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承包荒山积极探索草莓种植和深加工路子,点“果”成金,带富一方百姓。他,主动担当像经营自己的企业一样经营村庄,把壮大集体经济和带动村民致富当作自己的追求,他把为村民解难题办实事当成自己的第一要务,在他的带领下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发展成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村。15年来溧阳市上兴镇龙峰村委党总支部书记余庆贵用真情谱写了一曲立足本职、干事创业的赞歌,用敢为人先的精神展现了退伍军人的风采,村民们把他当成“主心骨”,称他为当地“创业创新的一面旗帜”。

致富果种植新闻_农视网致富经种植水果_致富新闻网

创业磨砺,用拼搏体现人生价值

1986年余庆贵从部队退伍回乡后,被安置到常州面粉厂工作,做过化验员、销售员。1999年,国家商业体制改革,他回到家乡溧阳市上兴镇龙峰村。

回到家乡的余庆贵不等不靠,主动创业。毅然拿出多年的积蓄,利用村里闲置的厂房,投资30多万元兴办了一个小型挂面厂。凭借自己跑过销售的优势,他生产的挂面很快占驻了周边县市。接着,他又针对白色挂面品种单一缺乏竞争优势的情况,别出心裁开发了一种用菠菜和胡萝卜、紫薯等各种蔬菜与优质小麦粉、禽蛋等原料进行科学配比制作出的系列营养蔬菜彩色挂面。这种彩色挂面不仅保持了蔬菜及水果的天然本色,而且不影响面条的特性和筋力。产品获得了江苏省旅游局“优质土特产品”银奖,“常州市名牌产品”称号,彩面很快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他们说,这种彩面彻底改变了面制品的单一颜色,是“色、香、味、形”的完美结合。

一时间,“庆贵牌”系列彩色挂面进入了市内外的许多超市,当年实现销售额500万元。

近年来,余庆贵又先后投入240万元进行技改扩能,年生产能力可达6000余吨。村里50多名剩余劳力也在挂面厂找到了出路,增加了收入。

初战告捷,余庆贵并不满足。出入挂面厂,每天经过白露山脚下,看到周围千亩山岭沉睡于荒芜中,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要是能把这些荒山开发出来,让“荒山生金”,并带领村民致富,那该多好!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本杂志上看到,蓝莓、黑莓分别被世界联合国粮农组织命名的“水果皇后”、“生命之果”,是未来水果市场升级换代产品。这两种莓均属于功效性较强的果品,除VC等营养元素含量较高外,花青素SOD等含量是普通水果含量的8-20倍。此类水果在欧洲国家和美国十分畅销。于是,一个承包荒山,实现二次创业的愿望在他心头萦绕。2006年3月,他毅然承包了白露山近3000亩荒山,实行综合开发,发展黑莓2000亩、蓝莓200亩、冬枣250亩、美国薄壳山核桃100亩、紫心山芋200亩、各类苗木150亩。由于他的主打产品是黑莓,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黑莓的种植管理上。那段时间真是披星戴月,像呵护婴儿一样呵护着黑莓,人虽瘦了一圈,但看着长势旺盛的黑莓,丰收的喜悦在他心头荡漾。好在天道酬勤。2006年黑莓市场产销两旺,当时每亩山地可以产2吨黑莓,每吨出口价达8000-10000元。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成立了溧阳市白露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但是好景不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发,外部市场一泻千里。黑莓烂市,余庆贵损失惨重。原本300吨黑莓的订单只卖出了25吨。整整300吨黑莓寄存在冷藏厂,不仅要付加工费、包装费,每天还要缴纳冷藏费,直接亏损达180万元。

余庆贵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但他并没有在困难面前止步,就如同在部队实战演习时那样,拼命寻找突破口,然后灵活机动纵身一跃就登上了制高点,最后获取全胜。创业也如同打仗,也应不断寻找突破口。一次偶然外出学习过程中,余庆贵喝到一款黑莓汁饮料,顿时他灵光一闪:如果还是像之前那样种莓卖莓,一旦遇到低谷期,一定会重蹈滞销的覆辙。

痛定思痛,余庆贵决定走深加工之路。针对黑莓价格下滑的情况,具有敏锐商业嗅觉的余庆贵及时进行产业调整,看中了同为第三代特色小浆果的蓝莓,并在2008年底尝试种植。接着,他果断上了一条饮料生产线,先后推出了系列“白露山牌”蓝莓黑莓鲜果汁、果酱等新品,其中,蓝莓鲜果汁获得2008“国际一村一品”金奖。

