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划到现实
脱贫攻坚战是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国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的内容。
无人机拍摄的雅砻江畔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里庄镇全阁村。图|新华社
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在此之前,扶贫领域使用攻坚概念的,还有“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大规模扶贫攻坚,力争用7年的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当时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经过7年的扶贫攻坚,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下降到3%左右。除了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中央确定的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
从“八七扶贫攻坚”到脱贫攻坚战,这不仅是全国扶贫工作形势的转变,同时也是扶贫工作目标的不断升华,更是对新时期中国扶贫工作的更高期待。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精准扶贫基本方略是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之所以提出精准扶贫基本方略,是因为以往“撒胡椒面”和“大水漫灌”的扶贫工作机制已经无法回应新时代扶贫工作的要求。
精准扶贫并非易事,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但最终都被我们的干部和群众一一化解。
困境1:精准识别难
脱贫攻坚的前提是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如果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扶贫工作就会失去基础,也就难以做到有的放矢,扶贫工作也就难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脱贫攻坚期间,脱贫攻坚主要在农村地区展开,而农村人口的收入具有模糊性、变动性、现金交易性和非规则性等,因此,要按照国家确定的贫困线把贫困人口识别出来并不容易,贫困识别要下足绣花功夫才能客观准确。
2020年8月12日,贵州省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的村民在采摘用于生产糟辣椒的鲜辣椒。图|新华社
方法:深入农户,绣花功夫来识别
要想实现精准识别,就需要深入村庄深入农户,只有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才能够对村庄所有农户的情况了然于心,在此基础上进行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就不会是难题了。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韭菜坪海嘎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波,驻村8年,辛勤的付出换来了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赞誉,并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如果没有8年的驻村工作,没有驻村工作中扎实细致的走访和调查,第一书记实现不了100%的精准识别。
在脱贫攻坚期间,全国共派出了超过200万人的驻村扶贫干部,也正是在他们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下,我们的扶贫工作才获得了坚实的基础。
困境2:帮扶施策难
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的缺劳动力,有的缺技术和资源,有的是医疗或是教育负担重,有的则是因为缺乏产业发展项目。不同的致贫原因需要不同的扶贫举措,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缓解贫困。但差异化的贫困缓解方案,需要扶贫工作人员大量的精力投入,同时还需要细致深入且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方案。有限的扶贫工作者面对众多的贫困人口和差异显著的致贫原因,要想实现精准帮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左图为2018年7月16日,村民走在硬化前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里庄镇全阁村通村路上运输物资;右图为2021年1月13日,村民走在硬化后的全阁村通村路上。图| 新华社
方法:问需于民,精准高效
四川凉山彝区致贫原因复杂,深度贫困与恶劣自然条件、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思想观念、突出社会问题相互交织,此外,还有禁毒防艾等特殊问题需要解决。因此,这里的扶贫工作不仅需要产业发展,同时也有着显著的社会治理与毒品整治的需求。
针对禁毒问题,四川省开展了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省际联合整治和跨区域联打联控强化性结合。
针对艾滋病问题,很多患者治疗意识差,扶贫部门为此建立了全链条跟踪管理治疗机制,采取了“进了门”“见了人”“拿出药”“端上水”“张开嘴”“吞下药”“再张嘴”的全过程精细帮扶。针对因生育导致的贫困问题,当地还开展了超生治理行动,改变群众的传统生育观念,打破“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
困境3:产业增值难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但是产业的发展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好的效果。实现产业扶贫的良好长效,不仅需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提供技术、人力支撑,同时也需要解决好扶贫产品的销售问题。如果,无法将好的扶贫产品转化为良好的市场价值,脱贫增收的效果就没法实现。
如何减少产业发展中的风险并实现产业的既定价值是相当难的一项工作。正如扶贫干部所言:“如果发展产业容易,可能很多人都去发展产业了,也就用不着帮扶了。”
2020年11月11日,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的女员工在传递货物,准备装车发货。图|新华社
方法:跨省协作
闽宁村曾经是贫困高发的不毛之地,在福建的扶贫协作下,曾经的黄沙滩变成了如今的金沙滩。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的转变,是因为扶贫协作不仅带来了资金和项目,更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思想。
闽宁村在扶贫协作方的帮助下,首先做好了产业发展的基础工作,比如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和农田灌溉等,其次引入资金、人才和项目,培育发展特色产业。
随着产业发展基础工作的完成,一批批福建企业和人才到宁夏投资兴业,他们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而且带来了沿海地区先进的市场观念和“爱拼才会赢”的精神,给闽宁镇的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如今,闽宁村已经成为了闽宁镇,当地也培育形成了菌草、葡萄、黄牛等主导产业,产业发展的成效有目共睹。
困境4:提升能力难
脱贫攻坚要取得良好的成效,必须要有强大的人力支撑,而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扶贫干部,就是最重要的人力支撑。面对消除贫困的世纪难题,我们很多扶贫干部的能力是不够的,有些人甚至对农村的许多情况都是不了解的,不了解农村和农民,如何开展帮扶工作,这是摆在广大扶贫工作者面前的最直接障碍。
