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晴隆县碧痕镇党政班子成员再次来到贵州薏芝坊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商“发展薏仁米特色产业助力强镇建设”良策。
贵州薏芝坊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000万元,在碧痕镇建设贵州薏仁大数据产业园,项目一改传统的经营模式,2022年至今,公司薏仁米销售产值3亿元。公司相继荣获“全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先进集体”“贵州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贵州省民族贸易企业”等称号。公司总经理吴荣艳坦言:“我们这种大山里的企业,想走出大山,离不开州委、州政府,晴隆县委、县政府对我们民营企业的诸多关心关注,同时发展中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特色,坚持不懈、踏踏实实去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创业梦想!”
薏仁种植 远近闻名
碧痕镇位于晴隆县城西南面,距县城28公里。境内大部为山,气候温和,光能资源较好,雨水充沛,无霜期约320天,因其具备得天独厚、适宜种植薏仁米的自然条件,薏仁米种植延续了1300多年,并成为支撑当地农业持续较好发展的特色产业。
碧痕镇薏仁米标准化种植现场
据晴隆县县志《安南乡土记》记载:公元718年碧痕镇便有种植薏仁米的记录,且薏仁米种类丰富,野生类型随处可见。2018年晴隆薏仁米荣获“晴隆糯薏仁”国家地理证明商标,并明确碧痕镇为“晴隆糯薏仁”主产区。2022年5月,“晴隆糯薏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后更是闻名遐迩。碧痕薏仁米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多措并举 做大产业
碧痕镇有种植薏仁米和经销薏仁米的历史。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镇党委、政府通过“招”与“引”,集中投入资金,鼓励民营企业和种植大户发展特色产业,兴办薏仁米特色产业经营实体,采用“公司+科研院所+合作社”种植发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链条等组织方式,推进薏仁米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碧痕镇待收割的薏仁米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薏仁米产业发展中,碧痕镇积极扶龙头、创品牌,努力提高龙头企业市场带动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明确利益联结机制,改变曾经薏仁米产业发展“散”“乱”“慢”状况,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为鼓励扶持各类经营主体发展薏仁米产业,碧痕镇政府制定了《扶持碧痕镇薏仁米产业发展奖励办法》,辐射带动毗邻乡镇打造薏仁米农业基地、合作社等,让资源有效利用、取长补短,助力薏仁米产业长足发展。
目前,以贵州薏芝坊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万年农业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为龙头的薏仁米初加工和精加工企业坚持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形成强大合力,在解决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助农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碧痕镇建立起了薏仁米产业园区。其中,初加工生产线2条,精加工生产线2条。
乡村振兴 当“仁”不让
在碧痕镇,返乡大学生吴荣艳牵头成立的贵州薏芝坊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改以往的传统经营模式。拥有186万抖音粉丝量的她一方面和团队拍短视频,在抖音平台上讲述山区薏仁米种植、加工等特色农业发展故事;另一方面加强公司数据化管理,探索推动传统糯薏仁米生产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
工人在贵州薏芝坊生产车间对薏仁米进行分拣包装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吴荣艳介绍,公司研发的“薏仁水果麦片”等精深加工产品正搭上电商驶入发展“快车道”。仅2022年,公司销售产值达1.3亿元,带动617户脱贫户就业增收。
截至目前,碧痕镇种植薏仁米10000余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1.86万亩的53.8%。年产薏仁米2000余吨,其中加工销售薏仁米系列产品1700吨,带动薏仁米种植户年均增收1200元。经过几年的发展,碧痕镇的薏仁米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从全县层面看,目前晴隆县薏仁米种植户约1.25万户,种植面积6万亩,年产量4万吨以上,年销售额近3.3亿元,种植类合作社约30家。
刚刚参加完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吴荣艳表示,这次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到对薏仁米产业的定位和规划,给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企业接下来将以打造“黔西南州薏仁米集散地品牌”为工作重点,做大薏仁米加工产值,以市场为主导、以夯实产业链发展延伸为方向,将晴隆糯薏仁初加工贸易做强做大,不断研发推出新的薏仁精加工系列产品,为薏仁米种植户增产创收,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当地一位驻村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山下栽好一粒米,薏仁似‘珠’共致富。”碧痕镇干部群众正凝心聚力,做好万亩薏仁米种植基地提质增效这篇大文章,真正让颗颗“珍珠”在乡村振兴热潮中发挥作用。(文/黔西南日报特约记者 杨浩 图/翠华晴隆)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