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线9月2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黄武平)一座占地约200平方米的乡间别墅,内部装修、陈设颇具现代风格。门前近300平方米的游园内,四季花草苗木共计近100个品种,还有水榭亭台点缀其间;屋后的山林间,鸡鸭成群、追逐嬉戏。屋前方相距约200米的僻静山包上,有一座总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保洁、消毒、饲养、检测等各项功能与设施齐全的标准化养猪场。这是湘潭经开区响水乡狮山村村民李立科、张元霞夫妇辛勤劳作30年,通过贩猪、养猪积攒下来的家业。就算去年以来面对严峻的非洲猪瘟疫情,他们的养猪产业依然平稳。今年前8个月,累计出栏肉猪120头,目前存栏大小生猪320余头,是湘潭市恢复生猪生产的优秀典型之一。
建起标准化养猪场
8月31日5时30分,李立科、张元霞夫妇像往常一样准时起床,分头劳作。张元霞负责去养猪场清理粪污、喂猪等,李立科则负责给养猪场消毒、给住宅游园花卉苗木浇水、照料后山鸡鸭等,忙完这一切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上午,两人 “自由活动”,处理其他家务及生意场上的事情。下午5时,夫妻俩开始重复一遍早上做过的事,之后当天算正式“下班”了。
李立科介绍,整个养猪场日常管护以妻子张元霞为主角,他只负责场院内外消毒及其他外围事务,全力做好“配角”。他家是2016年投资兴建的标准化养猪场,从2017年开始进购仔猪,严格执行各级农业畜牧部门提供的科学养猪规程,连续两年年出栏量超过1500头。这两年,由于劳动量比较大,夫妻二人忙不过来,每年雇请了一个长期工,有时还得雇请一个临时工。去年,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养殖规模缩减,只出栏生猪600多头。为节约开支没有请人帮忙,家里家外各项事情基本由夫妻俩完成,有时儿子儿媳回来帮点忙。而且,去年他们看准生猪市场行情,在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同时,将32头母猪全部留作种猪,自今年年初起实行仔猪自繁自育。这一举措,在仔猪价格较往年增长约3倍的行情下,节约了一大笔开支,实际上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猪经纪”改行饲养员
李立科原本是一位大货车司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夫妻俩就跻身于贩猪南下广东的经纪人队伍。每次从本地或邵阳、娄底等地收购到一车猪送往珠海、深圳,连续30多个小时的行程,必须雇请一名司机轮流开车,人歇车不歇。有时收购到两车猪,李立科负责一台车,张元霞则要到另一台车上押车,照顾两名司机的吃喝。
“那时候,没有高速公路,没有手机,全部是现金结算,而且沿途社会治安没有现在这么好,不光要吃很多苦、受很多累,还得承担较大的风险。” 李立科说,有时在偏僻路段遇到车匪路霸受点经济损失在所难免,好在没有碰上交通事故以及其他暴力事件,所以每年的经营收入还算可观。同时,每趟卖猪的钱对方不一定当即兑付,需要回头坐火车去接,也增加了不少体力与精神负担。“有时候我一个人去接钱,背着一大袋现金坐公交、挤火车,得担惊受怕。好在小心加大胆,从未出现意外。” 提起当年走南闯北的经历,张元霞仍心有余悸,同时也有几分自豪感。
进入本世纪后,生猪贸易格局出现了较大变化,“到广东送猪”的乡间生猪经纪人逐渐失业。李立科、张元霞夫妇顺应时代潮流,利用此前的积蓄改行寻找新的挣钱门路。李立科在附近承揽一些建筑工程,张元霞则每年坚持饲养几十头生猪,继续以诚实劳动创造财富。这样一直坚持到2015年,李立科由于身体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放弃工程承包业务,翻修了家庭住宅,决定与妻子一起搞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开辟勤劳致富的新天地。