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芭蕉芋猪的基本介绍
雷波芭蕉芋猪,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特产,指在雷波县境内以生鲜或晒制的芭蕉芋茎、叶、块根,经粉碎发酵后作为主要原料喂养的生猪,当地俗称“芭蕉芋猪”。雷波用芭蕉芋(又称蕉藕)喂猪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用芭蕉芋作为饲料出栏的猪肉具有色泽一致,肉质红润,食之鲜嫩,可口化渣的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雷波县从20世纪60年代引进种植芭蕉芋,从金沙江河谷的柑子、中田、谷米等乡,到高海拔的箐口、谷堆等乡,均有它的踪迹。到2007年,全县农户自发性种植芭蕉芋的面积48000亩。芭蕉芋,学名蕉藕,又名蕉芋、藕芋、姜芋、旱芋、煎芋、蕉茅,属昙花科美人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富含蛋白质、蛋氨酸、赖氨酸等营养成份,具有生长范围广、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等特点,是饲养畜禽的一种优质饲料。
在雷波,用芭蕉芋作主要饲料喂养的生猪,肉质细嫩、滋润,板油洁白如玉,炼油时化渣快、油渣少。农户喂养的芭蕉芋猪,一般自己宰杀食用,少有出售。
地域范围
雷波芭蕉芋猪主要以芭蕉芋饲料饲养为主。产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境内,包括锦城、南田、汶水、黄琅、永盛、西宁、上田坝、莫红、山棱岗、马颈子、卡哈洛等,共33个乡镇。产区版图面积 1993.5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产区位于北纬27°36′-27°49′,东经103°45′-103°47′;主要在海拔1800m以下的高二半山、二半山、干热河谷带。产区常年芭蕉芋种植面积稳定在6400公顷以上,总产量在46.7万吨(包括鲜芭蕉芋块、茎、叶)以上。年存栏芭蕉芋猪10.03万头,出栏芭蕉芋猪11.2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