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是湖南省版图面积最大的县,自古山水美如画。民族英雄林则徐曾留宿此地,写下了“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的楹联;著名作家沈从文曾乘船过此地溯流而上,发出“美得令人心痛”的浩叹……

时光荏苒,山水依旧,却更添一份怡然自得。2021年以来,沅陵县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努力打造诗画田园“沅陵样板”,逐步形成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乡村格局,开创了一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协同联动、互相促进的新路。

阳春三月,走进沅陵团寨,农家屋舍俨然,山雾影影绰绰,溪流曲曲折折,村民们奔走在田间劳作勤勤恳恳……山水人文合一,仿如一幅幅诗画田园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_村庄规划经验做法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

沅陵县马底驿乡美丽脱变后的牧马溪村航拍图。黄庭波 瞿云/摄

01

· 一次热热闹闹的屋场会 ·

时间拨回到2022年1月31日(除夕),上午9点,一次热热闹闹的屋场会在马底驿乡牧马溪村沙怡溪组拉开帷幕。沅陵县委书记刘向阳与40余名村民代表、外出务工人员围炉座谈,热烈讨论“如何整治提升家乡人居环境”,听取他们的建议意见。

“把家乡建得更好,我全力支持”“投工投劳,我愿意”“拆除空心猪圈,我带头”……

室外寒风凛冽,室内热情高涨。村民们高举同意整治决议的手,烧得正旺的炉火映红了他们期望的笑脸。

年前开完村民代表大会,年后就热火朝天开挖地基。一张牧马溪村沙怡溪组“作战图”悬挂在村口堂屋门上,停车场、集体公共用地、微花园、污水管网等布局有序,成为村民们的新年愿景图。

3月初,迎着春风,走进马底驿乡牧马溪村沙怡溪组,只见水泥道路干净整洁,屋前屋后摆放整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分类回收站等一应俱全,构成了一幅亮丽的乡村美景图。

“治理环境,政府引导我们污水集中处理,生猪集中圈养,柴火集中堆放。”牧马溪村党支部书记向宗旺说,“今年春节过后,很多村民推迟外出务工时间自愿帮忙,大家都希望环境搞得越来越好,以后住得也舒服些。”

移栏出户,集中圈养。在沙怡溪组的集体公共用地处,10多间集体猪圈已建成,各家的生猪,依然由各户喂养,而猪圈统一处理污水。

看到村里建设如火如荼,村民向开钊主动把家养的大肥猪卖掉,然后拆除了村道旁的简陋猪圈。他说:“美丽家园自己建设,幸福生活自己创造。”

村民们的大力支持还不止于此。据悉,牧马溪村沙怡溪组污水集中治理项目共投入资金200万元,其中群众自筹达30万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沅陵县委书记刘向阳说。

沅陵县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为总抓手,通过提高干部办事效率,激发村民原生动力,强力推动规划编制、村庄清洁、拆违治乱、乡村清障、示范带头、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机制完善创新、考核评比等十大专项行动,努力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沅陵样板”。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分靠人管,七分靠自律。沅陵县强化县、乡、村三级书记抓美丽宜居村庄创建,按照“自愿、自主、自治”的原则,不断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内生动力。由村民骨干、村民组长、乡贤代表、农民致富带头人牵头组织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筹资筹劳活动,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提升农民群众精神素养。

干群勠力同心,共建美好家园。沅陵县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2021年,沅陵县获评“湖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县”。

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_村庄规划经验做法

努力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沅陵样板”。图为该县牧马溪村改造完成的卫生厕所。曾令平/摄

02

· 一场顺应民心的厕所革命 ·

走进沅陵县凉水井镇江溪口村中间岭组,古民居傍山而建,错落有致,特别是古朴的木屋配上现代化的卫生间,相得益彰,让这个古老而美丽的自然村落自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目之所及,“忠”“信”“礼”“义”“廉”“孝”“耻”“仁”八面文化墙屹立,漂亮的宣传海报墙背后,藏着村民各家的卫生间。据悉,因村寨都是传统木屋,所以卫生间都建在院落一角,绘上墙画后,毫无违和感。

穿过干净整洁的入户便道,在村民张官英家中,卫生间分为厕所和洗澡室两部分。厕所里有白色的蹲式便盆、水桶、自来水龙头等,闻不到任何异味,洗澡室里同样干干净净。张官英说,家里改厕后,“方便”的事大为方便了。

“原来的旱厕,又臭又脏,夏天到了蚊子漫天飞,村里的年轻人带了女朋友回来,连夜都要吵着回城去。”张官英欣喜地说,现在就不一样了,村里积极开展治垃圾、治水、治厕、治房、治风的“五治”行动,开启了“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清清爽爽、漂漂亮亮”的新气象。

