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00412222834(4463750)-20200413061708_副本.jpg

【乡镇档案】

贫困症结

主要体现在“三高、一低、三差、三重”。三高”即贫困发生率高、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村占比高;“一低”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2016年,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91元,比云阳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591元,比重庆14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区(县)平均水平低853元;“三差”即基础设施差、生存环境差、主导产业带动能力差;“三重”即低保五保残疾等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

【脱贫“武艺”】

大力发展“黑色”生态产业——木耳香菇等菌类。以当地盛产的青杠木作木椴,长出的泥溪黑木耳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丰富的养生功效。以青杠木屑培植的泥溪香菇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力有良好功效。

位于重庆市云阳县长江南岸的齐耀山麓,泥溪河畔,距云阳县城约43公里,耕地1.6万亩,森林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65%,居全县之首。

8R0A1297.00_02_52_07(4460688)-20200413061651_副本.jpg

△云阳泥溪镇枞林村,给青杠木上木耳菌包是个体力活,更是一个技术活。 上游新闻记者 邹飞 摄

初春的泥溪镇,群山环抱,山间有薄雾萦绕,青翠的梯田上,金黄的油菜花开得正繁盛。

听到远方有客人来,泥溪镇枞林村党支部书记李服菊赶紧下厨,亲自炒了一桌菜。

“其他的可以少吃,这两道菜一定得多吃点!”李服菊笑眯眯一坐,盛情招呼,她指向的是香菇炒肉片和木耳炖蹄花,热气腾腾,浓香扑鼻。“香菇和木耳,是咱们泥溪的特产,天然青杠木孕育,是不是特别香!”看着客人的筷子不停夹向这两个菜,她满眼都是自豪。

云阳泥溪镇的菌类是当地一绝:木耳清脆爽口,香菇肥厚香醇。这两种在当地优质青杠木上生长出来的菌类,正是云阳泥溪镇脱贫致富的“法宝”。

泥溪镇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去年生产出黑木耳50万段约16万斤,带动全镇贫困户466户1748人脱贫增收;香菇40万袋,带动65户贫困户脱贫。

望着窗外薄雾袅袅的大山,李服菊感慨地说,祖祖辈辈倚靠着大山的泥溪老百姓,曾因大山的阻隔而贫困,而最终给泥溪镇带来福祉的,也是大山。

曾经

世代种植黑色山珍

名气不小效益不大

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云阳县泥溪镇,森林覆盖率位于全县之冠,却是全县有名的“穷地方”,没能让这里的村民摆脱贫困,曾是云阳不少党员干部心中挥之不去的痛。

2016年之前,泥溪镇全镇10个村只有6个村通了硬化公路,大多处于山高沟深之地,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2017年8月,泥溪镇被列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为尽快摘掉贫困帽子,在发展交通的同时,泥溪镇政府决定把培育产业作为解决深度贫困难题的钥匙。他们把目光放在了当地生产的一种青杠木上。

泥溪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春早,雨水充沛,平均海拔在400米至12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65%,生长着大量青杠树。这种自古以来盛产的青杠木,通常被老百姓做了楔子钉农具,或是当柴烧。

然而,要是把这种青杠木用对了地方,能发挥了不起的作用。原来,泥溪镇的海拔气候适合木耳的生长,当地农民早有在青杠木的椴木上种植黑木耳的历史,种出来的黑木耳口感爽脆、营养价值高,晒干后还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单价比传统的菌包种植黑木耳要高出1倍多。青杠木黑木耳曾在2014年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获得过金奖,泥溪也因此被誉为“黑木耳之乡”。

除了黑木耳,青杠木还对另外一种菌类也有着得天独厚的贡献——以青杠木屑培植的香菇香气格外浓郁,种植一年一周期,收益见效快。

镇上和外来帮扶的干部们寻思着,泥溪有富饶的生态资源,为什么不能“靠山吃山”、借助现有资源规划布局?

