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泥鳅养殖_致富经种莲藕养泥鳅_莲藕和泥鳅的高效生态种养技术

莲藕和泥鳅的高效生态种养技术_莲藕泥鳅养殖_致富经种莲藕养泥鳅

水产业是洪湖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十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对水产都非常重视,围绕洪湖资源优势,制定了“工业兴市”、“水产富民”的战略构想,作出了“一主两翼”(工业为主,突出水产、旅游两大特色产业)的战略定位,为发展现代水产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我市水产业得到了健康持续的发展。继2009年洪湖市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水产大县”的称号之后,2012年洪湖市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淡水水产第一市(县)”称号。作为湖北省水产大县、全国水产第一市(县),如何探索水产发展方式的转变,寻求由水产大市向水产强市跨越,走生态、优质、高效、安全之路,确保水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近期,我们深入到各个水产养殖基地和水产加工企业进行实地访谈,基于洪湖水产现状和挑战,提出一些浅见,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洪湖水产业发展的现状

1、水面大,水质好

洪湖市国土面积2519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达810.9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2.2%,洪湖素有“百湖之县”的美誉,辖区内的洪湖大湖现有面积53万亩,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湖北第一大湖,被世界环境基金会世界生命湖泊大会授予“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其水质达到国家II—III类。洪湖市地势低洼,通过多年的努力,大部分低洼荒地都开发为精养鱼池。据中国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2010年9月遥感监测:洪湖市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16.6万亩,基本上形成了“四沿一带一园”的水产板块大格局。所谓“四沿”,就是沿江(长江)30万亩无公害“四大家鱼”轮捕轮放大板块,沿湖(洪湖)40万亩绿色虾蟹套养大板块,沿河(内荆河)30万亩名特水产养殖大板块,沿堤(洪排堤)80万口网箱养鳝大板块;“一带”就是湖滨百里水生植物经济带;“一园”就是全省唯一的省级洪湖水产品加工示范园。目前,全市水产专业乡镇2个(滨湖、小港),水产养殖面积过10万亩的乡镇3个(滨湖、大同、大沙),过千亩的行政村239个,占全市449个行政村的53.2%。2013年,全市渔业总产值54.77亿元(不含水产加工值50亿元),水产产值占全市大农业产值100.83亿元的54.3%,水产业已成为洪湖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水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水产加工、冷链物流、休闲旅游、金融保险、渔需农资、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快速增长。因此,2009年,洪湖市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水产大县”称号;2011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河蟹养殖标准化示范县”;2012年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淡水水产第一市(县)”。

2、水生资源丰富,水产品品质优良

以境内洪湖大湖为主的公共水域有各类水生动植物472种,丰富的螺、蚌及大量的水草等,不仅净化了水质,还较好地为鱼、虾、蟹提供天然饵料。因天然饵料充足,洪湖盛产草鱼、青鱼、鳜鱼、小龙虾、螃蟹、龟、鳖等鱼类54种,野鸭、灰雁等水禽53种,莲籽、莲藕、菱角等水生植物65种。并且这些水产品的品质明显优于其他地方,在市场上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据统计,2013年,洪湖市水产品总量达到42.77万吨,占荆州市水产品总量的33.3%,占湖北省水产品总量的10.4%。其中,优质螃蟹5万余吨,占湖北省螃蟹总量的三成以上;小龙虾7万余吨;草鱼等大宗淡水鱼22万吨,黄鳝、泥鳅、龟鳖、鳜鱼等名特优水产品近10万吨,莲藕等水生植物近6万吨。目前,洪湖草鱼、甲鱼等4种水产品被认定为有机食品,“洪湖清水”蟹等3种水产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

3、养殖技术成熟,水产加工发展较快

洪湖人祖祖辈辈沿湖而居,以湖为生,经历了从捕捞到养殖的全过程,尤其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洪湖大面积地退田还渔,开始尝试名、特水产品的养殖,摸索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基本上形成了“四沿一带一园”的水产板块大格局。虾蟹套养、鱼鳖混养、网箱养鳝、“四大家鱼”轮捕轮放、鳜鱼专养等具洪湖特色的高产高效优化模式在全市普遍推广。中央电视台、湖北电影制片厂等分别到洪湖将泥鳅的繁养、虾蟹混养等技术摄制成科教片在全国推广,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致富经》栏目组曾5次来洪湖拍摄专题片,并在黄金时段免费播放。洪湖现在又与中科院水生所、长江所、华农大、省水科所、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等科研院所分别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更深入渔家。

