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是一个农业大市,下辖14个乡镇(办事处),2个开发区。全市国土面积4605平方公里,总人口95万人。地处神秘的北纬30度,境内平均海拔1100米,森林覆盖率达65%,水资源丰富,长江最大的支流清江发源于利川。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署,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凉爽之城”、“中国百佳深呼吸小镇”等荣誉,知名度节节攀升。是湖北的“西大门”,交通便利,3小时内坐拥重庆、宜昌、恩施、万州四个机场,宜万铁路、渝利铁路连贯东西,沪蓉西、沪渝、利万高速四通八达、318国道、326省道阡陌纵横。利川身处世界硒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茶叶、土豆、山药、莼菜等富硒优质农产品味美质优,地处“华中药库”、“武陵药谷”的核心区,有黄连、大黄、贝母、天麻等道地中药材2000余种,五大产业特色优势突显,资源富集。
茶 叶
1997年以来,随着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农业技术部门大力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栽培技术和名优茶创制加工技术。目前,我市无性系良种茶叶种植面积达到80%以上,茶叶质量、效益明显提高,茶农的种茶积极性进一步空前高涨,全市茶叶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推广的无性系茶树优良品种主要有福鼎大白、福云六号、龙井长叶、龙井43号、中茶108、鄂茶1号、鄂茶10号、黄金叶,还有毛坝早一、冷后浑等地方良种。
利川市产茶历史悠久,种茶制茶距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2012年毛坝乡,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称号;2013年,利川市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大县”称号;2017年,毛坝镇被湖北省农业厅认定为全省十大茶叶名乡镇、湖北省生态农业基地,同年,利川市成为“湖北省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2014年,忠路杨家坡嘉润茶叶公司生产的“深耕甘露”获得欧盟有机茶认证,现有7家茶叶加工企业,创建有机茶基地5000余亩,2019年农业农村部授予利川市“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称号。
利川地处北纬30度,地跨东经108°21′~109°18′、北纬29°42′~30°39′之间。境内群峦叠嶂,林海莽莽,森林覆盖率达到67%,生态优美。茶叶中有机硒和其它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硒的含量稳定在0.25—4mg/kg之间。多样原生态植被为河谷表面沉淀了丰富的有机质,微酸性富硒黄土壤成为高品质茶树生长的温床,润养了利川百年核心茶区。
利川市茶叶面积27.37万亩,涉及毛坝、柏杨、忠路、文斗、沙溪、谋道等6个乡镇,茶类以红茶和绿茶为主,红茶主要是利川工夫红茶,条索紧细有毫,色泽乌润,汤色红艳起金圈、滋味醇厚甘爽、香气浓郁,特别是本地品种冷后浑,茶汤冷却后汤色变浑,加热又恢复红艳明亮。生产的名优绿茶,雾洞、生耕甘露等绿茶色泽翠绿,锋苗显露,汤清色绿,甘醇香郁。全市茶农22万余人,茶叶加工人员5000余人,茶叶经营管理人员80余人,茶艺师139人,评茶员92人。
当前,利川市委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加快茶产业链建设,加强品牌管理,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促进茶叶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品牌效益进一步凸显,市场份额大幅提高,茶农收入大幅增加,努力把利川打造成全国有机富硒茶叶生产核心基地。全市茶叶面积大,品质好,宜打造茶旅融合,诚迎有实力的企业投资茶产业,带领利川茶叶产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水 稻
一直以来,利川水稻生产面积大、品质优,素有“银利川”之称,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稻谷价格下滑,农资生产成本逐年上升等原因,导致水稻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产业发展前景堪忧,急需有实力的企业来引领带动,打造高山优质硒大米,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基本情况
全市原有水稻面积32万亩,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改种果树、蔬菜、中药材等面积较大,已减到2020年131654.8亩、2021年129310.5亩、2022年116565.77亩。主要种植在海拔1100米区域面积约10万亩,该区域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12.3℃,日照时数1298.9小时,常年气温不超过35℃;大部分土壤天然含硒,无任何污染;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米。稻谷干物质积累时间长,大米品质优良、香润可口,是国内少有的高山硒大米生产区。
产业发展情况
海拔1100米左右的高山水稻面积10万亩,主要分布在南坪乡、汪营镇、柏杨坝镇、凉务乡4个乡镇,大户主体承包流转的面积约占50%,流转价格每亩300-550元。如:南坪乡五谷村,流转给中化农业宜昌分公司水田面积1100亩,每亩流转费500元,另给村委会每亩50元工作经费,共计每亩550元。利中盆地4个乡镇大部分田块平缓连片,机械化程度较高,占100%田块可实施机械耕整,50%田块适合机械插秧(若运用浮板式插秧机,适合机插面积可达90%),90%田块适合机械收割。
