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冀以小康。这是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乌海市践行脱贫攻坚初心使命的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乌海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号工程来抓,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突出引“经”--充分发挥集体经济引领作用,切实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用“典”--树立典型人物指引扶贫脱贫正确导向,充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实现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发展集体经济推动脱贫。乌海市着眼顶层设计,制定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积极推行村企结对帮扶模式,深入实施“一村一策一项目”行动,大力推进葡萄种植基地、特色生态养殖园、共享农场等项目建设,通过金融杠杆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引导18家企业筹集村集体经济发展备用金1730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创收227.8万元,可持续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1个,占比84.6%,全市村集体经济实现“清零”目标。海勃湾区立足各村实际,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扶持壮大同富合作社蔬菜配送、天河谷粮油加工、丹丹农家乐等14个村集体经济项目。今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预计达到108万元,平均每村收入21.62万元。乌达区以“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深挖马堡店和敖包地域特色文化,建设乌兰淖尔美食街广场、蔬菜展销基地等一系列项目,发展黄河鱼垂钓、农家乐餐饮、贫困户养羊等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和“一湖一院一业”产业链。海南区把产业扶贫作为有效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多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一棵树村通过种植“百亩葡萄园”、向青岛昌盛等公司承包村集体土地、发展光伏新村农家乐等项目,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7.5万元。
先进典型扶贫干部带动脱贫。大力实施内源扶贫,积极开展“双向培养”活动,按照“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镇一库”的原则,把村干部和广大党员培养成脱贫致富带头人,把脱贫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或村“两委”后备干部,打造了一支立足本土、坚持奉献的扶贫工作队伍,为脱贫攻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截至目前,已选派13名懂产业发展、开拓创新意识强、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同时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实现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第一书记孔威和扶贫专干认真记录民情日记,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管理工作,组织成立了“鸿星田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形式,利用村集体房屋开办蔬菜面加工厂,日产2000余斤,采取企业经营、利润分红的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带领全村居民发展乡村旅游,成功举办年猪文化节、风筝艺术节等活动,促进旅游消费增收。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90后的第一书记巴雅尔和村党总支一班人,结合村情探索推行“双提双带双示范”党建工作模式,因户因人落实健康、教育、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村59户156人全部实现脱贫,其中32户94人实现稳定脱贫。
先进典型脱贫人物自主脱贫。乌海市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机制,落实脱贫措施,引领“我脱贫,我光荣”的风尚,涌现出一批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脱贫户先进典型,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竞相迸发。海勃湾区祁艳丽因病致贫,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教育、医疗等扶贫政策,在村党支部帮助下实现稳定就业,并加入“庭院养殖+贫困户”活动,成功脱贫,被评为2019年度乌海市“脱贫之星”脱贫致富好媳妇。乌达区刘虎义因故致残,被安排到就业局孵化基地做公益岗工作,扶贫专干帮助解决养殖技术、起步资金和养殖场地等问题,带动14户贫困户加入到“托养鸡”项目,经过不懈努力,成功脱贫致富,被评为2019年度乌海市“脱贫之星”脱贫致富好青年。海南区刘忠怀因学致贫,通过产业扶贫贷款获得养殖支撑资金,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成功走出了一条养殖的致富路,被评为2019年度乌海市“脱贫之星”脱贫致富好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