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催生了洪湖水产加工业的大发展。全市现有水产加工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8家;年加工能力达30万吨,年产值突破50亿元,2014年预计可出口创汇1亿美元。形成了以德炎、楚江红、井力等为龙头的鱼虾加工,以得记、鱼米乡等为龙头的水禽、蛋品加工,以晨光、华贵等为龙头的水生植物加工三大加工系列,较好地提高了水产品综合经济效益。由此,2009年10月洪湖被湖北省认定为首家省级水产品加工示范园。

4、水产品产业链条越拉越长,洪湖品牌建设稳步推进

近些年来,通过发展壮大水产品加工企业,着力发展水产中介组织,建设水产种苗基地,基本形成了“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水产品产业链条越拉越长。一是长河蟹苗咸水繁育、六合蟹苗本地培育均获得成功,全省首家规模化、工厂化小龙虾选育中心在洪湖市小港管理区养殖基地落户,选育的第一代亲本正式上市。二是全市从事水产养殖人员近10万户。三是从事水产加工的人员近万人。四是销售网络通畅。通过推进水产业组织化建设,建立起带动能力强、机制完善、运营规范的水产专业合作组织301个;全市新建和改建各类水产品产地集散市场29个;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近百个,在全国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窗口36个,建立健全了洪湖水产信息网络;共有1万多人常年从事水产品流通。这样,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水产品加工、饲料生产、投入品销售、运输经营、旅游休闲等产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大大小小水产加工企业近30家,鱼饲料生产企业8家,从事鱼药、鱼肥、鱼饲料的经销商铺367家,从事水产品销售的固定门店388家,长期从事水产品运输的专用车辆近千辆。

在洪湖水产品产业链条越拉越长的同时,洪湖水产品品牌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德炎水产生产的洪湖“德炎”小龙虾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创建的“洪湖渔家”生态鱼被列为全省三大水产航母品牌,在海内外强力推介,获“湖北市场畅销品牌”和“湖北旅游特产精品”称号;闽洪水产打造的“洪湖清水”大闸蟹连续四届在台湾获优良食品评鉴会金牌奖,在武汉农博会被评为“特色农产品奖”和“畅销农产品奖”,被认定为“湖北十大名牌农产品”、“湖北名蟹”和“中国驰名商标”。2012年、2013年连续举办两届“中国洪湖清水螃蟹节”,2013年还在武汉举办淘宝网/聚划算“万人聚蟹”暨“洪湖清水节”大闸蟹网购节,30多家海内外媒体对“洪湖清水”大闸蟹等洪湖水产品进行了深度报道,洪湖螃蟹在很短时间内价格倍增,俏销海内外;晨兴实业生产的“洪湖水乡”、“洪莲”系列产品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省名牌产品”。“洪湖莲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鱼米乡集团打造的“鱼米乡”、“洪湖岸边”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鱼米乡”藕粉为“全国十大名牌”藕粉,“鱼米乡”莲子获“湖北省名牌产品”;得记公司生产的“洪湖得记”野鸭被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组委会评为“金牌奖”,获得“湖北省著名商标”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华贵水产生产的“洪湖农家”泡藕带获第九届中国武汉农博会和第十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洪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的“洪湖大闸蟹”被国家检验检疫机构认定为出口备案基地,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井力水产生产的“双茂”鱼肉肠、世元鳖龟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的“洪湖世元”生态鳖龟等优质洪湖水产品在市场也有较高的美誉度。

二、洪湖水产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四大挑战

洪湖水产业发展的优势明显,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洪湖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依旧很多,潜在的危机依旧存在,长期困扰水产业发展的一些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而不“强”

