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给养殖户作示范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获得者吴艳:
从下岗女工到成功商人
人物档案
九年前,她只是一位国企的下岗女工,用东拼西凑的几千块钱回到了离别多年的家乡创业;如今,她已经是一个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的负责人。
近年来,她先后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全国百强农产品经纪人”“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四川省第八届创业之星”“四川青年五四奖章”“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今年5月,她又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第十八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她就是大英县鑫燕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艳。
跳出“农门”又回农村
1978年,吴艳出身在大英县玉峰镇肖家沟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的贫穷让吴艳从小立下志向:要改变家里的贫穷,进入城市生活。为此,她发奋学习。1995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绵阳的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国企江油棉纺厂工作,并在江油安了家,实现了在城市里工作、生活的梦想。
2005年,国有企业改制,吴艳从一名国企员工变成了一名下岗女工。下岗了,今后生活怎么办?干点什么?这样的问题反复在脑海里浮现,吴艳整夜睡不着觉。
“要不,我回老家去养野鸡?”吴艳认为,小时候在家里养过鸡,也还算有经验。
吴艳把自己想要养野鸡的想法告诉了家人。“我留在厂里上班,工资可供一家人的开销,你就放心去干!如果实在不行,还可以再出去上班。”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而吴艳的父母则极力反对。在他们看来,好不容易跳出农门的女儿要再回农村养鸡,简直是一件“丢脸”的事,会让他们在亲朋好友面前抬不起头。
两次孵蛋均告失败
随后,吴艳顶住来自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压力,在与老家玉峰镇相邻的象山镇租了一所废弃的小学,开始了她的养鸡事业。鸡场人手不够,吴艳只得去求自己的父母。虽说他们一开始并不支持女儿回农村养鸡,但吴艳主意已定,心疼女儿的父母还是答应到养鸡场帮忙。
养鸡场虽然办起来了,但头两次孵鸡苗的经历就让吴艳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第一次,我买了五六百只野鸡蛋,由于没钱买孵蛋设备,想着小时候家里都是用母鸡孵鸡蛋孵出小鸡,以为野鸡蛋一样也可以用母鸡来孵。”吴艳回忆说,她和父母就去农村借了十几只母鸡来孵小野鸡。
可20多天过去了,鸡窝里的野鸡蛋还是鸡蛋,一点破壳的迹象也没有。而此时,母鸡们也纷纷走出窝,不再孵蛋。焦急的吴艳拿起野鸡蛋听,蛋壳里的小野鸡已成型,还发出阵阵叫声,这让她又喜又忧。她赶忙骑上自行车,往16公里以外的县城赶,跑到书店查阅资料。看了书才知道,原来野鸡的叫声比家鸡要尖一些,小野鸡在蛋里的叫声把孵蛋的母鸡吓到了,它们不敢再孵蛋。母鸡不再孵蛋,小野鸡无法破壳,吴艳只得和家人动手将野鸡蛋剥开,帮助小野鸡破壳。几百只小野鸡出世了,在地上叽叽喳喳叫不停,这让吴艳高兴了好一阵。可是没过几天,这些小野鸡接二连三地死光了,这给了还在欣喜中的吴艳当头一棒!后来,吴艳查阅了相关资料才知道,孵野鸡蛋的温度要40摄氏度,而用母鸡孵蛋是远远达不到这个温度的,再加上后期未注意及时保暖,导致小野鸡全被冻死了。
有了第一次的失败教训后,第二次孵野鸡蛋时,吴艳买来了电热毯,1000只野鸡蛋全靠人工翻蛋,通风保暖。由于没有经验,1000只野鸡蛋一只野鸡也未孵出来。看着1000只不出鸡苗的野鸡蛋,吴艳伤伤心心地哭了一场。
“看着自己费尽心思去干的事情一点起色也没有,没有回报,我心里真是难受得要死。”对之前的失败经历,吴艳至今记忆犹新。
有了两次的失败教训之后,吴艳决定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买孵蛋设备。可亲戚朋友都借遍了也未凑齐买设备的费用,最后她想到了下岗工人贴息贷款。当时,大英银行说她的户口在江油,应该到江油贷款;而江油的银行说她办的企业在大英,应该在大英贷款。跑了半年,她的贷款也未批下来。后来,吴艳找到了大英县委县政府,将自己创业的困难和实情一一陈述,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
不久,她拿到了贷款,买来了孵蛋设备,孵出了第一批鸡苗。
养鸡场接连受灾
从2006年开始,吃中草药长大的生态野鸡受到消费者青睐。一些餐馆也与养殖场签了订单,吴艳的养鸡场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同时,附近的一些村民也开始跟她学习养殖野鸡。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带动更多乡亲致富,在相关部门支持下,2007年,“大英县鑫燕畜禽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吴艳被大家推选为合作社理事长。
正当吴艳踌躇满志地想扩大养殖规模、朝梦想再迈进一步的时候,“5·12”汶川特大地震突如其来,一个跟合作社签订了大额长期购货协议的著名风景区因处于重灾区生意受挫,无法继续履行合同,养殖场的业务也遭受重大损失。
养殖户纷纷找上门来要求吴艳按合同收购成品鸡。看到辛苦把鸡崽儿养大的村民,吴艳拿出两年的全部积蓄收购了他们的成品鸡。“地震发生后,我就想到这笔订单要泡汤,但接到客户的电话后我还是不甘心。后来没得法,我只有拿自己的钱先把养殖户的鸡收购。可我的积蓄哪里够呢!一个养殖户还把我们家的电视机都抱跑了……”吴艳无奈地说。
就在她为拓展合作社产品销路四处奔走之际,2008年7月的一场洪灾导致山体滑坡,山洪冲进鸡舍,养鸡场里的野鸡被埋,设施设备被冲毁。吴艳两年多来辛辛苦苦取得的创业成果毁于一旦。面对这场“灭顶之灾”,吴艳欲哭无泪。灾难接踵而至,2009年3月,合作社又遭遇一场大火……
连遭打击的吴艳,并没有一蹶不振。她在挫折中更加磨炼了意志,从灾难中汲取教训,更加坚定了规范管理、科学养殖的决心。
“站”到上海拉回订单
怎样让接连受灾的养鸡场活过来?吴艳认为,首先要为合作社开拓销路。为了在与他人沟通交流时有好的状态,她常常对着镜子练习说话、微笑,也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吴艳获得了畜牧部门的支持,争取到去上海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的机会。
“当时,主办方免去了四川的参展费,但来回的差旅费要自己出。”吴艳说,有了参展机会,她决定亲自去,一是去学习同类产品的经验,二是作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大英有这样一个养鸡场在销售生态野鸡。吴艳决定坐火车去上海,可她没钱买卧铺票,遇上坐票又没得座位,她一路站到了上海。
“没想到那次我真去对了,整个展会只有我一家养野鸡的,来我们展位的人特别多。参会结束没多久,我就接到一个上海打来的电话,说要50万只野鸡,当时还真不敢信!后面,我再次专程去了上海,亲自与对方确认了订单。”时隔4年,说起这笔订单,吴艳仍然十分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