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月河两岸,寒意渐浓。陕西省汉阴县涧池镇军坝村村民俞绪平正在自家粉条加工厂忙碌着,他要赶着今天晴朗的天气把新加工的粉条晒干。

“我们村生产粉条的历史有100多年,我是家里第三代粉条制作技术传承人。”说起粉条生产,俞绪平侃侃而谈。

军坝村的粉条产业是汉阴县“庭院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汉阴县优选蜂糖李、葡萄、樱桃等兼具实用性、经济性、观赏性林果品种,打造“地下有菜(粮)、地上有果、空中有景”的立体庭院经济。采取“经营主体+农户”模式开展订单生产,实现产销对接,促进庭院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家庭工厂

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为减轻劳动强度,今年9月,俞绪平花了1.4万元采购了一套加工设备,红薯清洗、打浆、过滤等一系列生产流程,全都实现了机械化。据俞绪平介绍,以前8个人一天全力以赴生产,也就能产出大约1000斤粉条,今后采用机械化生产,8个人一天的产量可以提高到至少3000斤。

随着红薯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为解决原料不足问题,俞绪平继续按照协议保底收购价,结合当前市场价格适当上浮原则,采购县内漩涡镇塔岭村、上七村,汉阳镇大坝村等村群众种植的红薯,这样不仅使粉条加工有了充足原料,也为脱贫群众提供了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红薯就能立马变现,帮助群众实现了产业增收。

家庭红蒜苗种植技术_家种蒜苗的正确过程_家庭种蒜苗的视频

借助消费者口口相传,俞绪平的粉条不仅在汉阴销售,更多外地消费者更是慕名而来,许多外地餐饮企业还把俞绪平的工厂作为定点采购基地。

俞绪平也有循环发展思想,红薯粉碎过滤淀粉后的残渣是不错的牲畜饲料。当红薯残渣积累到一定量时,俞绪平就联系附近的养殖大户,把红薯残渣销售给他们。在汉阴,红薯淀粉也可以制作凉皮,深受食客喜爱,俞绪平加工粉条的同时也销售红薯淀粉,扩大了工厂收入来源。

特色种植

拓展产业致富渠

53岁的脱贫户刘家军家住城关镇月河村,家里经济压力比较大,为增加收入,刘家军一方面到村里的合作社务工,另一方面和妻子余泽云一起在家里种植萝卜、蒜苗、大葱之类的时令蔬菜,发展庭院种植业。

家庭种蒜苗的视频_家种蒜苗的正确过程_家庭红蒜苗种植技术

每天早晨,刘家军用家里的三轮车运送蔬菜到县城销售。一年下来,家里的蔬菜销售收入能达到3万元以上,刘家军家庭日常开销就有保障了,庭院种植有效解决了他家的经济困难。

因为种植时令蔬菜需要长期管护,分多次销售,劳动量很大。刘家军就决定今年在自家水田种植莲藕,一来管护量少很多,二来到年底时销售价格也比较好。结合往年莲藕市场行情,仅莲藕种植这一项,刘家军就至少可以增加4000元收入。

由于月河村有种植果树的传统,刘家军靠着自己不断学习摸索种植技术,扫除了种植果树的技术障碍。到目前,刘家军在房前屋后总共种了20余棵樱桃树,今年樱桃收获季节总共卖了1万多元,家里的增收渠道就更多了。

“在我们村,类似于刘家军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因为我们村临近县城,销售农副产品很方便,村民都很勤快,他们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发展特色种养业增加收入,庭院经济干得红红火火。”月河村村委会副主任朱朝保介绍。

养殖技术

鼓起群众增收钱包

天星村把见效快、效益好的庭院养殖业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之一,促进脱贫群众实现产业增收。

“作为天星村的帮扶单位,县政协为村里发展庭院经济提供了很多帮助。”县政协驻天星村第一书记冯燕说道。

家种蒜苗的正确过程_家庭种蒜苗的视频_家庭红蒜苗种植技术

为支持天星村发展庭院养殖业,近年来,县政协每年都在村里为每户村民免费发放扶贫鸡苗30只,并协调农技部门养殖技术人员到村开展培训,帮助养殖户解决技术难题。

等到畜禽出栏,县政协又组织政协委员和帮扶干部到村开展消费扶贫活动,让群众足不出村就销售了农副产品,提振了群众继续发展庭院养殖的信心。

今年57岁的养殖户赵军刚目前已发展庭院养殖业8年,善于摸索总结养殖技术的他,家庭畜禽养殖也一直保持较大的规模。

在村里已经小有名气后,赵军刚养殖的畜禽从来不愁销路,左邻右舍都是他的产品代言人。目前虽然未到春节,但是赵军刚已经销售鸡、鸡蛋、羊、猪等价值7万余元,增收的步伐走得稳当又踏实。

“党的二十大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庭院经济就是一种有效方法和途径,将促使脱贫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冯燕说。

来源 | 《农民日报》

记者 |胡明宝

整理 | 法治复兴号

编辑 |吴灏 郭志萍

版面制作 | 赵佳

家种蒜苗的正确过程_家庭种蒜苗的视频_家庭红蒜苗种植技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