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各地学校迎来了第一批来参加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小田就是其中一个。

为了这一天,小田准备了很久,希望能被北京大学所录取

合上笔盖的那一刻,小田对自己的成绩已经有了底,尤其对于这次的作文题目,更是信心满满,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并没有在录取名单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经过多番周折,他才了解到,自己的作文竟然被判了零分,这件事甚至惊动了邓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小田的作文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被打零分的作文

高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改变人生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对于大学生还比较少的七八十年代的人来说,高考的重要性要更甚。

1977年,社会激浊扬清,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新的阳光,第一届高考也拉开了序幕,听到这个消息的学生们都非常的激动,他们渴望通过高考来获得更加广阔的舞台。

小田也非常的振奋,自从1966年停止高考之后,很多像小田一样的知识分子就上山下乡,开始务农,曾经的大学梦只能深深的埋在心底,这是属于那一代人共同的一个遗憾。

虽然已经过了十几年,但是并不影响小田等人对高考的热情,这毫无疑问是最特殊的一年高考,不仅参加的人比较多,而且年龄跨度也很大,有些人才刚刚毕业,也有的人已经三四十岁了。

另外,这次高考也不限制参加人的阶级或是身份,工农兵均可报名,这也就提高了考试的竞争压力。不过面对这样的情况,小田并不担心,他在下乡之前成绩就一直很不错,多年来,即便每天忙于农活,但是依旧没有放弃过看书,他的文采也得到了十里八乡的称赞。

小田心中对北京大学充满了向往,作为中国最高学府之一,并且还是新文化运动的起点,对于小田来说,北大曾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乐园。

虽然那时候的教育普及度还不高,真正能称作为知识分子的也占少数,但是当年的高考报名人数还是让很多人吓了一跳,毕竟积压了12年的考生,用现在高考状态来形容,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一时间,大部分的学生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备考环节当中去,甚至于家里人也没有闲着,可见其重要性。

很快就到了上考场的日子,小田和伙伴们一起走进了考场,期待着这次出来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不过毕竟已经荒废了十数年,而且很多学生还没有适应考试的节奏,刚开始考试没多久,就有人陆陆续续的提前交卷离场了。

但是小田却一直端正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丝毫没有被周边的人所影响,认真的写着自己的那一份答卷。

小田最擅长的就是文科方面的知识,像是什么名言诗句更是信手拈来,因而在面对自己的优势题目时,小田认真的斟酌了很久。

在当天考完后,有人过来询问小田的答题情况,小田在复习的时候就是他们当中悟性最高的,也是基础比较好的,在后来他们自发组织的模考当中,小田的成绩也是遥遥领先,所以不管是小田还是周围的朋友,都已经默认了大学中会有小田的一席之地。

在考试结束后,小田还凭借着出色的记忆力将自己的作文重新默了下来,朗诵给了同学和乡亲们听,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之后,小田信心满满的交流了自己的答案,然后回到住所耐心的等待着录取通知的到来。

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不仅没有等来录取通知书,还等来了一篇零分的作文答卷。

邓公责令重判

很快全部考生的卷子全部审阅完毕,录取通知书也陆陆续续的发送到了各位考生的手中,小田周边也有很多同学收到了来自学校的好消息。

看着周围的人或是欣喜或是沮丧,小田的心中也不免着急了起来,尤其是在看到平时比自己成绩差很多的同学都收到了通知,自己却毫无动静时,心里面更是像打鼓一样。

朋友看出了小田的焦急和慌张,安慰他可以再等等,好饭不怕晚,也许是北大的通知书发出的时间不一致呢。

当时的通讯设备不比现在的快捷,更没有什么新生群和电子邮件可以咨询,通知书都是邮递员一封一封运送的,出现延迟的情况也非常的正常,小田再心中默默的安慰自己。

可是一连等了好几个月,还是没有任何好消息的传来。小田彻底慌乱了。他来到了相关部门进行咨询,可是工作人员却只冰冷的告诉他:你的分数不够,没有被录取。

这怎么可能呢?小田对自己的答题状况非常的有把握,而且在考完之后也跟同学们对了答案,胸有成竹的事情怎么会突然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了。

小田激动之下要求审查自己的分数,工作人员起初有些不耐烦,想着随便找个理由给小田搪塞过去,谁知道小田的情绪激动非常,不得不联系了上级工作人员。

小田的心情是非常能被理解的,对于他而言,这也许是他摆脱现在困境,实现梦想的唯一机会,现在却莫名的原因被宣判了死刑,让他如何不能不激动。

经过审查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告知小田,是他的作文得了零分才导致最终的分数比较低,这下小田更加不解了,自己的作文写得明明很好,为什么会一分都没有呢?

还没等到他思考,就有一位工作人员将他带到了一间办公室,判卷的负责老师才将真正的原因告知小田。

原来,小田的考卷在被审阅的时候,判卷老师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劲儿,这篇作文文采斐然,观点鲜明,逻辑清晰,本该是一篇上佳之作,会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但是这篇作文里面却存在着很多对于当下政策的一些“看法”,对于还没有彻底解除紧张氛围的七八十年代来说,这篇文章就具有了很高的“风险性”。

于是在多方阅卷老师的商议下,他们还是不敢给这篇作文评分,如果给太高的分数,将来追究下来,自己很容易被卷进泥潭,最终只好暂时做出了零分的处理。

这篇有争议的卷子还被送到了上级的省招生办,又送到了教育局,最终竟然惊动了远在北京的邓公。

邓公在知道了来龙去脉之后当即就将教育部的负责人交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邓公表示,这位学生没有交白卷,也没有乱写,不该莫名其妙被判零分。并且要求他们重新判卷

智慧如邓公,他心中也明白老师们不敢判卷的原因,于是对负责人说,我们的思想不能被禁锢住,只有打破了这种封闭的枷锁,我们才能真正选拔出有意义的人才,国家才能兴盛和前进啊。

听到邓公的话,负责人的也对之前的做法深感不妥,于是将卷子重新带回到了阅卷室,重新召集了老师进行返工。

邓公掷地有声的四个字改变了小田一生的命运,这篇作文最终以满分的成绩回到了小田的手中,虽然自己卷子恢复到了应得的分数,但是却为时已晚,彼时很多大学的通知书都已经陆陆续续派完了,北京大学更是已经招满了学生,小田就这样和自己心仪的梦校失之交臂。

被改变的人生

从满分到零分再到满分,这个过程小田无法主导,就像他只能看着北大从自己的面前路过一样,世界上的大多数事情都是这样,也正是俗话中所说的那样——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但是小田并没有怨天尤人,他静静的等待着最终属于自己的结果。不久后,小田的录取通知书终于姗姗来迟,这是一封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虽然和自己想象中的差了很多,不过小田依旧很开心自己的努力有了实质性的成果。

正所谓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虽然没能去到北京大学,但是小田并没有放弃学习,得过且过,来到专科学校后,他利用身边的一切学习资源,努力的提升自己,还参演了北京大学组织的话剧。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后来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还改编了这一段真实的历史场景,邓公发现零分后的愤怒和担忧充分的展现出了他对于人民对于学生的深切关怀。

在从专科毕业之后,小田敏锐的发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活力与市场浪潮,于是开始下海经商当起了个体户,现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水平,小日子过得十分的富足。

小田用实际行动像我们证明了,人生是一片旷野,即便曾经偏离了轨道,也会在努力的加持下一步一步接近自己想要的生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