入400元,今年人平收入突破4000元不成问题。”12月16日,四川高县落润乡振武村广场,正在打扫卫生的贫困户万造均说起脱贫充满信心。
万造均,振武村大屋基组村民、肢残,妻子是精神病人,儿子智障,女儿读中学,沉重的负担压得这个大山里成长的汉子喘不过气来,“那个时候的感受就是无助、绝望,经常在想‘能生活成啥子样子就啥样子吧’,我还经常到别处去喝酒、打牌,家里脏了乱了也不想打扫。”2014年,振武村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万造均在乡村干部,特别是帮扶责任人李国贤的帮助下,不仅改造了危房、硬化了场坝,还打通了连户路、风貌塑造安装了栏杆,“房子虽然不大,但是小院温馨、我的心里很温暖”。
万造均心中感恩的帮扶人李国贤是高县县委副书记。万造均清楚记得,李国贤第一次来他家了解情况后,沉默了很久,或许是感叹上天的不公?或许是为这个特殊家庭在思考?“一家四口三人残疾,发展之路在哪里?增强致富的信心在哪里?”李国贤说,必须发动贫困户,充分调动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内生动力;必须走产业发展之路,走适宜当地和贫困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有针对性开展帮扶,增强外力作用。李国贤一口气接连说了“三个必须”。李国贤下田坎、上山岗,多方协调,很快,万造均新栽了茶园、油茶,县扶移局送来鸡苗、猪仔。“女儿回来,李书记都会来我家看她,每次和她聊天都聊得很久,了解和解决了女儿在生活、学习上的困难,鼓励她要坚强地生活、认真地学习。李书记还带她到宜宾、成都去看看。前年,李书记还带着女儿去他家里过年。李书记把女儿当成他的女儿,把我们一家人也把他当亲人。”万造均深情地说,眼里闪着泪花。
振武村是高县50个省级贫困村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207人,目前,硬化公路14.8公里、整治16.6公里,硬化连户路10公里、建生产路12公里;整治山坪塘12口、沟渠4.65公里,建河堰2座、集中供水站2个;发展蚕桑、茶叶、油茶1300亩,新建特色水产养殖200亩;贫困户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19户;新建党群服务中心396平方米、文化广场5000平方米;建新村聚居点1个、幼儿园1个、卫生室1个;特色水产乐园2018年春季将开园接客。“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我们一方面积极探索村企共建发展方式,将村级产业扶持基金50万元投入龙溪茶业,公司每年按不低于5%支付保障性收益;一方面探索三方投入共享机制,将村民土地入股、合作社资金和技术入股、村两委争取项目资金以折资入股的形式完善基础设施,专合社以每年不低于5%的资金占用费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破零,达到2.5万元。”振武村党支部书记万造彬说。
党建扶贫“心连网”
搭建党群干群“连心桥”
12月17日,高县庆岭乡桥坎村,田园、农房、花卉苗木在晨雾间若隐若现,一派静谧而美丽的山村景象。“有了‘心连网’,足不出户,一个电话、一个视频,就能把事办好。”桥坎村2组群众包柏秀说起“心连网”赞不绝口。
包柏秀是广西合浦人,在外务工期间与现在的丈夫结识,结婚后到桥坎村定居,“刚来的时候,真的是叫家徒四壁、贫穷如洗!好在有扶贫政策,有‘心连网’,我们的问题很快就得到解决!”包柏秀,2017年春节前住进了新房,现喂养乌骨鸡300只,有桑园4亩多。“包柏秀肯学能干,现在不仅有了农村公益性岗位,而且通过公开选拔成为村第四职干部,每月可领到1520元补助。”庆岭乡党委副书记魏敏说。
住上新房子,发展新产业,有了新工作,孩子读书有补助有减免,包柏秀一家不但脱了贫,而且生活越过越红火。
大家口口声声说的既便民又提高工作效率的“心连网”到底是什么?高县县委书记李康作了诠释:“心连网”也称“心连网”党建扶贫工程,是县委县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的一个集智慧党建与精准扶贫于一体的信息化综合应用系统,这个系统打通已有各类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构建了一个以APP和IPTV为终端表现形式的、覆盖广泛、直观易懂、操作简便的网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心连网”通过信息亭、网站加PC端、自助查询终端、手机移动APP、IPTV电视等5种方式呈现,实现了“党建+扶贫”精准连接。
在高县“心连网”指挥部,全县1.4万名党员干部、50个贫困村、4万多名贫困群众的信息资料,以及帮扶日志、收入变化、项目进度、学习教育、监督考核……在这里一应俱全,只有鼠标轻轻一点,基础信息、动态情况、大数据分析,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心连网’贯穿了以信息化体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理念。我们向全县每户贫困户和帮扶干部发放一部‘心连网’手机,贫困户安装了IPTV电视,贫困村安装了信息亭和自助查询终端。通过‘心连网’,我们能及时收集客观、准确、实时的信息,有利于我们帮扶工作更加精准有效。”高县扶贫移民局局长周剑说。