稻米加工企业现状:全年稻谷产量6万吨,年收购销售5000吨稻谷企业3家,年收购销售2000吨稻谷企业6家,共计约3万吨。稻米生产企业品牌仅有“一里香”略有名气,每年销售6000吨左右。还有部分稻谷销售难。
产业发展优势
1、高海拔区域水稻,昼夜温差大,稻谷干物质积累时间长,同一品种比江汉平原迟熟30天左右,稻米品质更好。
2、清江、郁江发源地,无污染,无工业区,土质好、水质好,雨量充沛。
3、世界硒都恩施•利川,根据土壤普查结果,大部分土壤含硒。
4、经过品牌打造,增加水稻种植效益,可以把原来的高山水稻面积恢复到20万亩。
5、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利川大米”正在申报之中。
总之, 利川高山优质硒大米是一张宝贵的名片,值得深入打造,提升附加值,让“银利川”绽放。
硒土豆
利川有400多年种植土豆的历史,农户家家户户种植土豆,家家户户喜爱吃土豆,利川种植的土豆品种叫马尔科,因品质和口感独特,深得本地和外地消费者青睐。2019年5月下旬,中国马铃薯大会暨世界硒都(恩施)马铃薯博览交易会在恩施州文化中心盛大开幕,与会人员来到利川市团堡镇四方洞村,实地观摩了这里的马铃薯基地,全国马铃薯研究专家和生产加工企业界人士齐聚一堂,现场非常热闹。从此,利川生产的富硒土豆声名远播,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利川硒土豆的特殊品质 生长在世界天然生物硒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被誉为“世界第一天然富硒生物圈”,天然富硒,利川土豆其干基硒含量为7.5~15微克/10克 鲜薯蛋白质含量1.6~2.5%,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2015年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利川土豆香、糯、甜口感独特。
土豆可以美容 小新鲜土豆汁直接外涂于面部、增白作用十分显著;土豆汁对晒伤、晒黑、清除色斑的效果显着,而且没有副作用;将土豆片贴敷在脸上,可减少脸部的皱纹;土豆汁外涂在青春痘上可慢慢消除青春痘。
土豆可以瘦身 土豆中只含0.1%的脂肪,是主食中脂肪含量最低的,蒸土豆作为主食,可以减少脂肪摄入;土豆淀粉含有一定量的抗性淀粉,在人体小肠中不能被酶解,在人体内不易被消化,具有瘦身的效果。
土豆可以防动脉硬化 土豆中含有大量的粘体蛋白,可保持动脉血管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过早发生。
利川硒土豆生长独特的生态环境 利川土壤天然含硒,生产的土豆为硒土豆;利川土豆生长在海拔300-1800米,北纬30度;温度、雨量、阳光极其适宜土豆生长,昼夜温差大,内含物丰富。
产业规模 全市常年种植面积达33万亩,产量30万吨。
中药材
中药材产业是利川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全市药材面积23.3万亩,以黄连、大黄为主,贝母、天麻、党参、杜仲等道地药材2000余种,下面介绍两个主要品种:
一、黄连
中药材利川黄连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利川黄连形似鸡爪,根茎集聚成簇,黄肥坚实称鸡爪黄连,又称南岸味连,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早在唐代就列为贡品,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连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连基地"。利川黄连质量居全国第一位,产量位居全国第二。
中国是世界种植黄连最早的国家,利川也是中国种植黄连最早的地区之一。黄连一直是利川重要的土产,并用作贡品。清朝以后,黄连种植面积逐渐增加。
全市现有面积11万亩,主要生产基地有:建南、汪营、谋道、忠路及福宝山5个乡镇和开发区,涉及有110个村、970个村民小组、3万多农户种植黄连。年产量8000吨。
黄连的药用价值黄连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以苦著称于中药。其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早在汉朝的《神农本草经》中即被列为上品。因其根呈连珠状而又色黄,故名"黄连"。并以条肥壮、连珠形、质坚实、断面黄色、无残茎及须根者为佳。
利川位于鄂西南隅,属于云贵高原东北延续部分,为大巴山系余脉,武陵山系西北部,面积为4602平方公里。该市平均海拔1100米,最高点位于东北部的寒池,海拔2415米,最低点位于西南部长顺郁江出境处,海拔315米。利川地处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与同纬度平原相比,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低山四季分明、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高山春迟秋早,湿润多雨,冬长夏短。年均气温8-12℃,年日照时数1278小时,年降雨量1500毫米,无霜期190天。是优良的中药材特别是黄连适生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造就了利川黄连独特的品质。
国营福宝山药材场和谋道三合药材场被评为湖北省级GAP中药材示范项目基地。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连基地"。1993年《中国名乡大全》(海风出版社),利川市被评为"黄连之乡"。2001年农业部、外贸部确定为"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2004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公告,对利川黄连实施原产地域保护。
二、马蹄大黄
