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蟥,又名水蛭。在普通人眼里,它是稻田里可怕的“吸血鬼”;但在养殖户眼里,它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是价格不菲的“软黄金”。在高邮,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85后年轻小伙从蚂蟥身上看到了商机,并于2016年底合伙成立互信蛭业合作社,承包土地70余亩,开启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养殖南京水蛭技术视频_南京 水蛭养殖技术_江苏水蛭养殖

一顿饭吃出创业项目

今年国庆长假前夕,高邮市互信蛭业合作社低密度网箱养殖基地迎来了蚂蟥开捕的日子。“这个养殖基地内设150多个网箱,每个网箱的蚂蟥产出少则12斤、多则20斤,预计总产量可达1800斤至3000斤。”互信蛭业合作社总经理丁家云一边盘算着今年基地的收成,一边向记者讲述了他与搭档曾凡玉合伙养蚂蟥的创业故事。

养殖南京水蛭技术视频_南京 水蛭养殖技术_江苏水蛭养殖

出生于1988年的丁家云虽称不上“富二代”,但他家境殷实、衣食无忧。2011年,丁家云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后曾留在南京工作过三年多的时间。婚后不久,他便辞去那份“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回到了高邮创业。期间,丁家云不断考察项目,最终选定了养殖蚂蟥项目。

2016年8月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丁家云在一个朋友的饭桌上,结识了与自己年龄相仿、从事蚂蟥养殖的曾凡玉。“他为人踏实,吃苦耐劳,刚好与我的性格形成互补。当时他养殖蚂蟥已有四年时间,虽然只有3亩田,但效益十分可观。”丁家云说,那顿饭后,他俩一拍即合,决定搞大规模蚂蟥养殖。

在实验中获得经验

说干就干。2016年年底,两人合伙成立了高邮市互信蛭业合作社,投入200余万元,承包了70亩田地,投放蚂蟥苗1千余万只。其中55亩用于规模化养殖,另外的15亩用于实验。“我们不断做实验,是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更好的利润。”丁家云告诉记者。

“蚂蟥怕光,喜欢在夜间活动。”丁家云说,鉴于此,他们大胆做了高遮光性实验,将蚂蟥24小时封闭在黑暗的环境中。一段时间下来,虽然幼苗的活力不是太好,但是质量和数量都有所增长,效益还是可观的。

“前期南京农业大学郭巧生教授前来考察时,提出了高密度工厂化养殖方案,但这个实验在蚂蟥养殖方面没有成功的先例,所以我们不敢贸然尝试。”丁家云介绍说,在郭教授的指点下,他和曾凡玉反复琢磨,举一反三,最终尝试了低密度网箱养殖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蚂蟥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个头较大,成果十分可喜。

“实验有成功,也有失败。”丁家云告诉记者,动态流水实验是他们目前为止做的最失败的一个实验。因为无法防止病虫害,加之蚂蟥对实验的环境不适应,最终导致投入的蚂蟥苗所剩无几。

合作社成立以来,丁家云和曾凡玉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利用15亩试验田先后做了8项实验,虽然有的实验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却让他们从中总结了经验,吸取了教训,为来年发展明确了思路、树立了目标。

工厂化养殖任重道远

互信蛭业合作社成立一年来,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虽然离预期目标还有一段差距,但在丁家云和曾凡玉的共同努力下,预计今年就可回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最应该感谢的是我的搭档曾凡玉。”丁家云说,他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市场动态的把握上,在合作社中主要负责运营管理、对外销售等工作;曾凡玉比较内敛,做事踏实肯干,又有着丰富的蚂蟥养殖经验,在合作社中主要负责技术、生产以及用人等。他们两人就像一对“夫妻”,一个主外,一个主内,配合得十分默契。

“合伙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合伙人之间的磨合。而不断磨合的基础就是信任对方和尊重对方的话语权。”丁家云说,与曾凡玉搭档创业一年来,他们始终把互相信任放在首位,其次就是交流,无论何时都要向彼此敞开心扉。“我们都支持做实验,但却在实验投入的土地面积上存在分歧。”丁家云告诉记者,因为这个问题,他曾和曾凡玉发生过争吵,但事后大家很快形成一致意见,这让他十分感动。

一年时间虽不算长,但对两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来说却收获满满。如今,合作社不仅获得了低密度网箱养殖丰收,而且在立体片状养殖、大小网箱对比实验、温室避雨大棚实验、低感光度藏水大棚实验以及低成本工厂化养殖露天实验等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得到了南京农业大学郭巧生教授的充分肯定。双方还约定将进行产研合作,实行数据共享,以实现蚂蟥养殖产业的工厂化和低成本扩张的目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