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是党和政府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兜底性基础作用。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持续加强各项救助政策的落实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天小编就邀您一起来看看这些社会救助领域的优秀创新实践案例。

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实践案例介绍(一)

基层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存在着窗口业务条线多、转办效率低、服务能力弱等问题,亟需用改革创新的思路作指导,打造“一门受理”平台升级版,真正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江苏省南京市民政局在总结前期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社会救助受理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将原来由民政、人社、卫生计生、残联等部门负责的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整合,所有社会救助事项集中在救助服务中心统一办理。

一是一门受理,提供社会救助全科政务服务。栖霞区尧化街道梳理了134项服务事项,江宁区东山街道可提供127项一站式服务内容,真正实现了社会救助“一门受理”。经过系统培训和岗位实践,每一名窗口人员都成为“全科社工”。同时,“坐诊”与“出诊”相结合,提供“代办”“陪办”“网上办”等人性化社会救助服务。

二是一站办结,推进社会救助审批流程改革。通过分类管理审批事项,科学再造审批流程,完善审批长效机制,将社会救助的审批程序整理成条目流程,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一网联办,实现社会救助联网互动。构建“一张网”服务,街镇、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下沉网格,“划分责任田、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事”,全面摸排、梳理、收集民生诉求,打通社会救助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一体化”管理,建立“街镇受理、村居协理、小组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模式,形成纵横贯通的社会救助服务网络。同时,鼓励基层以区街为单位,融合“人、事、地、物、情”建立大数据平台,实现统一管理门户界面下的数据共享和工作监管。

四是一套体系,建立社会救助政务服务标准。栖霞区尧化街道制定管理、业务、服务等215条江苏省地方标准,推行“1+2+X”的培训模式,“1”即制作全科社工培训手册“口袋书”,“2”即内外部培训相结合,“X”即多形式渗透全科理念,探索全科服务模式的纵向延伸,建立区级全科服务受理中心及社区全科政务代理、咨询点,以标准化的理念规范区、街、社的联网通办。

南京市民政局的“一门受理”的全科政务平台方便了困难群众办事,工作效率和服务满意度大幅提升。在试点街道实施后,其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减少70%以上,居民办事时间节约84%以上,工作效率提升77%以上,政务服务空间节约85%以上。

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实践案例介绍(二)

对象人数多、资金量大、人手不足,是当前基层低保工作面临的难题。传统的低保审核审批模式既不方便困难群众办事,也增加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压力,需要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提升工作效率,简化审批程序,将工作人员解放出来提供更好的救助服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民政局创新低保审核审批模式,率先开展低保申请网上无纸化审批改革,通过低保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低保申请审批全程无纸化。

一是领导重视、精心谋划。成立自治县低保网上审批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研究协调低保网上审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强化县民政局及各乡镇的工作职责,建立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是规范流程,严格把关。制定低保申请网上无纸化审批改革实施方案,按照区厅规定的网上审核审批流程进行受理、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审核、核对、审批等,网上审批需要的附件材料必须完整清晰,附件材料不齐全、不规范的,予以退回。新申请的低保对象原则上必须经过核对信息平台核对后方能审批。该走审核审批流程的必须走完,不能擅自合并或取消。

三是落实经费,配齐设备。先后投入20多万元给乡镇配备了新电脑、身份证读卡器、高拍仪,打印机,让乡镇经办窗口有设备、有能力开展网上受理。同时,协调电信部门为每个乡镇社会救助经办窗口安装一条100M的独立宽带,有效解决了低保无纸审批系统访问慢的问题,减少困难群众到窗口申请办理低保的等候时间。

四是配备人员,强化培训。要求各乡镇把既年轻又懂业务会电脑的工作人员调配充实到乡镇社会救助经办窗口,确保每个乡镇都有1-2名年富力强的经办人员在前台受理困难群众的申请。同时,强化培训,提高经办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低保系统的操作能力,确保低保申请网上审批改革顺利推进。

罗城县民政局率先实行低保申请网上无纸化审批改革,充分运用了“互联网+社会救助”的电子政务模式,在低保申请网上审批体制机制、服务方式、信息共享等方面改革创新,全程无纸化,减少了纸质档案,缩短了审批时间,实现了方便群众和基层减负的“双赢”。

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实践案例介绍(三)

救助对象的精准识别一直是社会救助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基层民政工作的薄弱和敏感环节,也是基层信访和干群矛盾的焦点,事关兜底民生、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民政局建立低保家庭困难指数评估救助机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依托社会救助家庭困难指数评估系统和经济状况核对平台,瞄准精准救助。