尝到深加工甜头的余庆贵信心倍增,几年间相继投资数百万元,增加了冻干机和果酒、休闲食品6条生产线,年加工生产各类产品达20000吨,开发了蓝莓冻干、蓝莓密饯、蓝莓果酱、蓝莓酒、蓝莓面等5大系列63个品种。2018年实现产值5600万元,创利税650万元。

如今只要你走进山庄内的生产车间,就见一罐罐蓝莓饮料从流水线上鱼贯而出,四五名工人相互配合,麻利地贴标、装盒,每小时生产蓝莓1.2万罐。

为了将开发的产品及时销售出去,余庆贵及早谋划,有针对性地对接各大涉农电商平台,先后对接了京东、天猫、邮政等网购平台,白露山的产品两天之内就能送达全国各地。

余庆贵始终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持续创新的企业发展原则,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一个以蓝莓、黑莓、草莓等特色小浆果为基础,以蓝莓果汁、果酒、酵素等饮品及营养彩色面条两大系列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为市场抓手,以水果采摘、农业观光、休闲生态旅游为平台,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正在崛起。

余庆贵用蓝莓这颗神奇的小浆果,点化成“金”,带动龙峰村种植出漫山遍野的“富民树”。余庆贵也从中体现出人生的价值。

农视网致富经种植水果_致富果种植新闻_致富新闻网

产村融合,带富一方百姓

余庆贵“点果成‘金’”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美谈,村民把他当作创业创新的一面旗帜。2004年,余庆贵被村民推举为龙峰村党支部书记。肩上的担子重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决心也更大了。他常说,“一个人富了不是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为此,他把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当作第一要务。

龙峰村地处溧阳西北部,没有区位优势,没有产业优势,一直被称为溧阳市的“西伯利亚”,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要想富只有在土地上做文章。他立足村情,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发展蓝莓、茶叶、园艺苗木等林果产业,找到了一条壮大集体经济、致富村民的路子。他创办了龙凤经济林果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实行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近几年,在余书记倡导下,村民积极发展蓝莓、茶叶等林果产业,目前全村仅蓝莓种植一项就发展到8000亩,村民亩均增收150元。

为了解决村民在蓝莓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余庆贵主动做好农户的种苗供应、生产技术辅导工作,同时还聘请了省内外的专家教授定期为本村和周边蓝莓种植户举办生产技术培训班。为了帮助果农打开销路,余庆贵还与农民建立了订单农业,通过自己建立的网络平台扩大销售渠道,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形成了农业生产与农村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的局面。

针对以往一家一户零散种植、户户管理的传统模式,他引导群众把山地集中起来,流转出去,实行规模化经营。此举激发了当地仁人志士的创业激情,他们纷纷参与到开发荒山的行列中。近年来,村里相继涌现出日日春、天之福、紫竹林、芳芝林等四大农业排头企业,他们平均每户承包荒山都在2000亩以上,发展茶叶、园艺苗木、桂花、熏衣草、民宿等农旅产业,年实现利税上千万元,为当地农民带来上万个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近几年通过土地流转,村里集体积累不断增加。余庆贵乘势而上,将目光放得更高更远。最近又将周边溧水等地的22户蓝莓种植大户吸引过来,成立蓝莓产业联合体,这样可以在原溧阳北山地区拥有8000多亩蓝莓的基础上再增加5000亩面积,通过引导其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实现从原来的带富一村为带富一方的目标。

农视网致富经种植水果_致富新闻网_致富果种植新闻

兴办实事,彰显为民情怀

龙峰村地处丘陵山区,一直以来道路崎岖、坑坑洼洼,村民出行、孩子们上学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因此,修建一条出村的水泥路成了他的心病。去年,他领着村“两委”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出力出工,他自己第一捐款,硬是在7天时间里修建了一条平整阔的水泥路。以前村民出行大多是坐三卡、骑摩托、自行车,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近两年,余庆贵三番五次跑镇里、跑交通部门,最后争取到了两条村镇公交线,这下,村民们出行方便快捷了,尤其是孩子上下学安全了,以前家长都要骑车送孩子们上下学,现在只要将孩子送到村的公交站台就能乘车直达校门口。家长们可以安心地投入生产生活中。与此同时,每年开学前夕,余庆贵还会主动将助学款送到村里的贫困生手中。家长们高兴地说:“余书记一心一意为村民干实事,我们跟着余书记干。”