明明手里握着现成的宝贝,然而,长期家庭式生产,分散种植,技术粗放,不成规模,每年全镇干木耳产量只有2000斤左右,大多只能供应当地,虽有名气却实现不了经济效益。

镇里经过调研发现,黑色、无公害农产品是如今市场的时尚消费品,黑木耳、香菇作为食药兼用的菌种,市场前景广阔!于是,泥溪镇政府因势利导,果断选择了投入少、见效快,同时种植劳动强度不大的“黑色”生态产业作为脱贫主导产业,引导农村大面积种植黑木耳和香菇。

政府倡导村民们坚持露天地栽培育,整个种植过程不使用任何肥料、农药、添加剂,生产出的黑木耳朵型小、肉质厚、有弹性、口感清香爽脆。

遵循自然规律,泥溪镇走出了一条向林木要效益的生态道路。

8R0A1297.00_01_21_04(4460686)-20200413061636_副本.jpg

△从菌包中长出来的香菇。

发展

引入全新生产方式

农户在家也能收钱

生产方式的变化给泥溪镇带来了更多甜头。

2017年下半年,泥溪镇在桐林社区进行试点,引入专业合作社,培养木耳种植技术人员,通过村集体公司规模种植黑木耳,实行技术员责任制,引导群众入股发展,贫困户还可通过入园打工赚取工资。

2018年,泥溪全镇共种植黑木耳20万段,每段能产干木耳125克,每斤售价80元至120元,实现年产值500万元左右。全镇有350多户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其中贫困户30户。此外,贫困户中还有80多人在合作社务工,户均增收4500元。当年黑木耳首次分红后,每户增收800多元。

现在走进泥溪镇,只要是丰收时节,处处都能看到青杠木桩林立,肥厚的木耳密密麻麻挂满菌棒。几乎家家都种植木耳,带动了贫困户466户,1748人脱贫增收。从最初的散户种植1万段,到去年的50万段(一根长约1.2米的木棒为一段),年产木耳16万斤。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种黑色食品也通过“变身”而焕发“新生”。2018年初,泥溪镇在原有专业合作社基础上,采取“社区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全新发展方式,建成了2个香菇产业园,扩大香菇种植产业规模,以入股和务工的形式,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如今

抓住绿色发展商机

走上了可持续道路

全镇按照“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的思路,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以野生青杠木培育出纯天然的食用菌。

青杠木并非用之不竭,一边用必须一边栽。每年,泥溪镇都会种下上万棵青杠树,一根青杠木可做10根椴木,每根椴木能够收获3两黑木耳,按照平均每斤100元的价格,每棵青杠木,都将给泥溪镇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破解深度贫困难题,产业发展尤为关键。”泥溪镇党委书记陈宇表示,泥溪镇将突出打造黑色食品、有机食品、养心养身“三大基地”,发展当期能增收、长远可持续的产业。

在黑木耳、香菇、核桃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泥溪镇深耕农业文化,以农耕故土园、潭獐峡等作为依托,让电子商务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通过扶贫爱心购、农耕文化节、赶年节等节会营销,为泥溪脱贫增加新的增长点。

投资2000万元的泥溪“一二三产业融合园”去年开建,有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菌种研发生产区,黑木耳、香菇、菊花等农产品加工区,农特产品展示销售区,未来将把泥溪镇主要农特产品生产的展示、加工包装、展示销售、观光体验等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

2019年,全镇仅青杠木木耳产值就有500万元左右。接下来,该镇将抓住产业优势,增技术、扩规模,预计两年后特色菌类总产值可达1000万元。

“通过这几年的扶贫攻坚工作,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内涵。只要抓住了绿色商机,我们就有信心也有决心帮助尚未脱贫的贫困户彻底全部脱贫!”

【数说脱贫】

12729元

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66户1748人,已脱贫457户1730人(2019年减贫27户82人),未脱贫9户1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2%。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2729元,人均同比增加1835元,增长16.54%,高于全县4.5个百分点。

两不愁三保障

义务教育保障:全面落实教育保障。成立控辍保学专班和教育资助排查专班,对辍学学生开展一对一劝学工作,对不能随班就读的3名贫困家庭残疾儿童、智障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做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零辍学”。全面落实县级教育资助政策,累计落实教育资助政策5769人次,实现贫困学生教育资助全覆盖。

基本医疗保障:贫困群众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贫困患者镇内住院治疗个人负担比例6%-10%。

住房安全保障:贫困群众住房保障全覆盖。2016-2019年C级、D级危房改造132户,异地扶贫搬迁114户。

【产业故事】

外来媳妇

靠着木耳和勤劳

致富养活一家子

一大清早,曹翠仙拉开“曹妹副食”的店门,开始忙活起来。嗓门大、走路快、皮肤黑、性格直爽,要不是残留的云南口音,她活脱脱就像这大山里走出来的“幺妹儿”。靠着种植黑木耳、种地、养蜂,不等不靠,她带着全家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年收入2.5万元。

8R0A1204(4460694)-20200413061656_副本.jpg

△外来媳妇曹翠仙一家。

嫁到泥溪镇

她差点逃回娘家

论年龄,曹翠仙早已不能算是一个妹子,但乡里乡亲都习惯这么叫她。18年前,云南玉溪人曹翠仙与前去打工的田世证相识相爱。当她远嫁来到泥溪镇枞林村,四处一打量,心顿时凉了半截,“咋比我们那里还穷!”