大黄是利川市仅次于黄连的重要中药材品种,品种为马蹄大黄,在高山区域种植的历史悠久,近年来,大黄的用途由药用扩展到美容、保健等更广的领域,由于环境的变化,外面大黄种植的面积不断萎缩,市场销售价格不断攀升,而利川生产 的大黄因质量上乘,产量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发展迅猛,形成高寒地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大黄,含有蒽醌及其苷类、黄酮及鞣质类成分,属蓼科多年生植物,是一味常用中药材,也是40种大宗中药材之一。具有攻积泻下、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活血之功效。
大黄,是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生于山地林缘或草坡,野生或栽培,根茎粗壮。大黄移栽后,一般于第 3、4年7月种子成熟后采挖,先把地上部分割去,挖开四周泥土,把根从根茎上割下,分别加工,先洗净根茎泥沙,晒干,刮去粗皮,横切成7~10cm厚的大块,然后抗干或晒干,由于根茎中心干后收缩陷成马蹄形,故称“马蹄大黄”。粗根刮皮后,切成10~13cm长的小段,晒或炕干即成。
大黄,喜冷凉气候,耐寒,忌高温。宜在1400m以上的地区种植。冬季最低气温为-10℃以下,夏季气温不超过30℃,无霜期150~180d,年雨量为1300mm左右。对土镶要求较严,一般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最好,粘重酸性土和低洼积水地区不宜栽种。忌连作,需经4~5年后再种。利川高海拔山区非常适合它生长。
目前,利川人工种植大黄面积已达6万亩,年产量达3万吨。现主要分布在元堡、汪营、南坪、谋道、柏杨等乡镇。
利川地处“华中药库”、“武陵药谷”核心区,年产道地中药材4万多吨、品质优良、特色优势明显。现中药材规模以上企业利川仅有6家,主要从事原材料的收购、销售,急需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深入打造,做大做强利川中药材优势产业。
蔬 菜
利川是全国580个蔬菜生产重点监测县之一,有高山蔬菜、精细蔬菜、利川山药、利川莼菜、魔芋、山野菜等六大类,已建成4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拥有利川山药、利川莼菜、天上坪甘蓝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常年蔬菜基地面积55万亩、产量83万吨、产值11亿元以上。下面介绍两个品种:
一、莼菜
利川莼菜被誉为"世界珍奇"、"中国一绝",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世纪80年代,利川大力发展莼菜,被称为"中国莼菜之乡"。
产品特点 莼菜又名蒪菜、水葵、马蹄草、湖菜,属睡莲科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是珍贵的水生蔬菜,以幼嫩茎梢和水中的初生卷叶为食用部分,由于莼菜口感滑润,为其他任何蔬菜所不及,堪称一绝。医学研究表明,莼菜的胶质中所含的葡萄糖甘露聚糖确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因其含有丰富的胶质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长期食用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据测定,每100克鲜莼菜,含蛋白质745毫克,并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胶质,以及氨基酸等。国外研究表明,莼菜叶背分泌的一种类似琼脂的黏液,含大量的多糖,能显著强化机体的免疫系统,加强免疫功效,达到防治癌症的目的。莼菜又被称为"人类的免疫促进剂"。
产地环境 湖北省利川市属云贵高原东北的延伸部分。巫山余脉和武陵山余脉在这里交汇,境内四周山峦环绕,中部平坦,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全境地势高于相邻各县(市),是一个典型的高山悬圃。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使这里夏无酷暑,云多雾大,日照较少,雨量充沛,空气潮湿,非常适宜莼菜这种水生草本植物生长。
历史渊源 莼菜自古就被视为珍贵蔬菜,"莼羹鲈脍"这个成语,就形象地反映了莼菜绝佳的美味。
莼菜在中国有四个较大产区:江苏太湖地区、浙江西湖地区、四川螺吉山和湖北利川地区,其中又以湖北利川莼菜最为有名,因此利川也被评为"中国莼菜之乡"。由于这些地方气温较高,莼菜的品质特别是果胶远远比不上利川莼菜。
20世纪70年代,新西兰人艾黎在利川市首次发现野生莼菜资源。
1986年,中央电视台记者到利川采风,在佛宝山拍摄了一组野生莼菜原始群落的画面,播出后引起世人的关注。
1986年7月,日本高松商事株式会社长高野善隆来到利川,考察了福宝山的野生莼菜资源,发现利川莼菜果胶丰厚,芽粗壮,品质远优于西湖莼菜,并对利川良好的生态条件极为赞赏,认为利川具有莼菜批量生产的气候条件、净水及土地资源。1988年,农业部拨款支持利川莼菜基地建设,实施莼菜产业化。为做大莼菜产业,利川市实施了万亩莼菜基地建设项目第一期和第二期工程。
2005年,利川莼菜基地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第5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品牌效应不断彰显和提升,成为利川最负盛名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和畅销市场的创汇产业。常年基地面积1.5万余亩,年产量超过1.5万吨,种植面积和年产量中国第一。2004年12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利川莼菜"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二、山药