村里的道路硬化了,他又结合溧阳市发展全域旅游的契机,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莓产业为开发主题,莓文化为发展纽带,着力打造十里莓岭观光带,形成北有十里莓林,南有万亩竹海,莓竹相依、农旅融合新名片。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了亮化、绿化、美化。目前龙峰村已被列入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

徜祥于该村扑入眼帘的是依山傍水的秀丽风景。这里空气清新,瓜果飘香、青山满目,道路蜿蜒,一派田园风光。在蓝莓园区,随处可见每棵树枝挂满了果实,成熟的蓝莓颜色呈深醇色,没成熟的果实泛青,可谓泾渭分明,成熟蓝莓就像镶嵌的玛瑙,熠熠生辉,煞是可爱,信手拈采,更是入味甜香。

据村民介绍,蓝莓和黑莓的采摘期在50天左右,每亩产品平均在800公斤左右,过去主要做深加工。近年来,余书记带领大伙开展“赏美景、品蓝莓”采摘欢乐游活动,游客进园区只要交少量的采摘费用,就可以品尝到新鲜的蓝莓和黑莓。活动开展以来,吸引了众多南京、常州、无锡等地游客,同时,也带动了垂钓休闲品尝农家菜等“农家乐”旅游。乡村旅游在这里悄然兴起。

过去村里的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占据了大多数,家庭收入拮据。为了增加村民收入和就业渠道,余庆贵以公司为发起人成立了溧阳市龙凤经济林果专业合作社,将林果产业融入到全村人的经济发展之中。如今,不仅村里的妇女有了固定的工作,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人们也能在合作社打打零工,获得一份收入,日子过得宽裕了不少。现在余庆贵创办的白露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有固定员工有116人,这些工人都是本村和周边村的村民,他们在家门口上班,每月都能拿到固定工资。同时,每年果茶采摘时节临时用工达到6000余人次,其中90%是周边村民,65%是妇女。近年,公司劳务支出达500万元。如今村上外出打工的人少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越来越少,村民和谐了。

随着群众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高品质生活,为此,余庆贵第一个拿出赞助费,为村里建造了文体活动室。如今茶余饭后,村民在活动室下棋打牌,在广场上唱歌跳舞,其乐融融。

致富新闻网_农视网致富经种植水果_致富果种植新闻

接受媒体采访

善治有序,建设和谐龙峰

在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进程中,余书记始终秉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既要让农民们精神富足,也要让农村善治有序的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以前村里有个石子厂,生产作业时影响生态,粉尘飞扬,周围群众怨声载道。余庆贵一次次上门,不厌其烦地、苦口婆心地给矿主讲解污染环境、影响群众生活的利害关系,并积极帮助业主找到了新的出路,最后使该石子厂顺利关停并转。群众拍手称好。

在村级管理中,余书记一直坚持民主管理、阳光操作。村里的事不是支部书记说了算,也不是哪个人说了算,而是让群众当家作主,把村里的重大事项决策交给村民。担任村支书以来,他主动学习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积极实施“参事制、票决制、双票制”的“三治融合”模式,对村级事务、涉农村民利益事项、财务管理等,进行集体议事、集体评判,让村里的大事小事都在党员群众“眼皮”地下运行,有效确保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余庆贵说,他们以村两委会为核心,建立起综治工作网络。支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村两委干部联系村民代表,村民代表再联系村民。将群众的事交给群众,让村民们集体决定,就不会有多大矛盾,事情也就不难办了,还能把大量的矛盾纠纷消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近年来,龙峰村先后获得多项荣誉。

与此同时,余书记还十分注重村风家风建设,通过丰富的形式和多样的活动来培育、弘扬、传承属于当地的善美家风,并将家风建设与廉洁文化相融合,全面增强廉政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廉政教育宣传多元化。目前,白露山生态园还被常州市教育局、农委、文明办列为“农耕文化营地教育基地”。

近年来,“先进党员”“致富能手”“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不断涌现,良好的道德风尚成为村民自觉的传承。

(宋林珍)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