洪湖水产业论规模、讲总量都是全国水产第一,无可非议,但谈效益却远落后于沿海一些发达县市。我国山东和辽宁两个半岛的一些海水养殖县市,已开始实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养鱼,如荣成、威海、烟台、大连等。山东威海市工业化养鮃鲽的养鱼车间的水面积已超过16万平方米。为提高养殖效益,近年来世界各地年产500吨、1000吨级的养鱼工厂应运而生,投资额数百万、数千万美元的超大型养鱼虾工厂拔地而起,如美国、新加坡的对虾工厂;德国、丹麦的养鳗工厂,中国江苏的甲鱼、鳗鱼工业化集团、河南中原油田养鱼工厂等等。有关专家推测,工业化养鱼,将有可能成为本世纪又一绿色产业,并且久兴不衰。

2、“特”而不“优”

水产业是洪湖的特色,全国上下都认可,但真正拿得出手的亮点却很难找到,省、市开会设现场,外地人参观考察,总是那几个老地方,且标准化水平都不很高。虽然说是水产养殖总量全国第一,可是很难形成一个水产品总量在全省位居第一的乡镇(除三个管理区外)。在品种方面,除河蟹能在全国排第一外,小龙虾、黄鳝、龟鳖等名特品种很难排在首位,潜市的小龙虾、仙桃的黄鳝养殖等等都后来居上。

3、“多”而不“精”

这方面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水产品加工上。从洪湖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是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少,企业竞争力不强,有些企业征地靠贷款,建厂房也靠贷款,还贷压力大,投产后即面临资金断裂,谈何发展。二是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核心技术,大部分加工厂都是活鱼杀死放冷库、生品做熟进包装,附加值不高,产品质量安全也难以持久,附加值也低。三是企业加工小而全,都是围绕鱼虾加工重复建设,相互间争抢原料的现象时有发生。

4、“好”而不“响”

人人都说洪湖的鱼好吃,但一些大型宾馆、饭店菜名却很少以“洪湖鱼”而命名,恰恰相反,一些从来没听说的地名菜却到处可见,比如“郭场鸡”、“荆沙才鱼”等等。尽管“洪湖渔家”生态鱼已作为全省三大品牌航母,强力向海内外推介,实现了中国驰名商标在洪湖零的突破,但还是缺乏影响力和知名度。还有“洪湖清水”大闸蟹赶不上“阳澄湖” 大闸蟹的名气。

三、实施四大战略,向全国淡水水产首强迈进

面对这样那样的挑战,我们应沉着应对,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为此,我们建议实施如下战略:

1、实施“走出去”战略,转变养殖方式,向工业化养殖迈进

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更新养殖思路,学习和借鉴我国沿海发达县市的工业化养殖技术。政府要积极引导渔民逐步转变一家一户的分散式养殖模式,鼓励和支持渔民走出去,到沿海发达县市参观考察,消化吸收他们先进的养殖经验,为我所用。比如,政府可以引导渔民进行水产养殖上的股份制试点,并且在政策上予以扶持;渔民还可以到外地承包水产养殖。同时还应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可以聘请专家学者作现场指导,开展工业化养殖的试验试点,做好示范引导,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广大渔民中逐步推广开来。这样,洪湖的淡水水产养殖不仅在规模、总量上排在全国第一,而且其经济社会效益也属全国最强的。

2、实施一批培育优质苗种战略,把十大苗种繁育基地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

以科技为先导,以科技为引领,切实加强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不遗余力,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实现优良养殖品种的十大普及,重点建设好十大苗种繁育基地,即:长河公司3000亩、六合公司2000亩蟹苗培育基地;通泰渔业1000亩鳜鱼良种繁育基地;螺山2000亩小龙虾繁育基地;乌林5000亩“四大家鱼”繁育基地;老湾1000亩生态甲鱼繁育基地;龙口1000亩黄颡鱼苗种繁育基地;长江水产开发公司2000亩叉尾回鱼苗种繁育基地;乌林5000亩泥鳅苗种繁育基地;湖北鳜鱼原种场2000亩原种繁育基地。把这些省级原种良种基地建设好了,我们相信洪湖的河蟹、小龙虾、黄鳝、龟鳖等名特品种无论在产量还是品质上一定能够赶超阳澄湖的大闸蟹、潜江的小龙虾、仙桃的黄鳝,全部跻身全国淡水水产的首位。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