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桥变了几次,郝金团都有目睹。如同巨河滩村的变迁,都印在她的眸中一样。
对于沿河而居的村民而言,黄河是一个永远的话题。
“黄河与乡村紧紧挨着,就像嘴唇与牙齿。”65岁的郝金团见到记者来采访,朴实又直爽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挨着黄河意味着就有黄河水,逐渐地,黄河水养鱼这门行当开始在村里兴起。”
△巨河滩新村一排排整齐的小院
备下晚餐后,郝金团拎起了角落里的一个饲料桶,朝着院子对面的鱼塘走去。
饲料投射机一起一落,鱼塘里等待已久的鲤鱼、草鱼欢快地跳跃、扑食,为这个村庄的傍晚增添了不少活力。
背靠黄河的致富路
2011年11月,学会了种鱼养殖技术的郝金团和二儿子开始筹划着承包鱼塘养鱼。
买鱼苗、买饲料、安装设备,几个月之后,占地20多亩的3个鱼塘逐渐成形了。
从刚开始的几十条种鱼,到如今每年7000斤左右的产出。郝金团也没想到养鱼逐渐已成为了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衣食住行也因此得到了可靠保证。
养鱼的空档里,她还养了乌鸡和非洲雁。听着院子里传来的打鸣声,郝金团觉得自己的生活踏实而有奔头。
从“乘风破浪”到脚踩油门
郝金团的邻居是李海清。
李海清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巨河滩村的副村长。全村300余户村民的日常生活、产业发展,都是他为之努力的方向。
20年前,村民们主要种植玉米、黍子、土豆等。而今,三分之二的村民发展养鱼业,全村鱼塘占地6000多亩。
李海清说,多年前,村里通过水泵将黄河水引入鱼塘。后来政府与村里共同合资在村子里成立了鱼种站,引进了鱼苗新品种,村民开始逐渐发展生态养殖业。
后来村与村之间柏油马路贯穿、道路干净整洁。甚至还建起了跨黄河大桥。
李海清回忆,以前的巨河滩村就像一座孤岛。村子里的商店少货品也少,外出购物只能去黄河对岸的呼和浩特托克托县。
“我们村距离托克托县只有大约4公里。但是由于中间隔着一条黄河,村民出行只能乘小船。当时的小船最多能坐7个人,赶上下雨风大浪大的时候,船在河水里上下起伏,十分危险。”李海清回忆,几十年前在黄河里“乘风破浪”的身影就好像发生在昨天。
后来,在2004年,两地之间修起了一座手扶桥。
出行的人们每每过桥时都需全神贯注抓紧绳索。河面风大时,整个桥体都随着风来回摇晃。过桥时精神高度紧张,不能有一丝放松。
△郗建国
6年之后,可供车辆通行的巨河滩黄河大桥建成,这一次的变迁在郝金团的脑海里印象最为深刻。
随之而来的,是家家户户有了小汽车,去黄河对岸从“乘风破浪”变成了“脚踩油门”。“现在基本实现了想去哪,就去哪。”皮肤黝黑的郝金团笑着说。
新村里的新憧憬
2015年,郝金团和二儿子把家里的土房子翻修了,还添置了很多城里人流行的家用电器。家门前的土路也修成了平整的水泥路。
其他住在这里几十年的村民也想不到,曾经遇到大雨就漏的泥土房有一天会被宽敞明亮的新房代替。抽油烟机、空调等曾经带着“大城市”标签的家用电器,如今也成了家里的“标配”。
这一切变化,让郝金团不得不感慨社会的发展给百姓带来的福祉。
在郝金团房子的几公里外,是郗建国的新居。
郗建国此前一直在城里上班、生活。退休后,他选择了回到农村。
郗建国回忆说,2016年之前,他们在村里是土坯房。经过岁月的流逝,房子摇摇欲坠。
“一到下雨天就会漏雨的房顶都不知道修了多少回了,后来只能用木桩支撑,生怕坍塌。”郗建国说,后来的危房改造政策把这一切都改变了。
每次回农村老家都能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得郗建国最终决定退休后回到这里生活。
如今推开郗建国家的大门,整洁的独立小院,被郁郁葱葱的松树和菜地包围着,郗建国的妻子正在院子里采摘新鲜的豆角。
与他一样搬进新村里的村民还有100多户。现在除了种植玉米之外,村民都在自家小院及门前种起了各种各样的绿色蔬菜。
“我们还在小院里放置了烧烤的设备,周末的时候,我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给他们炖黄河鱼、吃烤串,小酌几杯。还能采摘新鲜的果蔬。”郗建国感慨,现在他过着的田园生活,正是很多城里人向往和追求的。
政策和勤劳结出的果实
李海清觉得,这些年,村民的幸福来源于思想觉悟和生活质量的“双提高”,村干部的工作方式相比之前也有了改变,变得更贴近百姓,想着办法带动村民继续致富。
△夕阳下的巨河滩村美丽宁静
李海清说,现在的生活与之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与国家的政策和村民的勤劳努力分不开。
未来,李海清还打算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引进生态发展项目,让村民的钱袋子再鼓一些,带领大家共同奔小康。
链接
巨河滩村是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下辖的一个村,内蒙古晨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报道组前往十二连城乡多个村庄,每一地均有自己独特的气息。
十二连城乡地处黄河南岸,在库布其沙漠北部边缘,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隔河相望,辖19个村。
2018年9月,经批准十二连城乡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
2019年12月24日,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