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莎车县伊什库力乡巴格万村是莎车县今年脱贫摘帽村,近年来,为解决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农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巴格万村“访惠聚”工作队充分发挥职业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种植洋芋、洋葱等特色作物,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近日,笔者在莎车县伊什库力乡巴格万村看见村民阿卜杜如苏力·穆萨正在地里管理刚播种不久的洋芋,今年他在村“访惠聚”工作队的引导下种了3亩洋芋,看到种下的洋芋长的一天比一天好,他对今年的增收充满了信心。莎车县伊什库力乡巴格万村村民阿卜杜如苏力·穆萨说:“因洋芋的施肥和浇水都很按时,长势很好,今年有信心卖出拱棚洋芋2000元,两亩地洋芋卖出3000元。”
阿卜杜如苏力·穆萨家里有十亩地,以前他在地里种了5亩小麦和5亩棉花,一年下来收入不高,这让阿卜杜如苏力·穆萨很苦恼。阿卜杜如苏力·穆萨说:“那个时候,因没有技术,看小麦顾不上棉花,看棉花顾不上小麦,棉花和小麦都没有得到收益,家里越来越穷。”
2018年,喀什地区农业农村局驻莎车县伊什库力乡巴格万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在挨家挨户入户走访中发现遇到像阿卜杜如苏力·穆萨这样村民在巴格万村还有很多,针对这个问题,“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商议决定从调整产业结构上入手,提高村民亩均效益。
喀什地区农业农村局驻莎车县伊什库力乡巴格万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阿卜都艾尼·阿卜来提说:“种植业比较单一,农民种的小麦,然后种的复播玉米,我们驻村以来,引导群众种植特色经济农作物方面做了很大的工作,特别是从19年开始,我们在复播产物上狠下功夫。”
依什库里巴格万村有218户905人,其中贫困户107户,446人,为了调整产业结构,让农民从地里看到真正的效益,“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结合本村特点,在2019年鼓励村民种植复播西瓜,冬白菜、万寿菊等特色种植农作物,并实现人均一亩地,增收1000元。今年在19年的基础上,工作队又结合市场经济效益,鼓励引导村民种不但市场效益好又容易种的洋芋和洋葱。
喀什地区农业农村局驻莎车县伊什库力乡巴格万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阿卜都艾尼·阿卜来提说:“种植特色农作物方面,种了一些农作物,特别是在32个拱棚里种了土豆,在拱棚种植土豆的基础上,160亩地种了正播土豆,53亩地种了洋葱,现在的长势非常的吸人。”
村民努日曼古丽·卡迪尔今年也和其他村民一起在自家地里种了3亩洋葱,这些天她正忙着给种下的洋葱除草,一想到今年收入会比去年高,她心里美滋滋的。她说:“去年在5亩地种了蔬菜,一亩地卖出去1500元的蔬菜,今年三亩地种了皮牙子,长势很好,有信心三亩地的皮牙子可以挣6000元。”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必然趋势。如今,伊什库力乡巴格万村的村民积极迎合产业调整,在自家的田地里种下了土豆、洋葱、西瓜等特色经济作物,干部们的正确引导下,村民们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有信心。(热依木克孜 热依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