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徐贵生,1986年生,衢江区莲花镇涧峰村人。大学就读市政园林专业,先后从事过婚纱摄影摄像、市政园林等工作。2020年回到家乡转行成为一名新农人,目前是涧峰村灿聪农场负责人。

青蛙养殖致富技术_青蛙养殖致富技术_青蛙养殖致富技术

“这是晚上会开花的灯,那是羊驼。”徐贵生的灿聪农场地处莲花乡村国际未来社区、涧峰古村核心区,一边是溪水潺潺,古树葱郁的古村落,一边是颇具现代田园休闲风情的农场,36岁的徐贵生心情愉悦,每天忙碌而充实地打理着自己的事业。

打造不一样的农场

“我做过3年的婚纱写真摄影师,又干过六七年的市政园林,总觉得都不是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最后决定转行投身农业。”徐贵生相告。

青蛙养殖致富技术_青蛙养殖致富技术_青蛙养殖致富技术

2020年,徐贵生从龙游回到老家涧峰村。看着家门口不远处的一大片水稻田,基本处于半抛荒状态,徐贵生萌发出以“稻蛙共养”带动采摘游的想法。他利用手中积蓄,在母亲支持下,把家里的房子拿去抵押办理贷款,农场有了启动资金。当年9月,土地流转工作启动,90余亩土地涉及60多位村民,徐贵生一家家上门洽谈承租。

青蛙养殖致富技术_青蛙养殖致富技术_青蛙养殖致富技术

不一样的农场怎么打造?徐贵生不走寻常路,花费3000元从“淘宝”上找了设计公司,对整个农场进行设计包装,设置了“青蛙养殖”“萌宠乐园”“餐饮”“水果采摘”几个区块,并引进“轨道火车”“旋转木马”等娱乐配套设施,2021年4月动工建设。与此同时,他以每亩6000元的价格从湖南采购了5亩蝌蚪苗,共花费3万元。经过5个多月的自然孵化,8月底,第一批成蛙培育成功,为农场开张营造了特色卖点。为打造“轨道火车”畅游花海场景,7月底徐贵生种上了35亩向日葵,10月迎来花开时节,游客坐火车拍照打卡成一大亮点。该列“轨道火车”全长200米,也是通过网上采购。

去年10月1日,灿聪农场开张营业。“1日至3日,每天来农场游玩打卡的游客有近300多人。”徐贵生回想起来仍难掩激动之情。为提高餐饮区接待能力,徐贵生再次从网络找机会,在“抖音”平台选中了一款总价30多万元,层高3米、面积150平方米的可移动可拆卸集成玻璃用房。当时运送玻璃用房的大卡车车身有30多米,从河南运到衢州,光运费就花了2万元,这个“大家伙”运进村里后,着实让村民们开了眼界。“现代、时尚、透气、采光好,符合当下年轻人审美观,坐在房子里面可以一睹窗外风景。”游客小郑这样评价。

此外,农场还引进了羊驼、黑天鹅、小鹿等萌宠,游客可以近距离与宠物们互动,“不急着赚钱,先吸引眼球。”徐贵生说,农场今年将水果采摘区面积扩大到15亩,在已有的葡萄、红美人基础上,新增枇杷、樱桃等品种。

青蛙王子”的花样种养

田野背景下卡通青蛙标志的农庄,阳光、帅气的创业青年,有人干脆称徐贵生为“青蛙王子”。

青蛙养殖致富技术_青蛙养殖致富技术_青蛙养殖致富技术

“呱、呱、呱……”初夏时节,灿聪农场蛙声一片。循着蛙声,我们近距离在稻田里看到养殖着的一只只活蹦乱跳的黑斑蛙。徐贵生说,去年田中种稻、稻下养蛙尝试成功,实现亩产青蛙1500多公斤、生态大米400多公斤,每亩利润4万元打底,规模已从5亩地扩大到今年的50亩。

“稻蛙共养”模式的优点是稻蛙共生,稻田为青蛙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青蛙能为水稻清除病虫害,同时青蛙的排泄物还可以给水稻生长提供养料,生产出绿色生态水稻。徐贵生说,水稻种植与黑斑蛙养殖的优势互补,农业附加值大增,生态大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每公斤可卖到16至20元。

为集聚更多人流,徐贵生通过“淘宝”“抖音”为农场拍摄短视频。今年3月,在莲花镇政府的支持推介下,他邀请衢州本地“抖音”网红现场体验不一样的农场,视频播出后,周末和节假日来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看到良好的市场前景,不少村民想跟着徐贵生一起学习黑斑蛙养殖技术。“我已拜他为师,学习青蛙养殖,在自己家门口就能赚钱。”村民金高建信心满满地说。

徐贵生介绍,周末来体验垂钓青蛙已成农场引爆点,每天游客大概有200多人,消费方式也灵活。农场养殖的青蛙可供游客垂钓买走,也可作为农场餐厅的特色菜肴,一天大约有2万多元的营业额。

奋斗总会有回报。徐贵生说,“去年养殖第一批黑斑蛙,让我赚到了第一桶金,上个月营业额20多万元。”目前,他正在谋划发展夜经济,推出自主户外烧烤,并结合青蛙生长季节特点,下半年推出“挖青蛙、挖泥鳅”体验活动,希望农场四季有景,四季有人。

一个人富不算富。接下来,徐贵生的目标是带动乡亲共同增收致富,“涧峰村已成景区村,有10多位村民常年在农场里做工,光劳务费一年支出近80万元,游客多的时候有村民在农场门口卖小玩具、小风车,一天就能赚近千元。”

徐贵生还有新的想法,打造田园民宿和餐饮连锁店。同时,开拓线上平台,以品牌引领、镇村联合抱团,拓展农产品销路,和乡亲们一起走上共同富裕路。

【赛“经”】让农业成为有趣的产业

一方面逆都市化,回归田园、追寻童趣成为消费新趋势;一方面众多家庭农场同质化严重,采摘游不是品种单一,就是项目粗糙体验感差。新消费呼唤新思维、新模式,85后新农人徐贵生创办农场,能在短时间走红,贵在敢于破圈、善于破圈。

成功的模式,各有各的不同。徐贵生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抖音”“淘宝”等新兴媒体,以“稻蛙共养”模式为突破,做出有趣花样农场,在创业路上走出了和别人不一样的道路。

乡村振兴靠产业提振,而产业需要精心经营。找到有特色、亮点的盈利模式,是创新致胜的法宝。

1654408636000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