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历时数年科考研究,发布了全球最全的野生食用蘑菇科学清单。研究发现,真菌不仅能食用、药用,还能改良土壤,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前段时间,一份全球野生食用蘑菇科学清单亮相科学界,这是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建初研究团队和云南农业大学盛军团队等中国研究人员,联合多国研究人员历时五年开展的全球野生食用蘑菇科学考证工作取得的重要进展,也是目前最为全面的野生食用蘑菇科学清单。这五年,中国与英国、巴西、墨西哥、日本、韩国等国研究人员组成团队,足迹遍布非洲与亚洲热带山地国家,走村访户、翻山越岭,采集了上万份真菌标本,考察与验证全球可食用野生真菌资源。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后科研人员 李会丽:“我们这个研究主要是针对目前蘑菇可食用性的记录不明和模糊的这个问题,我们汇集了全球99个国家,将近9800条的蘑菇食用性记录,我们列出了全球2786个食用菌的清单,对大型真菌的可食用性也贡献了数据。”
研究团队还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大型真菌多样性开展研究,围绕着真菌多样性起源、演化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这一科学问题,集成了大数据、生物技术与菌物学理论最新进展,结合分子生物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云南与湄公河全域整体研究框架,来探索山地生态系统中真菌分布格局与多样性演化规律,真菌-宿主植物的互作关系,探索真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项目在大规模野生真菌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真菌多样性家谱,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真菌活体基因库。除此之外,研究团队还对野生菌人工驯化栽培、食药用等方面开展研究。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胡宇蔚:“现在这里种的是姬松茸,这个品种是我们从野外采的一个菌株,然后到实验室人工驯化,进行人工栽培 姬松茸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个是食用性功能 第二个方面是改良土壤。”
2020年11月3号,《云南省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塑造"云菌"品牌,将我省打造成全国野生食用菌贸易中心、高原特色食用菌生产贸易中心和全国大宗栽培食用菌生产基地。力争到2022年,全省食用菌农业产值达400亿元、综合产值达1000亿元。
记者:刘莹 朱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