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度渗透,今天的商业竞争正面临碎片化可视化趋势。“如何将有效带宽最大化”已经成为多领域突破持续亏损困局的新命题。许怡洋眼见自己从业多年的视频行业进入到互联网竞争的下半场,他想找到在这个有5亿用户规模的需求市场里,能释放“时间和内容稀缺”的增量方法,用AI的方法。

移动消费升级改变着生活方式,也影响着内容平台端生态。据企鹅智库分析报告称,目前在中国7.31亿网民中,网络视频用户已超过5亿。其中观看超过1小时的重度用户已占73.2%,观看超过2小时的深度用户也已经达到47.5%。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群,观众付费意愿却极低,视频运营商和制作方一边承担着高昂创作成本和版权费,一边陷入“广告位稀缺”内容变现局促的尴尬局面。

许怡洋看到“稀缺”正是商业模式创新和生活方式裂变的重要内因。以视频行业为切入点,植入人工智能技术引擎,从有价值的内容中挖掘再生资源,化广告位“稀缺”为“富足”,有迹可循。

洞见:视频行业真正“稀缺”的是“价值资源”

人们一直以为,餐饮业的制胜法宝是菜品的口味,设计的独特和服务的个性化,但很多餐厅在这些体验上做得都不错,却依然难逃关门大吉的命运。红花日本料理的创始人青木却认为,餐饮行业真正稀缺的是座位资源。

为了增加翻桌率,提高营收能力。日本企业家青木曾在自己的餐厅里开启一种独特的厨艺表演模式,这是一种能控制客人快速进餐的方法:客人在8人同时进餐的公用餐桌上坐好,随厨师表演接受一拨拨甩过来的食物,谁先吃完谁先吃到下一个食物。而为了提高整个餐桌的使用效率,餐桌本身的设计,厨师的服务流程和冰激淋的融化速度,都是为着客人快速吃完离场的目的而设计。如今,红花日本料理成为风靡全世界的名人聚餐指定餐厅,青木本人也成为经久不衰的商业创新典范。

异曲同工,在视频行业,当大部分运营商还在盯着“广告主”和“版权剧”而经营艰难时,许怡洋看到了视频行业有价值内容里“广告位”的稀缺。通过人工智能帮运营商挖掘视频内容中优质资源的“有效广告位”,从而在存量市场实现收入倍增的新商业模式。

长期以来,在视频PGC领域,除了部分IP特别好的影视剧之外,大部分片子片头片尾等部分已经是广告主和观众认为的“垃圾时间”,用户在时间稀缺的情况下,看完一两个小时的片子,再看插入广告的机率非常小,体验也非常不好。

作为广电以及数字视频创新方案研发专家,许怡洋曾在思科、NDS等全球500强公司做视频技术创新管理和运营商解决方案。这段经历,让他对视频图像分析、声纹识别、智能人机交互等新业务形态有着更前沿的思考和洞见。当他与BsykB(英国最大电视运营商)做技术预研和产品演示,打动BsykB后,他欣喜的看到视频行业AI场景化已经成熟。他要帮广告主和运营商找到那些隐藏在剧情背后的“海量广告位”。

“智视”系统为一部剧智能分析出全新广告展现策略

随后,团队进一步分析IP比较好的影视剧,发现贴片广告与剧情没有较高的融合度,且外置广告干扰也始终是观影体验长期被吐槽的软胁。当版权运营成本高昂而只有广告和会费收益的固定营收模式之下,对运营商来讲,将广告内置到剧情中,将有更多广告位同时又提升观影体验,这是一种双赢的创新沉浸式营销。

创新:为视频行业提供新商业智能引擎

谈及为何切入To B的运营商联合运营模式,而非直接To C的业务模式。许怡洋认为,视频内容在传播运营的过程中,运营商起到了主导作用也是价值链的驱动方。与视频运营商的深度合作,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增量服务对行业的促进价值更为明显,同时也能通过运营模式不断改进提升终端用户的需求和体验。