一是创新设计低保家庭困难指数评估救助系统,筑起科学公平救助载体。以家庭收入为核心,在确保补差的基础上,结合分类施保要求,合理确定家庭收入、老弱病残等困难因素分值,并充分考虑家庭财产状况,设计开发了救助家庭困难指数评估系统。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是困难家庭基本信息采集录入,家庭基本信息按照户籍状况(老弱病残等)、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3大类,分别设计了35个小项,力求全面反映家庭经济状况。

二是健全完善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为评估救助准确性提供强力支撑。设立了核对机构,配备工作人员,安装了核对系统,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核对平台。积极与市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指导中心进行对接,签订协议,利用市级建立的信息数据库,将核对系统部署到乡镇(街道)一级,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网。

三是着力实施低保家庭困难指数评估救助机制。乡镇街道将申请救助家庭委托市核对中心进行信息比对后,对采集信息进行修改完善,并录入系统,系统自动进行初评,对超出低保标准或家庭财产不符合条件的进行判断,经确认后终止向县级层面提报;对符合条件的,初步评估计算出该家庭困难指数和保障金额,经确认后自动向县级提报;县级民政部门进行审核评定,符合条件的点击确认,最终确定该家庭困难指数和救助金额。同时,系统能够对救助对象家庭困难指数进行自动排序,始终将最困难的放在最前面,为开展其他救助提供依据和支持。

金乡县民政局的创新实践突破和革新了传统救助理念,实现了家庭困难状况和救助金额由“考虑片面”到“全面考虑”的转变,实现了家庭困难状况由“模糊状态”到“量化管理”的转变,实现了保障金额和困难指数由“人脑人工”计算到“智能自动”计算的转变,大幅提升救助的科学性、准确性、公平性。

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实践案例介绍(四)

如何让政府的社会救助资金花在真正“有需要”的困难家庭上,如何让困难家庭得到现金、实物以及其他更多的帮助,如何堵住漏洞,避免搭便车和养懒汉现象,是当下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问题,也是基层民政工作的难点。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社会救助申请对象的家境调查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理念创新,采用第三方进行社会救助家境调查。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实际,制定政府购买家境调查服务方案。通过综合评估,挑选出专注于民政信息化十多年、对民政各项业务政策有较深了解的“浙江省如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如家”)承担调查工作。预签了一年服务合同,定价200元一户,具体按实际调查户数和实际产生费用结算,暂付10万元,资金来源为财政出资。

二是管理创新,联合开展走访,制定家境调查工作流程。区民政局、社会组织(如家)和社区三方机构联合开展入户走访,调研跟踪各类困难对象服务流程,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多方参与,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就入户调查流程反复探讨,制定出社会组织调查员入户调查的标准化流程。

三是技术创新,应用移动端,便捷家境调查全过程。结合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发挥社会组织信息技术和熟悉社会救助政策优势,开发移动端申请、受理通道,让困难群众实现在家申请。民政局工作人员可通过移动端口,对提交救助申请—入户开展调查—生成调查报告的家境调查全过程进行监管。

四是服务创新,建立“幸福云”平台,实现多元化救助。西湖区联合如家创新推出“幸福云”公益惠民平台,通过网上平台发布服务需求,系统自动配对服务人员,如家及时跟进家境调查,第一时间满足困境群众各种服务需求。平台整合近20家服务企业、523名志愿者、3个社会组织,建立相应配套制度。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折算成公益积分,可在慈善爱心超市兑换物品或者其他服务项目,也可转赠给有需要的困境群众,形成可持续的服务生态系统。

西湖区民政局引入社会组织开展家境调查,不仅弥补了基层民政力量不足短板,同时也满足了个性化、多元化的社会救助需求,打造了积极型多元化精准救助服务体系。

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实践案例介绍(五)

面对困难群众求助无门、居民家庭信息核对难、干部作风不亲民以及困难群众求助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在信息上实现部门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如何在工作上实现各社会救助部门的业务协同?如何在平台上整合社会救助相关资源?这对基层民政部门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民政局全面引入“互联网+社会救助”,以“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为基础,将民政、惠民帮扶中心、司法、教育、住建、残联、人社、卫计、工会、红十字会、团委、妇联12个救助部门39个救助事项整体联动运行,搭建起社会救助大平台。

一是围绕一个目标,搭建社会救助大平台。以“进一家门、解所有难”为目标,着重制度建设,建立社会救助大平台,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实施“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

二是规范两个流程,确保社会救助大平台顺利运行。规范外部管理流程,包括上墙公示、规范告知和展示样表;规范内部运行流程,包括流程设置、红色预警、超时通报和适时查询。

三是创建四个系统,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网上办理。包括政策清单系统、一门受理系统、信息核对系统和业务审批系统。

达川区民政局通过建立社会救助大平台工作机制,创新改革救助审批制度,提高了行政效能,强化了救助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延伸和拓展了十大民生救助制度,打通了服务困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实践案例介绍(六)

