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箱雪花(啤酒)、4瓶可乐、23个冰糕……”8月30日12时许,凉山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村民阿达当洛在新居——一座2层小楼堂屋里,清点货架上的商品。阿达当洛的小卖部是阿布洛哈村第一个开业的商铺。半个月前,阿达当洛花了18000多元,进了开业以来第四批商品。“路通了,方便得很,商家直接开车送货上门”。(2020年9月2日四川日报)
要致富,先修路。道路不通不仅制约了群众的出行,更是制约了发展和致富。道路畅通,村里的人更好出去,让外面人和项目更好走进来,地方的各种发展才有基础。“路不通”“路难行”让就业和顾家、产业和发展、旅游和销售等难以实现。近年来,凉山州布拖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锁定“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推进乡村公路建设,今年6月30日,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具备通硬化路条件的建制村阿布洛哈村实现车路双通,为决战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一条乡村公路,兴旺一个产业托起群众“致富梦”。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公路修通前,阿布洛哈村人要出山尤为艰难。如今,阿布洛哈村“车路双通”,当地村民就近发展产业,就近务工,既挣钱又顾家。正如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说的,公路通了,村民的思路也通了。以前,村民主要种植玉米等传统作物。现在,在农业专家指导下,村民开始种植芒果、脐橙、魔芋、中药材等。“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4700余元。”公路畅通,让阿布洛哈村大力发展的特色产业、特色旅游变成了经济的新增长点,以路为线、以路为媒、以路兴业,,拉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凉山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乡村车路双通,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其实,布拖县不仅有好的产业规划,更可喜的是当地干部群众改变了思想观念,不再固守家门口那一亩三分地,而是乐于接受并尝试新兴产业,成为脱贫攻坚的参与者、受益者,更是主动作为者。
一条乡村公路,致富一方百姓,催生群众“致富路”。“公路通,百业兴”。凉山州布拖县乌从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入手,切实加强乡村公路规划和建设,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在采访团成员、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记者戴小河看来:阿布洛哈村通车,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又一胜利。而之前,运一只羊出村都得背在肩上用索道溜出去。去年此时,阿布洛哈村山路最窄的地方只有30厘米,现在阿布洛哈村乡村公路宽度是400厘米。从30厘米到400厘米,变宽的不只是路,更是全村人的梦想。这也是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乡村公路不仅仅是一条方便群众出行的路,更是一条通往致富的大道乡村公路,让农业成为产业,成为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法宝”,为当地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会。
一条乡村公路,幸福一方百姓,铺筑富民“幸福路"。乡村公路建设是老百姓脱贫致富、保障安全出行的民生工程,也是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民心工程,透过记者的镜头,我们清楚的看到,以往,阿布洛哈村和城里因为一条路的阻隔让距离变得遥远。如今,阿布洛哈村的乡村公路进村入户,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让群众期盼的生活变成了现实。许多农民致富后,不仅盖起了楼房,还和城里人一样开车“上下班”。贫困群众逐步走向了致富路,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村里城里一个样”,这是无数百姓期盼的生活,更体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道路畅通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基本保障,能打通制约群众出行和地方发展的“最先一公里”,能改变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打通通往全面小康“希望之路”。
修通的不只是路,变宽的也不只是路,其背后是当地群众梦想之变,思路之变,产业之兴……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责任。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都要切实担起责任、真抓实干,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乡村公路,让乡村公路架起脱贫攻坚致富路。(李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