只不过,从世界500 强高管转身为创业者,从0开始并没有许怡洋想象得那么容易。面对初创期的艰难,许怡洋最感谢创始团队在最艰难时的并肩,这种来自团队的信念曾帮公司经历几次难关。他曾对媒体这样评价自己的创始团队,“我们创始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在视频行业都有很深的行业经验、渠道经验、以及深厚的技术积累,不同于许多年轻的团队重于模式创新,我们的优势还是在于技术积累和商业运用,我们能深刻理解运营商的需求和想法。我们能通过技术创新和运营创新为他们创造新的增量价值服务。”

其次要解决项目启动资金和产品原型设计。技术创业,最大的运营压力来自于优秀技术人才的吸引和部署自适应运营平台的软硬件系统成本。为了将产品尽快打磨出来,项目启动初期,许怡洋与创始团队自筹启动资金,将V1.0版视连通产品原型设计出来。技术团队基于在IBM、Cisco的专业背景,同时已申请多项技术发明专利用于保护产品原型知识产权,也为将来产品延展铺下良好技术基础。

许怡洋曾表示“对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以及人工智能趋势非常看好,通过视频场景化AI进行流量变现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业务。”正是出于这种信心,视连通核心产品“智视”平台,经过一年左右研发和不断运营打磨终于正式上线,并开始为合作的运营商平台提供商业化服务。

“智视”是一款以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为基础自主研发革命性产品,可以针对海量视频进行自动智能分析实现场景、人脸、物体、商标、行为等多维度识别,形成海量并具备独特标签的视频内容资源库。同时通过智视的广告智能投放系统,为广告主的产品在有价值的视频内容中匹配识别的场景标签,配合多样化的交互展示模板在终端为用户带来不同的交互业务体验。智视正在为各类型客户在品牌打造及效果转化方面提供精准营销服务。

运营商通过“智视”智能识别引擎自动寻找视频中的价值片段

最后,要持续解决的是战略和商业模式,这也是许怡洋花费精力最多的事务。过去做世界500强的技术高管,不用直接关注现金流,盈收和商业模式。现在管理一家公司,作为创始人,就需要不停的考虑公司战略定位和业务方向,对创业公司比较关键的时间窗口下,创业方向和战略部署性命尤关。

对许怡洋来讲,一个以技术创新为优势的团队并不担心AI+泛娱乐找不到技术解决方案。但如何将技术应用和商业化结合,将一个创业项目从最初的想法,到产品化,市场测试,系统应用,需要快速协作高效执行的团队。

视连通创办近三年,对于创业创新和创业者快速学习的理解,技术出身的创业者许怡洋比较理性。他认为“创业者快速学习能力非常重要,但对于垂直赛道的To B业务,更需要深入理解行业的需求和未来的方向,如何通过技术能力的改造帮助客户提升价值、提供差异化服务、对未来运营进行精细化改进,这些都是需要沉下心把业务吃透才能服务好客户。对这件事本身理解深度,持续关注这件事的逻辑原理,运营方式和技术壁垒更重要。

开放:视频业之后,AI+多行业场景化应用

“稀缺和理性经济人是传统经济学的两大基本假设:资源是稀缺而有限的;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如果说,过度稀缺会导致人的非理性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剧这种稀缺。那么,人工智能是将商业创新价值最大化的有效路径。

在视频行业,内容和收益稀缺的压力,已经由平台从运营商传递给观众:在观看电影时,经常会被提示“只免费播放6分钟”。当剧情最高潮时,视频网站也会弹出一个强制广告。

这正是泛娱乐视频消费领域的一个怪圈:运营商为提供更多独家,高清原创视频,去血拼或盲选一些IP的付费版权,再通过插播广告主贴片广告和会员会费的方式分摊成本。但片头片尾或片中广告的植入令视频消费者不爽,为享受屏蔽广告的权限,少数观众付费成为会员但又丢失了广告投放价值;广告展现效果不佳收支不平衡,平台运营方和制作方,广告主三方俱损。