随着低保工作的迅速发展和低保标准的逐步提高,一些不合理现象、不公平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人情保”、“关系保”等时有发生,一些真正的贫困家庭却被拒之门外,既影响了政策的严肃性和政府的公信力,又损害了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民政局创造性地推行了“6+1精准画线、公开评议联审、标准化操作”的低保对象综合认定体系,将传统的“以评为主、以算为辅”认定低保的方法转变为“以算为主、以评为辅、以核为准”,真正把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充分体现低保的公平、公正、公开。

一是反证倒推,实行一票否决排除法。巴林左旗经过长时间调研,列出了14条不能或暂缓申请低保的条款,申请家庭凡具备其中一项便“一票否决”,提高了救助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二是“不养懒人”,为“福利病”开出良方。依据申请低保家庭成员身体状况、病残程度将抽象的劳动能力量化为具体劳动力系数,即根据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划分为6个类别,再根据不同年龄段划分为5个层级确定不同的劳动力系数。对重残、重病和高龄老人的劳动力系数设定为0,突出重点救助,最大限度地把真正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

三是务工收入有标准,赢得群众普遍认可。采取将无固定场所务工人员收入与最低工资标准、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的方法核定其收入。同时,考虑四季气候条件不同,务工时间根据当地能够在室外从事劳动的有效时间予以确定。务工人员年收入=个人劳动力系数×上年度本地区城市最低工资标准×当地一般务工月数(8个月)。

四是土地经营收入定量测算,农业核定有依据。将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与核定农村牧区土地经营收入挂钩。农村牧区土地经营个人年收入=个人劳动力系数×上年度本地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定比例(60%)。

五是倡导子女履行赡养义务,政府托底“不越位”。根据司法判例,按照赡养人收入的5%到10%的比例计算给父母一方的赡养费。按照子女就职行业不同,分别制定核定办法,对子女拥有大宗资产、豪华车辆、高档住宅的赡养费适当提高计算比例。对赡养人是低保户、患有重特大疾病或重度残疾的、监狱服刑或在校学生的可不核定赡养费。

六是巧破支出型贫困难题,引入“加减乘除”。对因患病医药费、在校学生学费、养老保险费等家庭实际刚性支出制定相应标准扣减家庭收入,统筹考虑家庭收入及刚性支出因素。七是标准化融入工作流程,实行“阳光低保”。制定《巴林左旗低保标准化工作流程范本》,进一步理顺低保认定过程的流向顺序,对低保的申请、审核、审批流程进行全面规范。

巴林左旗民政局低保对象精准认定工作开展以来,干部群众反响良好,宣传政策、执行政策的透明度强,广大群众意见少,产生了积极影响,赢得了群众赞誉。

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实践案例介绍(七)

当前,基层力量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新时期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瓶颈”,亟需社会力量的大力参与;同时,困难群众对于社会救助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同样需要社会力量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

浙江省温州市民政局利用民营经济、民间资本、民间组织相对活跃的优势,打造四大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救助,提高救助服务水平。一是建立“基金”项目,完善兜底保障机制。用政府安排的财政资金“撬动”社会捐赠资金,通过单独列支“救急难”资金、安排福彩公益金、整合扶贫资金、引导社会慈善捐赠资金等方式,以“政府出资一部分、民间慈善一部分和社会筹集一部分”的方式,全市筹集3893万元建立11个县级“救急难”基金(基金会)和1个市级“救急难”基金。

二是开展“全城发现”项目,完善主动发现救助机制。通过96345社会服务热线,电视、报纸等媒体,爱心驿站等基层救助帮扶机构,发动全城力量,开展“全城发现”困难群众帮扶救助活动,建立并完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实现了政府社会救助服务从依申请向主动发现的转型。

三是实施“爱心驿站”项目,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机制。在社区和村(居)建立“爱心驿站”,目前全市共建有爱心驿站155家。依托爱心驿站,打通了政府与社会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渠道。

四是开展“社工介入”项目,完善多元救助帮扶机制。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特点,为困难对象提供“社工介入”事前干预服务、事中介入帮扶和事后追踪问效机制。

温州市民政局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组织和民众全方位参与、有效合力的救助体系,在缓解基层行政压力上做了“减法”,在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上做了“加法”,在保障困难群众利益上做了“乘法”,实现了多方共赢和效益叠加。

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实践案例介绍(八)

一方面,低保方面的违规违纪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损害了困难群众利益;另一方面,因程序、文书不完备,救助部门、工作人员被诉讼,甚至被追责的情况屡见不鲜,伤害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亟需规范低保工作流程,推进低保规范管理,提高低保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民政局结合当地实际,从规范城乡低保申请、审核、审批、监督管理等工作流程入手,创新工作思路,研究制定了《最低生活保障行政执法规范性文书》,规范社会救助工作流程。