利川山药,湖北省利川市特色农产品,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富含硒、锗等稀有微量元素,是一种常用中药,也是人们喜食的一种滋补蔬菜。利川山药中尤以利川市团堡镇产的红皮山药品质最佳、药用价值高、食口性好,其特点为皮薄(呈淡紫红色)、色白、质实、高粘液质、水分含量低、味清香怡人、口感绵和。
独特的品质 特性利川山药富含硒、锗等稀有微量元素,性平味甘、无副作用,是医疗上一种常用中药,也是人们喜食的一种上乘滋补蔬菜和天然保健品。利川山药品质优良,尤以团堡镇产的红皮山药品质为佳、药用价值高,质地坚实,水分充足,硬度适中,外形整齐,色泽漂亮,根毛稀少,肉质雪白,口感松软细腻,绵甜适口,脆嫩甜香,素称"林野山珍"。
利川山药根茎棒状,长达33-66厘米,最长达100厘米以上,根少分枝,白色根着生许多须根,断面呈粘性,粘丝细长,可达丈余。白色小单生花,蒴果。叶对生,叶形多变化,常为心脏形或剪形掌状,叶脉6-9出,叶腋间生有株芽(称零余子,也叫山药豆,山药蛋)可供繁殖材料,也可食用。
丰富的营养价值 利川山药营养成分比较全面且丰富,蛋白质含量为:123.1克/千克,脂肪含量为:148.8克/千克,淀粉含量为:162.1克/千克,并含有天门冬氨酸、蛋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等18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且含有钾、钙、锌、硒等微量元素,其肉质、色泽、味道、黏度、口感、气味、营养等成分均处于其它品种之首。
优越的产地环境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地处中亚热带与亚热带的过度地带,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因山岭重叠,溪谷纵横,海拔315-2041米,相对高差大,气候变化较大,山地气候明显。与同纬度的平原相比,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风力较小等特征。低山四季分明,冬暖夏热,年均气温为12.8℃,全年日照时间达1298小时,年降雨量在1300-1760毫米左右,无霜期为234天,无霜期长,其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山药喜温、喜湿、耐荫的生活习性,进而促进了山药内营养物质的合成。
20世纪70年代,利川山药被国家卫生部确定既是食品,又是良药的96种动植物之一。2009年,在农业部信息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上,"利川山药"的品牌价值为2.32亿元。
初具规模的生产基地 利川市山药种植总面积达到2万亩,山药总产量达到6万吨,总产值达到5.4亿元。
荣获地理标志产品荣誉 2007年09月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利川山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利川山药产地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09年,利川山药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同年,在农业部信息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上,"利川山药"的品牌价值为2.32亿元。2010年,"龙船水乡"牌利川山药获国家有机转换食品认证。
还有高山蔬菜白菜、甘蓝、萝卜等大宗蔬菜面积38万亩,品质好、产量高,精细蔬菜辣椒、茄子、四季豆等面积14万亩,80%的基地由大户、专业合作社、公司连片种植,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柏杨、谋道、汪营、团堡、文斗、南坪等乡镇,蔬菜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仅3家,主要销售初级农产品,严重缺乏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畜牧养殖业
利川市有宜牧草山草坡403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山草坡290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2.3%。草场面积大,集中连片,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二高山次之。海拨1200米以上的高山,面积230万亩,占成片草场的81.6%,如:齐岳山、麻山、寒池、严家坪等。海拨800——1200米的二高山,面积47万亩,占16.7%;海拨800米以下的低山,面积5万亩,占1.7%。
2016年国土资源局三调数据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草地面积不到30万亩,近几年,利川以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独特富集的高山草场,底蕴厚重的民族文化为基础的旅游业。在对草场保护与利用进行了一次理念上的转变,从过去单一追求提高草场载畜量转变到利用草场本身的生态特色,大力发展草场旅游业,实施牧旅融合,提高草场综合经济效益。特别是齐岳山凭着特有的草原风光和凉爽的气候“筑巢引凤”,大力发展草场旅游和牧旅融合,主要集中一是在齐岳山,分布在柏杨垻镇、谋道镇、汪营镇、忠路镇。占地大约10万亩,二是在柏杨垻镇寒池山上,大约5万亩。
全市庞大的草场资源,可以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目前养牛规模一百头以上的企业仅四家,养羊一百只以上的主体十一家,牛羊肉深加工企业无。当前牛、羊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急需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深入打造,带动利川市畜牧养殖业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