正是基于视频消费用户场景和行业需求把握,视连通成为国内人工智能和泛娱乐智能引擎技术解决第一家集成商。许怡洋告诉希鸥网(),视连通在2017年已经有营收,做了很多产品投入,渠道投入,研发运维和软硬件部署的工作,已经建立面向多运营平台服务稳定的平台系统,目前已经与暴风影音、天翼视讯、华数、CIBN高清影视、1905电影网等多家在移动端、PC端和OTT/IPTV大屏端完成落地部署,商业模式日趋成熟。

经过近三年的市场验证,视连通已经有较为稳定的营收模式:通过智视平台的SaaS服务,与运营商平台对接实现广告、电商、明星导流等多种盈利模式;同时提供实时直播场景化服务,在运营商平台进行私有云部署,更安全高效的实现多样化的差异化业务运营和商业增量变现。

被问及是否未来会直接影响到内容编剧的剧情策划,或直接切入内容创作。许怡洋显得很坚定,“两年左右,我们会深耕视频行业”。许怡洋认为,目前的团队中,产品经理和研发骨干大都是UGC视频的重度消费者,互补性很好。而目前,用来测试视频通用性智能识别分析能力的“智视识别库”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样板量和标签体系,其视频智能识别的广度和深度能达到已经覆盖娱乐化视频内容的方方面面。

除了AB站的弹幕模式,视频行业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实现互动式体验的技术探索,还很少。许怡洋显然是希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更多视频网站完成与广告主,观众和运营商的三方互动,从而降低内容运营的采购成本,提高广告主的投放效果,从而让观众在不增加消费成本的同时得到更好的观影体验。

这只是许怡洋的第一步。在视频行业,先通过机器识别出广告植入场景和物体,与合作运营商进行联合运营,运营商在新剧拍摄时就可以挑选出标签和广告位,通过外部广告主采购平台实现剧情场景与广告的融合。

成为入口后,视连通这匹技术黑马,在正在被其搅动创新的视频行业里发展迅猛。目前已经与暴风影音、天翼视讯、华数、CIBN高清影视、1905电影网、秒拍、中数传媒,奥菲传媒、篷景数字等行业的上下游合作方进行深度合作,未来也会与各类播放平台、直播平台、广告主、明星线下活动运营商进行场景化结合。

而未来在打通视频行业智能化场景之后,视连通独特商业价值也会在其他领域释放。许怡洋向希鸥网透露,还将与包括教育、汽车、美妆等多个垂直行业进行技术合作。“未来我们会是一家数据服务公司”。未来希望更年轻的人和更有能力的人加入,作为一家有活力的创业公司,他们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股权激励方案,来吸引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人才加入。

谈及未来,许怡洋的回答充满理性和自信。“2018年目标是通过与运营平台的合作,在移动端、PC端和大屏端实现1亿左右用户覆盖量。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发展速度与资源匹配不对等。基于已经研发成熟的技术,视连通的产品迭代更新速度非常快,也意味着产品在市场的开拓上需要投入更多。视连通已经先后完成天使轮和Pre-A两轮融资,2018也是他们要加快节奏,进行大规模市场化的一年。

北京视连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创业项目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CEO新年峰会上,视连通被评为金鸥奖“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创业项目”。正是基于技术上独家集成的优势,对视频全生态进行技术和产品的整合迭代,视连通正在占领视频控制流量入口权。对于融资,许怡洋认为,资本是助推器,会帮助我们走的更快,更多会关注技术和产品对商业价值的贡献。“这才是有意思的事情”。

“沿着稀缺的线索向上追溯,我们就能看到充裕”。期待视连通和技术创业者,为各个商业领域的经济复苏,植入新的人工智能芯片,这正是AI焕新万物的时代

©️本文为希鸥网()原创内容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