一是规范程序和文书,明确了3个告知受理环节,设定了8个核实受理环节,确定了4个审批环节,设立了3个动态管理环节,规范了6个日常监管环节,确保每一个关键环节都有规范的法律文书,为日后行政纠纷留下证据,也让申请救助的群众明白程序进行的步骤和进展,增强了工作人员和困难群众的法律意识。

二是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低保从“申请—审核—审批”各环节都有书面告知和证明材料,既保证了低保“公开、公平、公正”,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工作人员,避免因程序不完整、文书不完备、关键材料缺失等原因造成对工作人员的诉讼和追责。

三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简化程序、方便群众。通过社会救助执法平台,将低保系统内数据全部导入,同时增加了入户调查、定位导航、照相录像、扫描、数据上传等功能。平台集入户、查询和管理为一体,将文书中的5个关键环节全部实现电子化操作,极大提高了低保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在方便困难群众的同时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新城区民政局的规范性文书,明确了低保各环节操作流程,实现了低保工作的依法行政和规范管理,增强了工作人员和困难群众的法律意识,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工作人员,节约了困难群众的办事时间,为依法行政、依法实施社会救助提供了典范。

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实践案例介绍(九)

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经常发生一些突发性、临时性事件,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很可能造成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事件。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民政局出台《沈河区急难救助“四色”响应机制(试行)》,通过评估预判、四色预警、分类救急,设定“红、黄、蓝、绿”四色预警标识,达到“救急难”日常工作的视觉化效果。

一是强化统筹,科学施救。一把手区长直接担任“救急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完善政策措施,着力打造“以政策性救助为主体、慈善救助为补充、政策外贫困救助为突破、前置性救助为抓手”的“四位一体”综合救助体系;强化资金保障,规范资金使用管理。

二是健全机制,务求实效。通过“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通过“主动发现、主动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受助及时”;通过“科学评估、四级响应”确保救助群众“精准快速”。

三是综合救助,多元参与。指导街道设立前置救助资金子项目,变“事后被动救助”为“事前主动及时介入救助”;对其他社会救助管理部门负责的救助申请,及时提供转介服务;拓宽渠道,多方参与,为救助对象提供生活帮扶、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等专业化、关爱型服务。

沈河区民政局通过建立救助“四色”响应机制,进一步落实了“致力民生、崇尚实务”的理念,编密织牢了民生保障网,让突遇不测、因病因灾陷入生存困境的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在兜住民生底线、维护社会稳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实践案例介绍(十)

“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成功解决了社会救助制度碎片化、管理分散化、信息壁垒化问题,方便了困难群众办事,打通了救助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但是如何用好一门受理工作平台,切实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仍然有很大的探索提升空间。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民政局从提高救助效率和扩大救助效能入手,完善“一门受理、综合评估、分级管理”的综合救助机制,建立了社会救助四级信息圈制度,实现了综合施助和救助效应最大化。

一是一门受理。除了将一门受理范围拓展到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等社会救助事项外,还将服务功能进一步延伸到计生、残联、工会、司法、慈善等面向困难群众、具有其他专项救助扶助援助职能的相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同时,研发了“碑林区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工作平台”,为全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共计30个成员单位分配了使用权限,为区民政局和八个街道配备了高拍仪,支持全区所有社会救助一门受理事项的在线登记、转办、协办、跟踪督办,实现了一门受理事项的即时备案登记、即时综合评估、及时转办承办。

二是综合评估。将求助人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致困原因及需求等录入信息库,并对每一个申请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救助需求评估,将其需求与可适用的救助政策一一对标,符合一项救助政策的办理一项救助,符合多项救助政策的按照各项救助政策之间的衔接配套顺序,采取协同办理的方式,予以综合救助,开出复合型救助的“大处方”。对于暂不符合救助政策的,实现信息“留痕”,纳入困难家庭监测范围。

三是“分圈”管理。逐步建立健全了社会救助四级信息圈制度,采取社区摸排和群众主动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将辖区困难家庭按照困难程度分为四个圈。一级信息圈为低保家庭;二级信息圈为低收入家庭;三级信息圈为家庭人均收入高于低收入标准低于低收入标准1.5倍的困难家庭;四级信息圈为家庭人均收入高于低收入标准1.5倍低于低收入标准2倍的家庭。

碑林区民政局从区情实际出发,在各街道开展“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对急难对象综合施策、综合救助。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救助四级信息圈制度,形成了全区困难家庭信息库,对每一级救助信息圈分别实施相应的救助,既扫除了救助盲区,也有效防止了多头救助、重复救助现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