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初中毕业以后,到哈尔滨打工,没有赚到钱。后来,被逼无奈,做了收破烂的,靠收废酒瓶子,赚下了400万元……”

打工仔被逼无奈,收起了废酒瓶子写下这段传奇的徐文是黑龙江省庆安团县大罗镇智和村宋家围子屯农民,今年刚满31岁。1990年,徐文初中毕业,因家里经济困难,他回乡务农了。那一年,徐文才16岁。

年纪轻轻的徐文,对自己的未来,看得非常清楚——自己家有六七口人,却只有一垧多地,一年下来,也赚不了两三千块钱,在家守着这几亩地生活,是永远都逃脱不了贫穷的命运的。徐文决定,出去闯一闯。

1991年春节刚过,卖了粮食,有了路费,徐文就揣上了一百块钱,不顾家人的阻拦,一个人来到了省城哈尔滨。很快地,徐文就在一家酒店里找到了工作,做服务员。可是,一个月下来,除去买生活用品和其它的开销,徐文总共才剩下40元钱。这样下去,还不如在家种地挣的多呢。

徐文辞了职,又四处奔波起来,想找一份收入高一点又稳定的工作。可是,他既没有文化,也没有技术,这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徐文忙碌了十多天,把从家里带来的钱,全部花光了。这天早晨醒来,徐文饿得饥肠辘辘,一摸口袋,没有一分钱。

他摇摇晃晃地,向前走了几步,一脚踢在了一只鼓鼓的旧麻袋上,“咕咚”一声,吓了一跳。他打开来一看,原来,是一袋子空酒瓶子。徐文抬头看了看,见四周全是高档酒店,马上明白,这是人家扔掉的垃圾。已经饿晕的徐文,没顾及多想,他知道空酒瓶子也能卖钱,便如获至宝地扛起那只破麻袋,来到了附近的废品收购站,把那些废酒瓶子全都卖了。

没想到,那大半麻袋废酒瓶子,卖了7元多钱。也就是这7元多钱,救了徐文。如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徐文说,它不仅救了我的命,更救了我的灵魂。徐文用着这7元多钱,终于又吃上了一顿饱饭。

但他一边吃着,一边思量了起来。既然废酒瓶子能卖钱,收废酒瓶子,也肯定能赚钱。既然找不到好的工作,自己为什么不去收废酒瓶子呢?说不定,靠收酒瓶子,也能发一点小财。抛开顾虑,认定收酒瓶子也会大有作为可是,徐文的心里,也非常有顾虑。

收废酒瓶子,不就是收破烂的吗?不就是要饭的吗?自己怀着一腔雄心壮志,来到了哈尔滨,到头来却沦为了乞丐,实在是太丢脸了,这要是被熟人看见了,传回老家去,自己还怎么做人呢?

然而,生存的需要,使他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生命的尊严。为了怕人认出来,他买了一只口罩,戴在了嘴巴上,背着那只破麻袋,以剩下的那六块多钱为本钱,走街串巷,收起了废酒瓶子……第一天,徐文一共走了三四十里路,往返废品收购站两三次,赚了十多元钱。虽然这十元钱不起眼,可是,当时,一个国家干部,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才二三百元。如此算下来,自己的收入,要比国家干部的收入还要高得多。

徐文终于意识到了,这一行,很有干头。于是他不顾家人的阻拦,一心一意地干了起来。又干了几天,见钱一天比一天赚得多了,渐渐地,徐文也觉得,自己这是在靠劳动赚钱,并没有什么可耻的,便摘掉了口罩,大大方方地收起了酒瓶子。勤奋加意识,事业蒸蒸日上收酒瓶子这个行当,不比其他工作,只要一停下来,就等于是赔钱。每天天刚刚亮,徐文就起来沿街叫喊收买,晚上,很晚才收工。

手里有了钱,徐文首先在哈尔滨市太平区绿化九道街上租了一间小房,虽然才仅仅有七八平方米,但毕竟在省会城市里挤到一块容身之地。这个行当很容易被大家看不起,但徐文认为,恰恰是因为这样,这个行当才更有干头。经过不懈努力,到1996年,徐文终于有了一定基础,他买来3辆货车,专门用来拉酒瓶子。这之后,徐文不再满足小打小闹,开始把收酒瓶子的重点从走家串户转向酒店娱乐场所。

到1996年底,哈尔滨市黑天鹅等84家大小酒店的酒瓶子都由徐文回收。他主动跟酒店约好每天定点去收酒瓶子,风雨不误。稳定酒店市场以后,徐文又把目光投向了酒瓶回收后的销售市场,他先后和市场上销售形势比较好的哈尔滨啤酒厂、华润啤酒厂、三九龙滨酒厂、宾县酒厂等4家酒厂签订了旧瓶回收合同,成为这4家酒厂的酒瓶回收代理商。

1997年,徐文成立了哈尔滨万乐物资回收公司。1999年,徐文又租了1万平方米的场地,投资100多万元新上了旧瓶洗刷设备,购来电脑,扩大公司规模。现在,徐文的公司每年纯收入可达60多万元,总资产超过了400万元。下一步,他将继续扩大经营规模,更多地安置下岗人员,回报家乡、回报社会。曾经的破烂王如今成了家乡的骄傲。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