去年8月底,江溪口村以百分百优秀率通过沅陵县人居环境办的验收,成为沅陵县首个厕改清零的自然村。

留住了乡愁,吹来了新风。村里环境好了,愿意留在村里创业的年轻人多了十几个。在五凌电力集团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帮助下,江溪口村陆续建起了一家省级生猪养殖示范合作社、一家茶叶种植合作社和一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目前,养殖合作社每年出栏肥猪10000余头、山鸡20余万只、黑山羊2000余头,茶叶种植面积近500亩,蜜蜂养殖达300余桶……

小厕所,大民生。刘向阳说:“农村厕所改造做好了,那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其他方面,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沅陵县整合各类资金近2亿元,投入到以农村“厕所革命”为代表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大提升行动建设。与此同时,深入推动垃圾分类减量进村入户,在21个乡镇集镇和部分省、市级美丽乡村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收费制度。

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工作队还将农村改厕作为帮扶的重点工作之一,从改厕材料到厕屋的建设上提供帮助,有效地支持了农村厕所革命工作。

沅陵因地制宜,按照“能聚则聚,能分则分,应改尽改,能改早改”“建成一口成一口用一口”的原则,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真正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截至今年2月底,全县改厕户总数131246户,其中卫生厕所90571口,占比69.1%。

03

· 一个美丽村庄的蜕变 ·

仿佛重新梳妆一番,沅陵县明溪口镇明溪口村变了。

青瓦白墙、绿树成荫,整洁的菜园和美丽的微花园交相辉映,一改过去随地丢弃垃圾的面貌,如今的村庄已是焕然一新。

经过两个月的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明溪口村实现了美丽蜕变。怀化市乡村振兴局派驻明溪口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张家铭说,他们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仗来打,终于在今年春节前胜利收官。

据悉,为把实事办到群众心里,明溪口村先后组织青年代表、党员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人居环境治理项目。通过对比借鉴,结合村庄区位优势特色,明溪口村立即形成了打造休闲体验“微度假”水韵特色村庄的思路。

锚定方向,说干就干。两个月的时间,村里共拆除乱搭乱建柴棚28处,菜地12处,猪栏15处,破烂厕所9处,危房5处。新建鹅卵石特色花台6处、堡坎12处、公共厕所1个,埋设污水管道120多米,硬化积水公路200米,扩宽硬化公路1213米。特别是,新建的“党建引领、共富共享”主题花园成为标志性建筑。

明溪口村位于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大门必经之路,距世界第一空腹大坝4A级景区凤滩电站约4公里,距新潇湘八景之一的酉水画廊约3公里,距国家传统古村落胡家溪古寨12公里,文化底蕴深厚,有金碗水经典徒步线路、银盆滩天然浴场、纤夫古道、五国十代“红字碑”遗迹……细细梳理下,村里发展思路逐渐清晰明确,那就是在人居环境整治基础上,依托秀美的山水资源,打造集烧烤露营、餐饮娱乐、休闲垂钓、亲子研学等于一体的网红休闲体验微度假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共治共享基础,争创示范乡村。

“下一步,我们要大力推进生态微田园、微果园、微菜园、微花园建设,打造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产村相融、绿树成荫、瓜果飘香、鸡犬相闻的特色村落集群,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记忆符号更加美好。”沅陵县委副书记、县长易中华说。

04

· 一项长效机制的建立 ·

沅陵县按照“一拆二改三清四化”的要求,以“四个最美”(最美乡镇、最美乡村、最美屋场、最美庭院)为抓手,以“五微”(微治理、微改造、微分类、微服务、微网格)为路径,步步为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沅陵县委副书记张五卫介绍说,2022年,沅陵县将率先启动高速、国省干道沿线旁100个团寨的“微改造”,对团寨中的老旧房屋进行“微升级”,同时在团寨的房前屋后,居民自建的“微花园”“小菜地”用竹篱笆和新型墙绘进行全面美化,“让幸福团寨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而是“持久战”,需要强化责任、健全机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地抓下去。为此,沅陵县建立健全了日常管护、干部包保、巡查指导、考核奖惩等机制,推动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和长效化管理轨道。坚持开展“周暗访、月考核、月评比”和“周小扫、月大扫”活动;每月评出“三佳三差”乡镇和“六佳六差”村居,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红黄牌预警问责,并配合每月督战考核,实行“政治”和“经济”两大奖惩,确保农村人居环境长治久美。

一片丹心为民心,只为旧貌换新颜。沅陵县正在以争创“湖南省人居环境‘真抓实干’先进县”为动力,继续抓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大美沅陵的诗画田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供稿单位:湖南省沅陵县乡村振兴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