方法:扎根大地,走遍乡村
贫困人口,无论是能力还是思维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推动脱贫攻坚的历史大潮中,贫困群众对帮扶干部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对于很多扶贫工作者来说,扶贫工作是个新鲜事。
林芝市李云海于2017年初从市旅发委抽调到脱贫攻坚产业组,从文旅工作到扶贫工作,这无疑是一项挑战。为了能够适应工作的需要,李云海立志要把自己培养成为脱贫攻坚产业的土专家。他每年在生产一线的时间不少于半年,足迹遍布全市所有乡村,把产业管理工作延伸到了田间地头、生产车间,说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一遍又一遍,直到群众会干,真正成为了农牧特色产业的行家里手。
正是扎根于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将自己的价值服务于脱贫攻坚的艰苦事业,李云海才能够有效回应贫困群众的需求,也正因此,他被推荐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困境5:内生动力难
贫困群众是脱贫的主体,如果贫困群众自身缺乏奋斗的动力,缺乏脱贫的信心和志气,作为外在帮扶力量的各种主体,采用再好的帮扶举措,也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扶贫工作要避免养懒汉,也要避免福利依赖,让贫困群众自身能够战天斗地,能够克服贫困的心理与思想观念约束,才能够真正摆脱贫困。
方法:典型来带动
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除了常规性的政策宣传、思想动员和说服教育,让身边的典型人物来示范和引领也是十分重要的。
笔者在湖北保康县调查的过程中,曾经了解过一个盲人致富能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郭大荣,在早年矿山工作中,他因哑炮意外爆炸而失明,但困难并没有让这个汉子一蹶不振。
失去矿山的工作后,郭大荣回到家乡,首先进行了养猪,尽管只有20头左右的规模,但凭借坚韧的意志和常年难以想象的付出,他很快就成为了村中的富裕户。而后,在村里的支持下,郭大荣又发展了100余亩的烟叶种植,同时还成立烟叶种植合作社,承包流转了村中闲置土地,并吸纳了10多个劳动力在自己的合作社进行务工。
郭大荣不仅成为脱贫致富的典型,更成为村庄广大群众自力更生发展的精神符号,在郭大荣事迹和精神的感召下,其所在的村庄成为了全县第一批退出贫困村序列的村子。
类似郭大荣这样的脱贫典型,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出现,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与贫困斗争与命运斗争的精神,成为脱贫攻坚过程中难得的社会精神财富,这些人物也激励着广大贫困人口用实际行动向贫困宣战,并最终战胜贫困。
困境6:凝聚更广泛社会力量难
如果我们将扶贫工作视为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那么我们是很难在5年的时间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让行业部门、社会组织、非贫困群体、企业、军队和高校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才能构建起社会大扶贫的格局,凝聚最大力量保障如期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
方法:探索社会扶贫新模式
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是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从2015年开始将自己的研究转化为扶贫的实际行动,通过近5年的探索和努力,将一个深度贫困的瑶家村寨——河边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同时也形成了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的典型模式。
李小云主导的贫困治理,建构了村域脱贫的复合产业发展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也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农民中心”的工作原则。与此相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形成了“研究生助力团”的扶贫帮扶模式,学校选派专业素质强且热心扶贫事业的研究生入驻到帮扶县的各个乡镇,借由专业知识的传播来助力扶贫,这不仅让贫困村的产业得到了提升,也培育了一批知农爱农的新时代知识青年。
困境7:持续发展难
针对“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情况,我们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让群众脱离了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但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却面临很大的困难。
移民后扶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易地扶贫搬迁的效果,也给该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搬迁贫困人口的稳定增收和生活水平持续提升,要求扶贫工作者系统谋划针对搬迁群众的一揽子持续帮扶工作。
2020年8月31日,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团山安置点,搬迁群众送子女去上学。图|新华社
方法:周到服务,解决生活难题
将贫困人口搬进新社区,可以轻松保障贫困人口的住房安全,也在整体上改善了贫困人口的发展环境。但搬迁群众还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因区域文化差异、社会融合和增收途径有限等原因,往往会有一部分搬迁群众再返回老家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搬迁社区的服务和治理工作尤为关键。
贵州铜仁市的德龙新区,正是一个典范区。
为了实现搬迁群众的融入,社区支部书记首先在社区内建立了3个自治组织、20个群团组织和5个经济组织,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组织归属,也就解决了融入的问题。
其次,通过引入打火机组装、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社区工厂,每个家庭都有1个劳动力实现社区内就业;为了满足一部分劳动力的务农需求和农业情感,该社区还就近发展了魔芋、牧草种植与牛、兔养殖业。
在产业与就业服务外,社区还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实现了就业、就医、就学与社保等民生工作的一站式服务,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基本清零,最终实现了贫困人口稳定和发展问题。
脱贫攻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伟大事业,而这项事业的成功需要破解多方面的困境和难题,正是因为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导,加上扶贫工作者和多元社会力量的参与,我们才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消除绝对贫困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和新的希望,未来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将进一步考验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