家徒四壁,只有一张床,一个破木箱。婆婆为了迎接新媳妇儿曹翠仙,主动搬到哥嫂家去,把唯一的床让给她这位“外来媳妇儿”。云南老家条件再不济好歹是平坝,而这里出门就是山,坡陡路滑,脚上打起泡是常事。村里当时没有其他产业,地里一年只能收五六百斤苞谷,自己都吃不饱。要不是因为户口问题,曹翠仙甚至想过回娘家去。

不过,这个“外来媳妇儿”并非大家想的那样娇滴滴,她挽起裤腿就下田去,自家土地不够,就借邻居的田地,种油菜、土豆、红薯。挖地、喂猪、养蜂,早出夜归,天天如此。

丈夫身体不好,她一个人扛起了这个家,不等不靠努力干活养家。

不过,真正改变这一家经济状况的是泥溪青 黑木耳。

木耳有甜头

合作模式有保障

2016年,曹翠仙和邻居们一样,在政府倡导下种植木耳。最开始,她也怀疑这个“黑黢黢”的玩意儿是否真能带来财富,只敢试探性地种了200多段。为了照顾好木耳,她不厌其烦地找镇上请的专家讨教。在科学指导下,她很快掌握了选材、椴木、打眼、接种、立架、水分管理等一系列规范化种植技术。从春分时开始种植,6月开始采摘,20天为一个周期,能一直采摘至11月底,一年能采15到20次。第二年,木耳获得丰收,卖了近2000元。

尝到甜头后,2018年,她大着胆子种了1240段。“根据采摘时间不同,分为春耳、伏耳(夏耳)、秋耳和冬耳,一般来说伏耳价格最低,冬耳最好,厚实,也长得慢。”曹翠仙对木耳的习性了然于胸,如数家珍。

她夸起木耳来毫不吝啬。“有机食品,爽脆可口,沾着青 木的芬芳,我们泥溪的木耳就是比别的地方好!”她已经很自然地在泥溪前加上了“我们”,把这里真正当成了自己的家乡。

2018年,《扶贫攻坚战——星光行动》星光发起人、重庆籍知名演员陈坤曾来到云阳,曹翠仙还跟他同过台,讲述靠种木耳脱贫的故事,毫不怯场。

镇上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后,曹翠仙去年把“棒棒”——青杠木椴木卖给了集体,由镇里统一技术、统一菌种、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经营,一根“棒棒”每年能带给她6元收入,年终还有分红,比散户种植更有保障,风险由集体承担。

摘掉穷帽子

外来媳妇幸福路

泥溪镇田间,钻孔工人将青杠椴木钻好孔,一层层码放整齐。一把把如花朵盛开的遮阳伞下,妇女们将木耳菌种灌注进青 椴木的木孔,然后由工人将灌好种的青杠椴木平铺在地。这片由青杠椴木铺成的“黑色农田”,经过大自然的孕育,几个月后就会开满黝黑爽脆的“花”。

“曹妹儿!来种耳子!”“来咯——”曹翠仙欢快的应答声传遍山谷。她带着小板凳一路小跑下田坎。在木耳种植的繁忙时节,曹翠仙和镇上很多人一样,只要有空,依然会去帮着灌菌种,一段能挣5元钱。曹翠仙的动作相当麻利,隔壁大姐要跟她比赛都比不过。

去年,曹翠仙喂养的肥猪卖出了3头,加上木耳、蜂蜜,收入超过2.5万元。如今,曹翠仙一家搬到了公路边,还开了一家便民小超市。“两年前就脱贫了!”说到身份的改变,她不禁喜笑颜开。

去年,妹妹从云南来泥溪镇探亲,发现家里和她印象中完全不一样了,两层楼房,5个卧室,虽简朴但收拾得井井有条,床上铺的被子是曹翠仙最喜欢的大红色。念幼师的大女儿在弹电子琴,一曲悠扬的《卡农练习曲》在枞林村的上空流淌。

外来媳妇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

本地郎

不惑之年回乡创业

香菇帮他成就梦想

刘俊是个典型的大山里的汉子,内敛,有些腼腆,然而一说起香菇,就双眼放光,滔滔不绝。他如今是泥溪镇俊祥香菇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去年,从他这里生产的香菇有30万袋,利润60万元左右,带动了65户贫困户人增收。

