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雪峰蜜橘之乡”洞口县,随处可见整地、挖穴、施肥的火热场景,各个专业合作社正抓住冬日“小阳春”的尾巴栽种优质蜜橘、茶叶和油茶幼苗,栽下脱贫致富的希望。

“种好‘三棵树’,脱贫能致富!”12月1日,雪峰街道木瓜村村民舒春石正在给刚栽种的橘苗施肥,望着眼前这4300余棵长势喜人的橘苗,舒春石满心欢喜,这可是该村47个贫困户的“摇钱树”呢。

木瓜村的柑橘种植只是该县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曾经走进人民大会堂、被周总理亲自命名的雪峰蜜橘,从明代起就成为贡品的古楼“雪峰云雾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种植面积就已达3万多亩的油茶,都是该县的“镇县之宝”,也是该县农业产业的拳头产品。种好以蜜橘、茶叶、油茶为主的三棵“摇钱树”,由“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转变,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问题,已成该县脱贫攻坚的共识。

重塑橘乡名片,打造联农扶贫双赢模式

12月2日,该县高沙镇温塘村鑫鼎柑橘种植合作社党员、贫困户、电商负责人齐聚一堂,热闹非凡。该村村支书简金仁兴奋地说:“我们把荒地流转过来种植柑橘,让贫困户都参与进来,已成功脱贫70户。雪峰蜜橘已成了脱贫的‘黄金果’,明年还要继续扩种400亩。”

立冬过后,雪峰山下处处可见“山外种柑橘、山内种茶叶、遍地种油茶”的喜人景象,产业扶贫“三棵树”已成该县加快脱贫攻坚的一张新“名片”。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该县提出种好柑橘、茶叶、油茶“三棵树”的发展规划。雪峰街道木瓜村顺势而为,大力种植柑橘。该村村支两委5人每人出资1万元,将47个贫困户156个贫困人口全部纳入,连片150亩的杨家岭柑橘种植基地顺利建成。

该村实行“村社合一”的产业发展模式,贫困户土地流转费用为150元/亩,以3年为期付一次租金。同时,国家补贴贫困户1000元/人。对于占修耕作道征用的土地,村委会以500元/亩作为押金支付给贫困户。“合作社+村委会+贫困户+基地”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保障了贫困户的后续收益。

“股权明晰、同股同利、收益同享、风险共担。”雪峰街道党工委书记唐煜介绍,通过发放股权证,注明户主姓名、家庭人口、持有股份,明晰股权,避免利润分红产生纠纷。

同时,该县鼓励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的产业帮扶资金和贫困户承包的荒山、荒田和房屋等折价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和生产经营,并按照“土地租金+务工工资+按股分红”等收益分配方式,引导双方建立产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同时,在产业运作中优先聘请贫困农户做工,让贫困人口既能享受进行土地流转的租金收入,又能享受参加合作社用工的劳务收入,还能享受相应的股份利润分红,真正依靠“三棵树”走上脱贫致富路。

创新村社户联,促进扶贫产业发展

走进洞口毓兰镇,但见漫山遍野的油茶林沿山起伏,郁郁葱葱。

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毓兰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油茶种植,还请来了技术员现场为村民进行指导,并实施了油茶新开和低改。

彭泽兴是该镇梅田村第一个种植油茶的贫困户,4年前,他在村里的扶持下搞起了油茶种植,今年两亩多的油茶园给他带来了15000多元的收益。尝到甜头的彭泽兴,又将自己的两亩多旱地改成了油茶园。

“以前种玉米、红薯,一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种油茶收入翻了好几番。”彭泽兴高兴地说。

油茶3到5年挂果,当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委托、合作帮扶机制,引导扶贫对象以土地、扶贫贴息贷款入股,参与油茶开发,并采取分期套种的方式,这样就能使油茶种植户每年都能够见到经济效益。油茶收成的时候,按照规定,洞口亿丰农林牧科技有限公司将按保底价收购,即使今年颗粒无收,种植户也可以得到每亩500元的农业保险金。

“我们公司为贫困农户免费提供油茶苗木、肥料和技术指导,并签订保底收购合同,让贫困农户无后顾之忧,安安心心把油茶树种好。”亿丰农林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成表示。

栽下“致富果”, 走上致富路,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种植油茶的行业当中。目前,全县共发展油茶5万多亩,新增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97家,入社贫困人口3892户12462人,参与油茶种植贫困群众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

确保一人一亩,贫困户家家都有“脱贫树”

“县委提出‘三棵树’的发展思路,贫困户和合作社的劲头高涨,我们公司发展更有新动力。”为在古楼乡仙人村新扩茶园1200亩,洞口县古楼云雾茶有限公司总经理米加升近来忙得脚不沾地。

米加升介绍,茶叶季节性强,不比其他农作物,采摘受季节和人工的制约。为帮助贫困户增收、确保采摘品质,公司统一收购贫困户采摘的茶叶。

湖南古楼雪峰云雾茶有限公司是该县从事茶叶生产和销售的龙头企业。公司通过打造有机茶园、规划生态旅游、建成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并与贫困户签订入股分红协议等方式,为洞口县“三棵树”脱贫攻坚战役鼓劲助力。

古楼乡地处雪峰山腹地,自然条件恶劣。6个行政村中有3个被定为省级贫困村。许多贫困户都是因病致贫,或是年纪太大丧失劳动能力。虽然经济欠发达,但该乡在茶叶种植上却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闻名遐迩的“茶乡”。

资金要跟着产业走,产业要跟着项目走,项目要跟着能人走。该县充分考虑到各乡镇土质、地形、水源等差异,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选种“三棵树”,并让像米加升这样的经济能人带动贫困户全体参与,保证贫困户在脱贫路上戴好“安全帽”。

据了解,今年该县计划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亿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种植雪峰蜜橘、茶叶、油茶脱贫致富。到2020年扶贫主导产业基地突破10万亩,实现每个贫困人口一人一亩脱贫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