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兴则国家兴。时下,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乡村田野间,处处涌动着产业发展的热潮。在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声中,这些农村产业犹如一把把“金钥匙”,打开“致富门”的同时,也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2020年,格尔木市以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为目标,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年来,全市村集体经济经营性资产达到1.32亿元,收入节节攀升。伴随着铿锵足迹,一个个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的新农村,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凝心聚力 打造金字招牌
寒冬时节,格尔木市大格勒乡经历了繁忙的枸杞采摘季后,渐渐恢复了平静。乘车行驶在乡间小道上,道路两旁,成片枸杞种植园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溢满了丰收的气息,也孕育着来年的希望。
“很多村民在市里买了商品房,采摘结束后,村里基本上就没人了,别看这些房子现在都空着,到了明年5月份,来自全国各地近万名采摘工又会陆陆续续来这里安营扎寨,热闹无比。”大格勒乡党委副书记唐立宏说。
枸杞是大格勒乡的优势产业,但是在十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穷乡僻壤。全乡四个村种植结构单一,油菜、青稞和马铃薯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很多人纷纷选择外出打工,群众的收入得不到保障。
从2007年开始,大格勒乡菊花村率先打破传统种植模式,开始试验种植红枸杞。三年后,枸杞试种获得成功。随后,乡党委、政府开始积极调整产业种植结构,引导群众规模种植枸杞。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杞红小镇”。
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如何让农业增效、让农民增收是基层干部考虑最多的问题。在大格勒乡的干部们看来,单打独斗式的发展模式很难让特色农产品形成品牌,只有大家抱团取暖,才是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的法宝。
“早些年,大格勒乡枸杞市场认知度不高,再加上没有完整的产业链,一直未能形成规模化。为此,我们一方面将‘杞红小镇’作为党建品牌来抓,形成村帮村、户帮户的良好发展局面;另一方面,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种植经营模式,提高枸杞经济效益,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有3家企业入驻大格勒乡。”
唐立宏说,这些企业在枸杞种植、产品研发等方面为广大种植户带来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提高枸杞产品的附加值。如今,全乡枸杞种植面积达到896公顷,总产值突破1亿元。
随后,我们来到距乡政府不远处的一家枸杞加工企业车间,企业负责人贾建平正在指挥着几名工人调试机械设备,劳动正酣。
贾建平告诉记者,大格勒乡枸杞连年丰收,然而加工设备短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采摘季刚一结束,他就积极向总部争取资金,申请更换设备。于是,就在不久前,一套价值350万元的“全自动枸杞套管杀菌机”落户大格勒乡,这将大大节省人工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能人带动 催生转型发展
村有致富产业,群众才能持续增收。在探索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中,不少村社通过选举能人示范引领,为村级产业发展带来一池活水。
走进郭勒木德镇红柳村,在一座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现代农业体验馆内,一排排姹紫嫣红的蔬菜瓜果煞是好看。虽然正值冬季,但室内温暖如春,游人如织。
红柳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善介绍说,体验馆从今年十月份试运营以来,两个多月时间就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网红度假村。每到周末,不少市民带着老人孩子前来游玩,国庆节旅游旺季期间平均每天接待五六千人,仅仅餐饮一项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了15桌客人。
“为了提高游客接待能力,我们动员村里闲置劳力来帮忙。你看,这里的大堂经理、服务员全是本村的村民,以前大家争着外出打工,现在家门口挣到的钱不比外面少。”李国善笑着说道。
红柳村位于格尔木市区以东,距市中心12公里,是一个生态移民村,由于耕地面积少,发展农业生产缺乏先天优势。但是事在人为,短短几年,昔日看不到致富希望的戈壁滩成为远近闻名的现代农业示范村,这一切还得从村里的“领头雁”李国善说起。
在村民的眼里,早些年一直在外地打工的李国善见多识广、踏实肯干,脑子又很活。自从2014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在他的带领下,红柳村不仅成立了专业种植合作社,而且以此为依托,发展起了现代种养业和乡村旅游,村集体经济日渐壮大,目前固定资产已达2000多万元。
为了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李国善还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生态鱼塘、养殖基地及周边河渠等资源,大胆尝试“循环农业”并取得了成功。2019年,全村旅游收入达到200余万元,带动全村2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养殖业产生的有机肥让温室大棚里的土质得到彻底更新,蔬菜品种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品种多达十几种。”记者在温室蔬菜大棚看到,前来采摘新鲜果蔬的群众络绎不绝,一派红火的发展势头。
李国善说,以前村里没有集体收入,村党支部和村干部说话缺乏号召力,现在发展集体经济,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让农村美起来,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
产业帮扶 助力脱贫攻坚
一路走来,一个个村庄抢抓政策机遇,你追我赶,成为这座城市助推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格尔木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党建引领、产业支撑、政策激励,实现了集体与群众“双增收”。在此过程中,很多村民即便是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也能在一个个产业帮扶中找到自己的出路,这在长江源村尤为明显。
十六年前,世代居住在长江源头的唐古拉山镇128户牧民群众,响应国家号召,放下牧鞭,整体搬迁到位于格尔木市南郊的长江源新村。几年来,他们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畜牧业,村集体经济呈现出形式多样、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
漫步在干净宽阔的村道上,一座座富有民族特色的藏式建筑矗立于蔚蓝的天空下,学校、广场、卫生院等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让人不禁感叹搬迁牧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自从山上搬迁下来以后,党和政府通过实施草原奖补以及生态管护员公益岗位等政策,家家户户都有了一份稳定可观的收入,再加上分红,人均收入已经超过2万元,是搬迁之前收入的10倍。”村民闹布桑周颇为感慨。
闹布桑周说,虽然早已不再以放牧为生,但畜牧业仍旧是牧民群众生活的根基。这些年,村里成立生态畜牧业养殖合作社,精心培育唐古拉藏羊品牌,随着冷库等配套设施的建成投运,现在基本形成了牛羊肉产品从货源、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
据介绍,该合作社包括冷库、牛羊肉加工车间、工作室三个项目,由中央财政资金和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格日罗村两个村以合作的方式筹资上百万元建成。
“事实上,我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整合各类资金,相继实施了农贸市场、畜用暖棚、扶贫宾馆、商铺等村集体项目,以此全方位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村委会主任扎西达娃告诉记者,在扶贫产业的激励下,如今牧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参与创业的积极性普遍增强。
击鼓催征、战旗猎猎。如今,行走在格尔木广袤的乡镇农村,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图景愈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