8R0A1288(4460696)-20200413061702_副本.jpg

△云阳县泥溪镇香菇种植大户刘俊。

多年打工积蓄

他回乡全部投入香菇养殖

刘俊之前在深圳一家汽车厂打工。2008年遇到金融危机,厂里8000人裁了5000人,刘俊是其中之一。拿到裁员通知书,他很沮丧,苦想了一晚上,做出决定:在外漂泊了这么久,干脆回老家去,闯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在繁华都市打了15年工,再回到家乡的山里从零开始,那一年,刘俊40岁。在“不惑”的年纪,他凭着直觉选择了香菇产业。2009年,泥溪镇政府正在探索发展香菇,从湖北请来企业家和技术员来镇上进行指导。他就跟着学,拿着小本追着问各种问题。技术学到手后,他和朋友合伙,每人投入十万元建厂房、购设备——那是他打工多年的积蓄。但刘俊豁出去了,决定博一把。

香菇种植说来简单,实际上是门大学问。任何一个环节稍不注意,就会损失惨重。比如装袋以后灭菌时间不够,就容易感染,长出杂菌,把“正牌”香菇“挤”下来,因此他们曾一度损耗达超过40%。

前两年一分钱没赚到,朋友不愿意再继续做,刘俊咬咬牙坚持下来。他觉得,看准了的事情,就像挖金矿,一锄头不行,两锄头不行,但坚持挖,总会有收获!

第三年、第四年,技术慢慢成熟,香菇的“脾气”也被他摸清楚了。2015年是刘俊的第一个丰收年,收入十多万元。接下来,政府将香菇作为脱贫主导产业加以帮扶,给了他更大的信心。

他每天“泡”在香菇基地超过十个小时。香菇也“报答”了他的努力:它们努力地健康生长,一根青杠木每年可结三茬,“结得最旺时,每天产七八千斤,二三十个工人,那时要跑着步摘香菇!”

打通电商平台

“山货”变成热销“网货”

香菇从刚开始最远只能卖到泥溪镇,然后卖到远一点的乡镇,再到云阳、万州,然后是湖北利川、重庆主城区,泥溪镇香菇走上了越来越多人的餐桌。由于绿色无污染,品质品相好,在市场上越来越到受欢迎。

但仅仅是靠自己“吆喝”还不够,随着香菇产量从几万斤,到10万斤,再到20万斤,如何让“黑色土特产”更好地找到销路,打通农特产品与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去年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一场“电商消费扶贫 助力脱贫增收”主题的“赶年节”在泥溪镇农耕故土园举行,利用春节将近的农副土特产品消费旺季,帮助贫困农户销售农产品,其中也有刘俊的香菇。

由市扶贫办发起组建的扶贫电商平台“网上村庄”,帮助扶贫集团成员单位的食堂与贫困乡镇建立长效购销合作机制。这种采购方式并不是食堂直接去乡镇里采购,而是通过让这些乡镇的特色农产品做成一个“菜单”形式,让大家直接在网上下单购买。

这下子,彻底解决了香菇、木耳以及更多当地农特产品的“后顾之忧”。

泥溪镇党委书记陈宇表示,全镇黑木耳从2016年的10万段,发展到2019年的50万段,香菇发展到40万袋,一点也不愁销路,就是因为打通了电商销售这个平台,全镇的“山货”变成了“网货”,补齐了销售的短板,促进了全镇产业的发展。

摩托换成轿车

他对未来充满自信与期许

去年,刘俊的10万袋香菇还未采摘完,就被商家订购一空,于是今年他们扩大了生产规模。香菇基地新采购了搅拌机、装袋机、灭菌机,通过全自动化操作,10多名工人一天能装1万袋,速度是以前半自动化装袋的3倍。

目前,已收到了外地订单。“预计今年的香菇不愁销,下半年,还准备种植平菇和灵芝。”刘俊盘算着。

随着香菇基地规模扩大,越来越多村民开始在家门口就业,每月能挣两三千元。“之前我一直在外面打工,现在村里发展了产业,来这做工,每月能挣近3000元。”贫困户于海返乡后,一直在桐林社区香菇产业园里灌装菌袋。他认为在基地做工离家近,方便照顾家人,是件好事情。刘俊的生活也因香菇在发生改变,开了六七年的摩托车,去年换成了一辆小轿车。

那一个个小精灵似的香菇,给刘俊带来了财富、自信,和对未来的期许。

微信图片_20200402070330.jpg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纪文伶 云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爱玲 摄影 邹飞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