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伊始,风起夜凉。
9月7日凌晨1时,很多人已在睡梦中,华容县禹山镇砂山村的村民却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们头戴探照灯,手持镰刀,上船撑桨,拨醒碧绿的水面……
砂山村地处东湖之滨,围湖而居的村民从前以养鱼为生。
对村民方德华来说,养鱼是一件“伤心事”,因为“越养越穷”。鱼池长期投饵施肥后,水质恶化,鱼儿难以成活,一年到头卖鱼挣的钱甚至不够养家糊口。
2014年,包括方德华在内的14户沿湖村民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彼时,华容正式对东湖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实行“人放天养”的生态增殖模式。
砂山村传统落后的渔业之路走不通,必须另谋出路。正当村党总支书记魏祥云一筹莫展时,依靠种植芡实成为全村第一个万元户的李云甫,决定成立洞庭碧绿专业种植合作社,带领村民“拼一把”。
芡实,是湖区常见的一种水生植物。芡实杆剥去带刺的外皮,脆嫩爽口,即可炒制食用,当地也叫作“鸡菱梗梗”。
李云甫的致富秘诀,就是这不起眼的“鸡菱梗梗”。“我们种出来,真的能赚钱吗?”有村民们半信半疑。
“芡实种植首选生态环境好的低洼田地或池塘,我们可以先投放河蚌改善水质。芡实采收后留下的叶片在水中腐烂,及时清理就不会造成污染……”李云甫带着村民来到自家种满芡实的鱼池,让村民实地观摩,讲解从选地、催芽播种,到田间管理、采收及留种贮存的种植“生态经”。
现场听完课,方德华坐不住了。他将原来的5亩鱼池改种芡实,去年又承包了5亩低洼田扩种,还套养小龙虾,年收入已超过5万元。
在李云甫的带领下,14户沿湖村民纷纷转种芡实,成功脱贫。合作社也越来越热闹,40多户村民先后入社,流转水田近500亩,芡实杆产量逐年攀升,亩产可达千余斤。
随着产量急剧增加,本地市场需求接近饱和,村民们辛苦种植的芡实杆一度面临滞销困境。而新鲜采摘的芡实杆,过夜之后,口感、风味将大打折扣。
50多岁的李云甫不肯认输。他租了一辆面包车,每天载着上百斤芡实杆找销路。跑遍岳阳其他县区、益阳南县和沅江的农贸批发市场,最远跑到了长沙马王堆菜市场。从白送给商贩试卖,到商贩上门收购,如今,许多外地商贩慕名而来固定收购。
天色微明,水鸟掠波,野鸭觅食,小船满载而归。采摘上来的芡实杆经过剥皮、清洗、挑选、称重、捆扎等环节,按照10斤一捆的标准规格,整齐堆放。
益阳人杨建秋开着三轮摩托车第一个进了村,以2元1斤的价格,从7户村民手中收购了1500斤芡实杆,“不早不行呢。有几家长沙的饭店联系要货,我要赶在他们中午做生意之前送到。”
凌晨4时从湖北石首出发,6时多到村收购芡实杆的谭中平、谭小红两兄弟,在当地做蔬菜批发,他们已连续3年来砂山村收购。湖北也种芡实,为什么舍近求远进货?“岳阳朋友介绍来的,看到这里货源充足,杆子既新鲜又有‘颜值’,卖得俏!”谭中平说,运回去后,只要一个下午,芡实杆就会销售一空,十分受欢迎。
看到村里的车辆来来往往,魏祥云既欣慰又憧憬。考虑到去年全村种植芡实总收入超过200万元,他和李云甫计划今年借助互联网,进一步打响砂山村芡实的知名度,组织联系社区电商渠道,帮助村民稳定销售市场,让大家的生活越过越美。
■记者手记
脱贫是新奋斗的起点
赖泳源 张璇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托丰富水资源的砂山村发展淡水农产品,尤其是芡实,可谓增收致富的“神器”。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位外村的“淘金者”。55岁的谢金华今年借住在村里,流转5亩水田种芡实。虽是新手,一天也有两三百元进账。
对村民来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方德华把女儿送去学习电商知识,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李云甫曾把芡实杆做成泡菜推广,每天上网学习如何把芡实产业做大做强。
自从有了生态保护意识,砂山村的产业路子才走对走稳,再次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曾经遍布船网的东湖,如今成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公园。相信不久后,砂山村的致富产业将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文/张璇 赖泳源 通讯员 蔡建业 吴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