“心连网”带来什么好处?高县庆岭乡党委书记江中逊说,“心连网”至少解决了这些系列难题:干部与贫困户间沟通平台狭窄;贫困户数据掌握不准确、不全面,动态信息不及时;贫困户求助途径单一,获取帮扶的途径不通畅;干部自身保管帮扶图片和文字资料难;不能及时掌握和监管帮扶干部工作情况,干部管理有盲区和干群互动有“堵点”,党建与扶贫“最后一公里”问题,甚至“两张皮”现象……
精准连接“党建+扶贫”,以“党心+”搭建无缝对接党建与扶贫大平台,这是高县开发“心连网”信息化综合应用系统的初衷。李康介绍,“心连网”以智慧党建、精准扶贫为主体框架,实行实名注册登录,实现党员学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克服情况不清、监督不力的问题;整合全县医疗、农技等方面专业人才,实现资源共享,克服技术力量薄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链接GPRS定位系统、“12345”政务服务平台,在党群通、村村通、人人通基础上,多维收集群众的直接诉求或点名服务,克服了服务群众不精准、不及时的问题。
新风扶贫与法治扶贫双管齐下
引领乡村治理新风尚
高县在扶贫专项行动中创新实行新风扶贫和法治扶贫,制定了文明新风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向全县50个贫困村分别选派1名新风督导员和1名法治辅导员,坚持把文明新风和法治教育融入到扶贫工作中去,切实让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实现贫困群众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同步提高。
“10多年来,梁德付一手一脚地照顾家里的公婆,就在去年,公公患了皮肤病,她带着公公四处奔走,还要兼顾家里的农活儿。”高县潆溪乡滚沱村村主任杨义林说。梁德付,建卡贫困户,10多年前,丈夫早逝,梁德付一人撑起了一个家,照顾年幼的儿女和年老的公婆,今年被乡上评为“孝美之星”。
“像梁德付这样在某些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人有很多,当时我就想,怎么通过身边典型,唤醒贫困群众上进的意识?”乡党委书记苏德强思考着。很快,勤美之星、孝美之星、净美之星、诚美之星、和美之星、奔康之星的“六美之星”评选活动在全乡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用身边的典型激发其他村民的脱贫激情,弘扬社会正能量,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这是我们的出发点。”苏德强说。
自2016年高县通过全域推进文明新风扶贫行动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村村建有文化活动阵地、村规民约等自治制度健全,坝坝舞、联欢会等宣传活动有声有色,四烈乡“闫村国学堂”,庆岭乡家风家训诵读等特色活动。
“遵纪守法,教育孩子走正道。”这是高县庆岭乡文武村3组村民何培华自家门口挂的牌匾上这样写着。“每次进出都能看见这句家训,这也是祖上传下来的,时刻提醒自己要教育好孩子,做人要走正道,遵纪守法是根本,也是前提。”何培华说。年轻时的何培华有过一段军旅生涯,在部队上,他养成了不怕吃苦、不肯服输的坚毅性格,退伍回乡后继续发扬退伍不褪色的优良作风,积极为家乡的建设建言献策,带头为家乡的发展出力;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始终将遵纪守法作为立身的根本,要求孩子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纪守法。
为更好地传承优良家风家训文化,更好地发挥德治礼序、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高县精心打造“忠孝高县”品牌。今年3月,高县举行了宜宾首个家风家训馆开馆仪式,打造了“一馆一桥一长廊一广场一会址”的忠孝教育基地。“一馆”:高县家风家训馆,展馆分“红色家风”“德耀高州”等5个展区;“一桥”:符江大桥建成为忠孝文化桥;“一长廊”:滨江西路家风家训长廊;“一广场”:在硕勋公园建设忠孝文化为主题的广场;“一会址”:依托翰笙文化体育中心,建设忠孝文化国际论坛会址。同时,大力开展“五进”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中树法治新风,法德共济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精神在高县落地生根、落实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